40岁看人生
渤海石油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如果把人生比作山的话,那么40岁的生命就象是登至半山腰上。往下看,已经走过了不算太短的路途,往上看,更艰巨的旅程还在后面。站在40岁的山崖上,回顾自己多年走过的风雨人生,感慨之馀,便记录下来,以此与朋友们分享。一、关于亲情20岁时,对亲情没有什么明晰的概念,认为父母没日没夜地操劳是理所当然的,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帮助是天经地义的,我认为只要不让父母操心就是爱父母。至于父母吃的好坏,穿的冷暖似乎与我无关,从没有在头脑的理智中提过这个问题。30岁时,兄弟姐妹各奔前程,偶尔有事相求就是亲情的标志。那时我觉得自己只要不给父母丢脸就是爱父母。至于父母需要什么,没想过,也不敢想,因为想了也没用,没能力满足。于是故意忽略此问题的存在,想当然地认为父母过得很好,以此心安理得地忍受自己的无助。40岁的我,认为能够对父母尽孝是我的福份。今天我所理解的对父母的爱是让父母幸福,是以父母喜欢的方式让父母幸福快乐。并将此视为我自己幸福的组成部分。亲情在我眼中是一个无限温柔的字眼。我不再把兄弟姐妹、父母对我的爱视为理所当然的事,而是在心中充满感恩。我把对亲友的救助视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我在与亲友相处时,少了许多虚荣与骄傲,多了些谦虚与平和。我由过去在乎我在亲友眼中的形象转而在意亲友的感觉与需求。能够给亲友一些帮助与关爱使我感到由衷的快乐。
2007年11月23日 03点11分 1
level 7
二、关于友谊20岁时,朋友就是另一个自我,他必须处处和我一样喜欢同样的颜色,同样的小说,同样的游戏。如果他心中有一个秘密没告诉我,我会深感受到伤害,把那理解成是对我的不信任。如果我没有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朋友,我会觉得自己卑鄙、虑伪,因而有种罪恶感,但如果朋友把我告诉他的秘密外传他人,我认为那是赤裸的背叛,会有椎心之痛。30岁时,朋友是我实现目标的手段,因此不加选择,多多益善,剜到蓝子里的就是菜。因为那时时髦的话是朋友就是生产力,朋友就是财富,朋友就是一个随时支取的存折。由此心态出发,交朋友完全出于自己的需要,自己需要朋友的需要,自己需人帮助的需要,自己需要,自己需要表现自己的需要。在与朋友交往中,我更在乎自己的交流的需要感觉,偶尔在乎朋友的感觉只是因为怕失掉朋友。如今40岁,朋友是我生命的一部分。40岁的生命历程,使我认识到做为精神意义上的那个自我,就是在我生命深处存留所有记忆的综合,而朋友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一旦一个人成为我的朋友,他就在我的生命中刻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迹。正是这种生命感悟,让我知道了珍惜朋友,珍惜友情,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机缘。基于这种认识,凡是把我当作朋友的人,我均善待之,而我视为朋友的人则是有选择的,择善而从之。当我把朋友视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时,就使我在交朋友时,少了一份功利,多了一份人情;少了批评、挑剔、苛责,多了赞扬、宽容和鼓励。在与朋友交往时,我不再只关心自己的感觉,而是更多地在乎朋友的感觉。我不再强求朋友与我是否相同,我会为彼此存在着差异而高兴,由此我体会到了朋友之间过滤掉功利算计之后纯粹洁净的友谊所带来的欢乐与安慰。在我心中常常充溢着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感谢命运让这些朋友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2007年11月23日 03点11分 2
level 7
六、关于生命的意义20岁时,生命的意义对我来说,有着无穷无尽的内容,从解放全世界受苦人,到实现四化,再到为科学献身,都曾唤起过我的热情。20岁的我,听到国家、民族、人民等字眼,本能地就与自己生命意义联系在一起,觉得自己生命存在着客观的真实的意义。至于爱情、快乐、幸福这些词所表达的都是私事,过分强调就是自私。而追求愉乐就等于道德沦丧,是罪恶,应该被诅咒。30的我,生命好象走进了迷雾,失去了坐标,不知身在何处。我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成了没有答案的问号。生命的意义成了一个连问号都没有的虚无。那些诸如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献身科学等空泛的词汇失去了往日的光环,象从后台看魔术表演一样,原来这些词汇对一个人生命的意义是解释出来的。是人为被有意赋予的,看到有人曾高喊高尚的口号,实际上把喊口号当作实现个人私利的手段,我感到非常滑稽,同时又无比愤怒,大有上当受骗之感。我搞不懂为什么社会上存在两套游戏规则,人们公开喊一套,暗地里做一套。如果你将暗地里的游戏规则拿到公开场合适用,人们会斥责你俗气、蠢笨甚至会触及人们并不真心尊重的神圣的法网;而如果你将公开的游戏规则用于私下场合,人们会认为你书呆子,愚不可及,你会永远在你目前的岗位上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固定在那里,别在幻想升迁了。你嘴上喊的那些原则实际上最后只是为一个人定的,你脑海中的那些伟大意义与你根本贴不上边。就我自己的心境而言,我已厌倦了那种把国家民族命运以空洞口号的方式与自己生命意义牵强地联系在一起的生活更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认认真真地做戏,豪情万丈地发表真实的谎言,勤勤恳恳地做无意义的事情,兢兢业业地为使老百姓越来越富而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我又厌恶人们私下里的暗箱操作,不愿同流合污。这样我就既不与前者为伍,又不与后者同谋,成了名符其实的边缘人,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在痛苦、迷茫中独自思索生命的意义。40岁,我已到了古人说不惑的年龄。我不记得是哪一天突然顿悟,还是像潜水艇浮出水面一样渐渐明朗,反正有一个念头知不觉地出现在我脑海中,那就是,原来人们苦苦追求的生命意义是完全主观的,是自己赋予的。这一发现,对于我自己的意义就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于整个世界的意义一样,使我豁然开朗。顿觉一下瞳出了生命的迷雾,呈现在眼前是明媚开阔的原野。人是寻求意义的生物。但人生并不存在客观不变的意义。作为一个有机体,人的深层特质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作为一个开智的群居的社会动物,人必须在理性的层面上找到生命的意义,否则他就找不到为什么要活着的理由。当人没有充分地说服自己活下去的理由,就会启动生命自毁系统,使自己毁灭。因此生命的意义为何是每个活着的人必须回答的问题。不管答案是什么,只要你的答案能够让自己满意,同时你能说服自己真的相信,基于此把自己激励起来,觉得活着有劲,有奔头,那么你的答案就是
正确的
。于是,我们等于发现了掌握人生的大秘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为自己生命的意义,根据自己兴趣志向选择像快乐、幸福、成功、教育民众、救助穷人、追求真理,为社会提供产品与服务等中任何一项做为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只要能够把自己说服并使自己坚信,就能借此牵引,走出一条有目的的成功人生之路。七、关于事业20岁时,事业是什么,在哪里,我没有明确的概念,那时,事业是一个莫名其妙地让我激动却又不解其意的词汇。我能把所有高尚伟大的意义联系在事业这个词上,却根本不知道对于我来说,到底什么是事业。我能干啥,什么事情适合我,对此我全然不知。后来,事业在现实的生活洪流中,演变成了听领导的话,干组织安排的工作,然后再把这个卑微的工作解释出伟大的意义来。30岁时,事业是我升官发财的手段。只要有助于得到我想要的,只要不伤天害理,我都去尝试。那时,事业在我心中没有固定的内容,没有固定的方式。面对事业问题,我所提出的问题是:“我能在这个世界上获得什么?”因此我的视野投向能够给我想要的东西的那些事情上。而不管这些事情是什么,是否适合我。因此我尝试去做政治思想工作,教学、行政、经商,各种当时叫做事业的事情。
2007年11月23日 03点11分 4
level 7
40岁的今天,事业在我眼中有一种虚华散去始露真的感觉。往日缠绕在事业上的光环与迷雾渐渐散去,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渐渐平息。几番风雨,几经沉浮,世事沧桑,终始狂躁卑微的心灵平静下来。在平静中找回了真实的自我,找回了本应高贵的灵魂。在平和地对生命的了望中,附着在事业外衣的虚荣轻轻地落下了。事业恢复了他至真至纯的面孔。事业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得以安身立命的事情。它必须具备双重价值,第一能为社会他人带来利益,第二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且符合自己的兴趣特点。40岁的我面对世界,面对生活,我所应该提出的问题是:“我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当我找到了能够提供给世人的独特的产品与服务,并且将这种产品与服务实际地提供出来并为世人所接受,那么我就可以说事业成功了。就我自己而言,走过四十年的风雨历程,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成功教育。通过成功教育,我要与同伴一起提供给世人成功观念、成功方法、成功教育。以此改善世人的生活,使千千万万普通人过上成功人生。在此过程中,我会找到属于自己健康、快乐、财富及荣誉。八、关于我自己40岁的男人生命的分水岭。我将告别青年走进中年,将宣布人生准备阶段已经完成,正式生命奋斗开始鸣枪发令,这就象远行的轮船,船已装完,正在鸣笛启航。在我个人的生命里,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篇章的开启。站在人生新的起点上,重新审度自己的生命,感慨万千。回首匆匆来时道,40年如烟的岁月已随风逝去,而所获无几;展望未来天涯路,心中仍有企盼,充满希望。与从前所不同的是,现在对生命,对人生,对世界,对事业我已有所了解,对未来充满了掌握感。我相信有众多人生知已与我同行,此生不再孤独,此生不会虚度,必会取得成功!40岁的我,不再热衷于说,而会专注于做;不会再只强调效率,而会更重视人情;不会再去挑剔苛责别人,而会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开放的心胸接纳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人。不再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别人。我会把工作与人情分开。在工作中严肃认真,在人情世故随意平和。我会更注意别人的需要,对人抱以深切的理解,同情与宽容。40岁的我终于认识到,有些事不是不可为,而是不能去为。生命没有选择就没有重点,没有重要就没有突破,就不可能成大功。因此,我会从今以后,将我的主要时间与精力投在对事业有决定性作用的事情上,全力以赴将事业推至巅峰。
2007年11月23日 03点11分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