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许y1世寒秋丶
楼主
一辆满载着民工的列车,由西向东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车上靠窗坐着一个民工模样的小伙子,他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显得心事重重。黄昏时候,列车到达一个小站,上来了一群旅客。闹哄哄的声音引起了小伙子的注意,他无意中一回头,目光被一个姑娘的身影吸引住了。 姑娘大约十八九岁,中等个儿,梳着两条长长的油黑的麻花辫,瓜子形的脸上现出两团红晕,显得健康和富有青春气息。姑娘一边走一边四处张望,当她瞅见行李架上有一个空档,便把肩上的包裹放在架子上,然后靠住身后的椅背,在过道里站住了。姑娘很快察觉到了小伙子注视的目光,出于本能的反应,她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瞪了他一眼。小伙子有些尴尬地闪开目光,但每隔一会儿,他总要回过头来,偷偷看一眼“麻花辫”姑娘。 列车上的晚餐时间到了,服务员开始推着餐车叫卖。当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饭菜从面前经过时,“麻花辫”姑娘看了一眼,咽了一口唾沫,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米粉团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她拍拍手,从包裹里拿出一个茶杯,向车厢的一头挤去了。 小伙子也感到有些饿了,于是起身来到过道边上,伸手到行李架上的包裹里去掏熟鸡蛋。他看见自己的包裹被“麻花辫”的包裹压住了,只好站到座椅上,拎起她的包裹,准备往旁边挪动一下。他右手拎着包带,左手托起包裹的底部,就在这一瞬间,他浑身触电似的僵住了:他摸到包裹里有一块不规则的硬硬的东西,凭经验和感觉,那分明是一把手枪! 这一惊非同小可,小伙子两腿一软,差点从站的地方摔下来。他定了定神,看了一眼车厢那头,不见“麻花辫”的身影;掉头扫了一眼四周,谁也没有注意自己。于是他再次
捏
了捏那块东西,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判断。小伙子顾不得拿鸡蛋了,小心翼翼地将“麻花辫”的包裹放回原位,急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紧张得心里 “咚咚”直跳。 不一会儿,“麻花辫”拿着装得满满的茶杯回来了。小伙子注意到,她看似对自己的包裹不太在意,其实一直面对着行李架,时刻都在监视着。当旁边有人上、下行李时,她更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从来不让别人动一下自己的包裹。 小伙子忍不住猜测起她的身份来。从表面上看,她是一个普通的打工妹,但有了那把枪,他基本上否定了这个结论。便衣警察?有可能,尤其是她的外形和气质,很符合人们印象中的便衣警察形象。黑道杀手?这是小伙子最不希望的结果,但他不能排除这种可能。现在这个社会,越是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越是有可能发生;文弱的人一旦有枪在手,更容易成为凶残的杀手……小伙子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继续往下想:枪支贩子?如果是这样,一把手枪就显得太少了…… 这些猜测小伙子都不满意,最后他挖空心思地猜想道:这是一个涉世不深的打工妹,被犯罪团伙或者枪支贩子利用了,为他们运送枪支。如果被查获了,她就成了替罪羊;一路顺利的话,他们就会在她下车后杀人灭口……想到这里,小伙子既激动又紧张起来,盯着“麻花辫”周围的人一个个打量,希望发现蛛丝马迹,来证明自己猜得不错。然而不知是犯罪分子太善于伪装了,还是他自己没有识别能力,看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夜幕降临了,小伙子几乎一夜没合眼。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他打定了主意:“麻花辫”在哪里下车,自己也在哪里下车。他要保护她,他渴望来一次英雄救美的壮举。连他自己都对这个决定感到吃惊,忍不住问自己:是不是喜欢上她了? 第二天下午五点左右,列车徐徐驶进一个很大的车站。“麻花辫”拎起包裹,随着下车的人流缓缓走向车门。小伙子不声不响地跟在她身后, “麻花辫”回头不经意地瞟了他一眼。下车后,小伙子两眼盯着前面的“麻花辫”,和她保持着一丈开外的距离。到了出站口,两人的距离缩短到不足五尺远。检票员看了小伙子的车票,提醒他说:“车票上的终点站是杭州,你需要提前出站吗?”小伙子点点头。前面的“麻花辫”听了,又回头瞥了他一眼,然后加快了脚步。小伙子紧紧跟在后面。 天空下着小雨,夜色提前降临了。下了车的旅客们各奔前程,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灯火通明的大街上人影稀疏,光线暗淡的小巷里更是冷冷清清。“麻花辫”埋着头走得飞快,小伙子顾不上躲躲闪闪了,迈开大步紧紧追随。走了一会儿,“麻花辫”突然拐进一条小巷,小伙子急忙赶到路口,伸头往里一看,巷里十分幽暗,不见一个人影。他心里一急,立即跑步前进。不料刚跑出几步,脚下猛地一绊,摔了一个嘴啃泥,痛得他呲牙咧嘴。他还没来得及叫出声,后脑勺上就被冰凉的枪口顶住了……
2014年02月20日 02点02分
1
捏
了捏那块东西,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判断。小伙子顾不得拿鸡蛋了,小心翼翼地将“麻花辫”的包裹放回原位,急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紧张得心里 “咚咚”直跳。 不一会儿,“麻花辫”拿着装得满满的茶杯回来了。小伙子注意到,她看似对自己的包裹不太在意,其实一直面对着行李架,时刻都在监视着。当旁边有人上、下行李时,她更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从来不让别人动一下自己的包裹。 小伙子忍不住猜测起她的身份来。从表面上看,她是一个普通的打工妹,但有了那把枪,他基本上否定了这个结论。便衣警察?有可能,尤其是她的外形和气质,很符合人们印象中的便衣警察形象。黑道杀手?这是小伙子最不希望的结果,但他不能排除这种可能。现在这个社会,越是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越是有可能发生;文弱的人一旦有枪在手,更容易成为凶残的杀手……小伙子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继续往下想:枪支贩子?如果是这样,一把手枪就显得太少了…… 这些猜测小伙子都不满意,最后他挖空心思地猜想道:这是一个涉世不深的打工妹,被犯罪团伙或者枪支贩子利用了,为他们运送枪支。如果被查获了,她就成了替罪羊;一路顺利的话,他们就会在她下车后杀人灭口……想到这里,小伙子既激动又紧张起来,盯着“麻花辫”周围的人一个个打量,希望发现蛛丝马迹,来证明自己猜得不错。然而不知是犯罪分子太善于伪装了,还是他自己没有识别能力,看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夜幕降临了,小伙子几乎一夜没合眼。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他打定了主意:“麻花辫”在哪里下车,自己也在哪里下车。他要保护她,他渴望来一次英雄救美的壮举。连他自己都对这个决定感到吃惊,忍不住问自己:是不是喜欢上她了? 第二天下午五点左右,列车徐徐驶进一个很大的车站。“麻花辫”拎起包裹,随着下车的人流缓缓走向车门。小伙子不声不响地跟在她身后, “麻花辫”回头不经意地瞟了他一眼。下车后,小伙子两眼盯着前面的“麻花辫”,和她保持着一丈开外的距离。到了出站口,两人的距离缩短到不足五尺远。检票员看了小伙子的车票,提醒他说:“车票上的终点站是杭州,你需要提前出站吗?”小伙子点点头。前面的“麻花辫”听了,又回头瞥了他一眼,然后加快了脚步。小伙子紧紧跟在后面。 天空下着小雨,夜色提前降临了。下了车的旅客们各奔前程,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灯火通明的大街上人影稀疏,光线暗淡的小巷里更是冷冷清清。“麻花辫”埋着头走得飞快,小伙子顾不上躲躲闪闪了,迈开大步紧紧追随。走了一会儿,“麻花辫”突然拐进一条小巷,小伙子急忙赶到路口,伸头往里一看,巷里十分幽暗,不见一个人影。他心里一急,立即跑步前进。不料刚跑出几步,脚下猛地一绊,摔了一个嘴啃泥,痛得他呲牙咧嘴。他还没来得及叫出声,后脑勺上就被冰凉的枪口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