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5
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因此不可能完全摆脱动物的私欲和贪婪。公民道德建设贵自律重他律。“自律”就是德治,“他律”就是法治。在强调“自律”,提高每个公民道德素质的同时,还必须严格“他律”,采取法治手段。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是中国人几千年的陋习。为何诸如此类的小事总是禁而不止呢?与国外有些地方相比,笔者认为原因在于“自律”与“他律”失衡了。据说,新加坡法治多用重典,政府规定,凡在大街上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大小便不冲等,只要被巡警发现,都要受到严厉处罚。一般情况下,第一次罚款1000新元(约合人民币6500元);第二次加倍;第三次除处以罚款外,还要穿上号衣上街扫马路。不论是高官还是平民百姓,所有人都是如此。所以,在76%的国民是华裔的新加坡,街道清洁干净,没有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等现象为什么同是中国人,国内的和新加坡的国人就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因为国内的人不自律吗?不是,这是因为国人在新加坡的法律制度下不得不“自律”。那为什么在没有这么强行规定的国内,人们就不自律呢?这一些都因为他律!有他律才能自律!
2007年11月03日 10点11分
2
level 5
我们中学生现在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这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这个时候形成。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波动很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没有老师和家长在指导着我们,我们很可能因为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而误入歧途,这个时候靠我们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本身我们衡量正误的标尺就在不断树立的过程中,我们凭我们仅有的善恶观去判断是非是片面的。我们只有在老师和外界一些
正确的
指导下才能正确选择。为什么幼儿园的老师照顾学生要面面俱到,小学的老师要为学生考虑周全,在中学老师还要在旁指导,而大学除了传授知识老师们就没有其他过多的责任呢?因为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在他律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律,没有他律,何来自律?跟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谈自律,他们能懂吗?不能!跟一个还没有经过他律约束的人谈自律,他们怎么知道该怎么“律”?所以说,有他律才有自律。他律重于自律!
2007年11月03日 10点11分
4
level 5
现在大家都在提倡自律,可是能真正做到自律的又有多少人呢?我们不能仅从理论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同时也应该考虑一下实际。远的不说,就拿我们学校,我们年段来说好了。我们班的英语一直不怎么理想,班主任一直在跟我们说某某哪个班英语多好多好,但是形成他们多好多好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每天放学后都留下来念半个小时的英语,如果作业不交的话累计几次就要请家长或者采取别的什么措施。我承认我们学生都不喜欢这样。可是成绩摆在眼前,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在老师他律的强制下,的确比我们强。再来看看我们班,我们的老师不喜欢我们在她的强制下学习,老师希望我们自主自觉地学习。可是没有了他律的约束,我们的成绩一直没有上去。老师通知要做的作业晚上要讲评了还一大堆人没做。要怎么来解释这个问题呢?的确我们班的自律不够,可一开始我相信他们班的自律也不比我们好到哪里去。可是因为他们在强制的压制下形成了习惯性的“自律”。而我们,没有他律,自律更是离我们十万八千里。
2007年11月03日 11点11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