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分享自陇右风华 《有关成纪地名始于商代的若干侧考》
成纪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jxdxgyl 楼主
http://user.qzone.qq.com/1120403986/blog/1389975559
有关成纪地名始于商代的若干侧考 郭彦龙 成纪之名的来源历来都是考证伏羲文化源头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目前关于成纪之... (来自 @头条博客)
来自:
2014年01月18日 01点01分 1
level 10
jxdxgyl 楼主
有关成纪地名始于商代的若干侧考
郭彦龙
成纪之名的来源历来都是考证伏羲文化源头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目前关于成纪之名的来源说法,比较普遍的说法是“伏羲十二载而生的观点,比如:
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里的记载:成纪“以庖羲氏孕十二岁生得名,汉其地建县。”
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庖牺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红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
从皇甫谧在《帝王世纪》和王嘉《拾遗记》里的记载可以知道,成纪一名来源于伏羲之母华胥怀胎历十二年而生伏羲的古老传说,这也是目前许多学者普遍认同的观点。
从一些有关伏羲文化研究的资料中,笔者发现有关成纪之名起始的时间,大多认为在秦汉之际,有些资料说在秦代就有成纪之名,还注明成纪为秦县,属于陇西郡,但笔者查了诸多史料,并未发现秦代陇西郡有成纪县的记载;再有就是说成纪之名始于西汉文帝年代,这个有明确的史料记载:《汉书·文帝纪第四》载:“十五年春,黄龙见于成纪”;还有就是被广大学者和伏羲文化研究爱好者经常引用一个资料,即新编《甘肃省志》(初稿)所载:记载:“商小乙二十六年,戎人侵成纪。”这个史料记载更是将成纪之名的起始时间上推到了商代。
2014年01月18日 01点01分 2
level 10
jxdxgyl 楼主
著名山东学者李沣先生在其著作《伏羲出生成纪考》一文中详细解读、罗列了有关伏羲出生成纪之成纪地望、地名来源、地名起始时间等做了充分的论证,从先生的论证中可以看出,先生认为天水成纪之名始于秦汉先祖东夷带过来的地名,因为秦先祖始于少昊后裔,其活动区域在今山东半岛。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秦人先祖到达陇西之后,也就是天水后,确实沿用了山东的一些地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秦安县的泰山庙,虽然所供之神有些不同,但名字同山东的泰山一样,绝非巧合。李先生之所以这样认为也并不是信口开河随便一说,是有十足的依据,且做过认真地史料分析得出的结论。那有人会问新编《甘肃省志》(初稿)所载:记载:“商小乙二十六年,戎人侵成纪。”这个史料记载 将成纪之名的起始时间上推到了商代,不能说明成纪之名的起始时间吗?能,但问题就是在这句记载。因为在正式出版的新编《甘肃省志》所载中把这一条给删除了,据说是因为没有找到相应的可靠引注,即这句话的出处找不到依据,为此有人认为这句话不可信,不能入正史,所以就删了。
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在《竹书纪年》中记载的比较多,但是笔者在古今本《竹书纪年》中并未找到有关“商小乙二十六年,戎人侵成纪”的相关记载,在其他史料也没有发现类似或相关的记载。正如李丰先生所言,《甘肃省志》(初稿)所载:“小乙二十六年戎人侵成纪”的史料,虽然被甘肃史学界一些学者视为“伪史”,“不可信”,“戎人侵成纪”的事(史)实。这是可以推想而知的,可惜这一条野“史证”,历史权威人士因其“出处不详”,“史证不足”而在这部史志正式出版时,就被删掉了。那是不是这句记载真的是伪证,不可信呢?笔者作为一个初涉者,知识面有限,条件能力亦有限,但出于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兴趣,一直在不停的找资料,来为这句话找出相关的“证言”,如果这一记哉能被证实,那么伏羲生成纪之成纪地名始于商代,且源于古天水,那对研究和发扬天水地方文化会有积极的意义。正如笔者前言所述之能力不足、知识有限,目前还未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明成纪之名的起始时间为商代。但笔者认为,成纪之名始于商代虽不能在诸多史料中得到有效说明,但“商小乙二十六年,戎人侵成纪”这样类似的情景或许可以从侧面印证这一事实是可信的,或许由于年代久远,文字并未普及,而这件事又很普遍,未被官方及时记录入史,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2014年01月18日 01点01分 3
level 10
jxdxgyl 楼主
首先,我们先说商小乙。小乙即商惠王子敛,有资料记载其在位时间为前1269年---前1260年,共在位十年时间;也有资料记载说商惠王小乙子敛前1271年—前1251年,在位21年,是中国商朝第22任国王,但这与前文所述“商小乙二十六年,戎人侵成纪”相悖,小乙在位仅仅十年时间,或二十一年时间何来“商小乙二十六年”之说。那是不是就证明“商小乙二十六年,戎人侵成纪”这一记载就是伪史呢?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有关商代的历史文献少之又少,现在的研究成果也是五花八门,虽然在进行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工作,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唯一的权威断代年谱,就有关帝王的在位时间有着不同的记载,实属资料典籍有限。后来笔者又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商王朝君王商小乙子敛执政时期(公元前1352~前1325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278~前1251年在位)”,由此可知,商小乙二十六年之说不是没有依据。
商惠王小乙子敛在位期间,以及其前任和继任者在位期间,对于四方少数民族的征伐战争却不在少数,这也包括对西北地区和北方草原民族的征伐。但史料中对商惠王年间的记载更是少之又少,很难找到有效资料。
商惠王小乙,以及其前任和继任者在位期间,商朝版图不断得到扩大,特别是小乙之子武丁年间,他四处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战争的规模不小,往往动用数千兵力,最大的一次发兵一万三千人。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特别是其发重兵击败羌方,俘获大批羌人充为奴隶,使商朝疆域西至甘肃东部。众所周知,(引)羌方是商朝西部的一个部落,只要活动在陕西西部及甘肃一带,地广人众,十分强大,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部落是北羌和马羌,他们与商朝的关系和战不定,卜辞记载,武丁对羌方的战争,一次就曾调动13000人,商朝人俘获的羌方人只有很少一部分成为生产者,上至方伯,下至一般的羌民的绝大多数,都在商王频繁地祭祀中充作了敬献给神灵的牺牲(见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上).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0 :48-49)。
略知天水历史文化的人都知道,羌人作为中国古代一个少数民族,最早主要活动在今甘肃天水一带,今天水甘谷县古时又称伏羌,是西北诸戎之一。商惠王小乙,以及其前任和继任者在位期间对西北诸戎的征战不在少数,这说明商小乙年间,乃至商小乙上下三代期间都与西北诸戎矛盾尖锐,或由于商朝为了开疆拓土,或由于诸戎生存之需,他们征战不断,同一地方或许不停的易主,今天是戎人的领地,明天或许就是商朝的领地,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说,“小乙二十六年戎人侵成纪”这样的情景是有发生的现实可能性,尽管没有发现成纪之名。正如前文所述,商代的文字从目前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来看并不普及,况且对于一个偏远的西北戎人小地方,没有文字记载或在情理之中,可以理解。
2014年01月18日 01点01分 4
level 10
jxdxgyl 楼主
但历史是需要讲事实的,没有依据的历史是不可信的。我在《陇西与陇西成纪简考》与《再探伏羲生成纪之成纪》两篇拙作中也做过论述,成纪之名早于成纪这一地方建立行政建制的时间,或许成纪之名始于商代,但由于各种因素没有文字记载,不见于同时期史料,也有可能是商王朝对西北戎人领地管理松弛,没有进行有效的统治,对成纪这一地方的管理亦不是很有效,所有没有相关的记载,这些都不是没有可能。然而,在没有相关史料能充分说明之前,我这一家之言也不是不可说的,或许可以从侧面说明一定的历史现实依据。
初稿于2013年11月,完稿于2014年1月,作者水平有限,请老师、好友们理解,权作自娱自乐。
2014年01月18日 01点01分 5
level 13
陇右风华不就是你吗?
2014年01月18日 08点01分 6
[真棒]
2014年01月18日 10点01分
就是带
2014年01月18日 10点01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