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月寒竹阴
楼主
近来对宋词吧有了不小的兴趣,看了许多帖子,大神多,水货也不少。而在词吧里有两个词牌,真是看一次就忍不住想吐槽一次。一个是《钗头凤》,另一个就是《九张机》。我敢说词吧里填《钗头凤》的基本是高中党,填《九张机》的多是小菜。
《钗头凤》、《九张机》之所以这么火,起因无非是两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一个是传说,一个是小说。《钗头凤》自然以陆唐二首最为知名,选入高中课本,高中正是少男少女们情窦初开的年纪(先不要拿爸爸去哪儿举例证明现在的孩子小学幼儿园就已经情窦初开了)。陆唐之恋也很容易打动少男少女情怀,于是小男生们就一首一首地填着《钗头凤》试图打动小女生的心。回想起初次在课本上接触的宋词,应该是初二那年易安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吧。那时,连格律都不懂,就开始依样画葫芦的填《如梦令》了,想起来我那时真是个伪文艺的二逼装逼少年。但我总算只敢填小令,远没这些人霸气,上手就是《满江红》、《大江东去》、《钗头凤》、《沁园春》(据我统计钗头凤绝对分量最高),还好中学课本没选《莺啼序》、《哨遍》。
填《九张机》的网友倒不像填《钗头凤》的同学那么磕碜,词吧《钗头凤》已经完全可以用狗屁不通来形容了。在网上看到的《九张机》的作品,多数格律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去掉每首前面的“一张机”、“二张机”.......“九张机”,倒也能看的下去,只是冠以《九张机》之名,就不敢恭维了。
我想很多人最初识得《九张机》是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瑛姑与周伯通,我最初晓得《九张机》是别人的人人日志。。。。。。《九张机》最早见录于《乐府雅词》,共有九首和十一首两类。一般把这个当作正宗的《九张机》。《九张机》在乐府中原来被称做《醉留客》,主要通过掷梭来描写闺中幽怨凄婉的思绪。丝丝含情,缕缕凝怨。其一前云“《醉留客》者乐府之旧名,《九张机》者才子之新调,凭戛玉之清歌,写掷梭之春怨。章章寄恨,句句言情。恭对华筵,敢陈口号。 一掷梭心一缕丝,连连织就九张机,从来巧思知多少,苦恨春风久不归。 ”道出《九张机》的由来,也基本指出了九张机的创作方法。《九张机》一般是以叙事的形式出现,一张一张地“织”来。针针含泪、梭梭锥心,丝丝缕缕中映现出一个幽怨伤春的感人爱情故事。夹叙夹议、哀婉缠绵,跌宕起伏,萦人魂魄。填写《九张机》词很多,古今皆有,但作为蓝本的还应是被收录到《乐府雅词》中的宋代无名氏的九首和十一首,综其原因怕还是因为这两首最为契合《九张机》这一词牌名。
就格式来说,《九张机》在《词谱》中被视为大曲。但它并非一般词牌,属于“转踏”类(即以诗词间杂组合,用以叙事者)。因其结构比较简单,与一般的词区别不大,通常被词家当作“词”看待。
《九张机》其词为联章体,共有两组:一组为九首(由九部分组成)、一组为十一首(由十一首组成)。
其特点为特点:
1、每个章节都是三十个字,都是三七七四四五句式(三个字、七个字、七个字、四个字、四个字、五个字)。2、叶三平韵,每首韵部都相同。
3、各首分别以“一张机”、“二张机”、“九张机”等领起,使之绵连一体。
4、十一首的词,与九首基本相同相同,只在第十首、第十一首首句各减少一字。
词例不举,想来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就《乐府雅词》所载文字来看,《九张机》是叙事的组曲,既然是叙事,就有时间顺序,人物次序等叙事方式,从一张机到九张机是连贯的,有内在联系的。《九张机》主要通过掷梭来描写闺中幽怨凄婉的思绪,确定了其表达方式和表达范围——以掷梭为法,以闺怨为题,而最大的限制正是在于词牌名《九张机》,在于其每片片首的“一张机”、“二张机”.......。
有人说,诗有赋、比、兴。《关雎》首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因此《九张机》也未必写掷梭。我们来看兴如何定义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虽是先言他物,但目的在于引起所咏之词,试问“一张机”如何引出与梭织无关的事物?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拿另一个词牌作为参考——《忆江南》。《忆江南》也多称为《江南好》,因《忆江南》首句多为”江南好“或”江南忆“。《江南好》迄今见的最多的在《饮水集》,纳兰容若扈驾康熙巡游江南,创作了大量《忆江南》,除了两首,其余均以”江南好“为首句,因此这正是我反观《九张机》的好参考。因刘禹锡的两首《春去也》,《忆江南》别名也作《春去也》。但我们试想如果把”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改作”江南好,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江南人一定会说:“你他妈2b啊,江南好关你们洛阳人毛事啊,瞎写你妈逼啊”(不好意思,我是实在忍不住吐槽这么改的《忆江南》)。所以《九张机》也是这样,古人填《忆江南》,言“江南好”,必定是在说江南风光,否则绝不会用“江南好”为片首。那么如果我们想要填《九张机》,如果不写梭织,片首就不要“一张机”、“二张机”的,不如“一只鸡”、“二只鸡”好了。
2013年12月24日 17点12分
1
《钗头凤》、《九张机》之所以这么火,起因无非是两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一个是传说,一个是小说。《钗头凤》自然以陆唐二首最为知名,选入高中课本,高中正是少男少女们情窦初开的年纪(先不要拿爸爸去哪儿举例证明现在的孩子小学幼儿园就已经情窦初开了)。陆唐之恋也很容易打动少男少女情怀,于是小男生们就一首一首地填着《钗头凤》试图打动小女生的心。回想起初次在课本上接触的宋词,应该是初二那年易安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吧。那时,连格律都不懂,就开始依样画葫芦的填《如梦令》了,想起来我那时真是个伪文艺的二逼装逼少年。但我总算只敢填小令,远没这些人霸气,上手就是《满江红》、《大江东去》、《钗头凤》、《沁园春》(据我统计钗头凤绝对分量最高),还好中学课本没选《莺啼序》、《哨遍》。
填《九张机》的网友倒不像填《钗头凤》的同学那么磕碜,词吧《钗头凤》已经完全可以用狗屁不通来形容了。在网上看到的《九张机》的作品,多数格律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去掉每首前面的“一张机”、“二张机”.......“九张机”,倒也能看的下去,只是冠以《九张机》之名,就不敢恭维了。
我想很多人最初识得《九张机》是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瑛姑与周伯通,我最初晓得《九张机》是别人的人人日志。。。。。。《九张机》最早见录于《乐府雅词》,共有九首和十一首两类。一般把这个当作正宗的《九张机》。《九张机》在乐府中原来被称做《醉留客》,主要通过掷梭来描写闺中幽怨凄婉的思绪。丝丝含情,缕缕凝怨。其一前云“《醉留客》者乐府之旧名,《九张机》者才子之新调,凭戛玉之清歌,写掷梭之春怨。章章寄恨,句句言情。恭对华筵,敢陈口号。 一掷梭心一缕丝,连连织就九张机,从来巧思知多少,苦恨春风久不归。 ”道出《九张机》的由来,也基本指出了九张机的创作方法。《九张机》一般是以叙事的形式出现,一张一张地“织”来。针针含泪、梭梭锥心,丝丝缕缕中映现出一个幽怨伤春的感人爱情故事。夹叙夹议、哀婉缠绵,跌宕起伏,萦人魂魄。填写《九张机》词很多,古今皆有,但作为蓝本的还应是被收录到《乐府雅词》中的宋代无名氏的九首和十一首,综其原因怕还是因为这两首最为契合《九张机》这一词牌名。
就格式来说,《九张机》在《词谱》中被视为大曲。但它并非一般词牌,属于“转踏”类(即以诗词间杂组合,用以叙事者)。因其结构比较简单,与一般的词区别不大,通常被词家当作“词”看待。
《九张机》其词为联章体,共有两组:一组为九首(由九部分组成)、一组为十一首(由十一首组成)。
其特点为特点:
1、每个章节都是三十个字,都是三七七四四五句式(三个字、七个字、七个字、四个字、四个字、五个字)。2、叶三平韵,每首韵部都相同。
3、各首分别以“一张机”、“二张机”、“九张机”等领起,使之绵连一体。
4、十一首的词,与九首基本相同相同,只在第十首、第十一首首句各减少一字。
词例不举,想来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就《乐府雅词》所载文字来看,《九张机》是叙事的组曲,既然是叙事,就有时间顺序,人物次序等叙事方式,从一张机到九张机是连贯的,有内在联系的。《九张机》主要通过掷梭来描写闺中幽怨凄婉的思绪,确定了其表达方式和表达范围——以掷梭为法,以闺怨为题,而最大的限制正是在于词牌名《九张机》,在于其每片片首的“一张机”、“二张机”.......。
有人说,诗有赋、比、兴。《关雎》首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因此《九张机》也未必写掷梭。我们来看兴如何定义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虽是先言他物,但目的在于引起所咏之词,试问“一张机”如何引出与梭织无关的事物?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拿另一个词牌作为参考——《忆江南》。《忆江南》也多称为《江南好》,因《忆江南》首句多为”江南好“或”江南忆“。《江南好》迄今见的最多的在《饮水集》,纳兰容若扈驾康熙巡游江南,创作了大量《忆江南》,除了两首,其余均以”江南好“为首句,因此这正是我反观《九张机》的好参考。因刘禹锡的两首《春去也》,《忆江南》别名也作《春去也》。但我们试想如果把”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改作”江南好,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江南人一定会说:“你他妈2b啊,江南好关你们洛阳人毛事啊,瞎写你妈逼啊”(不好意思,我是实在忍不住吐槽这么改的《忆江南》)。所以《九张机》也是这样,古人填《忆江南》,言“江南好”,必定是在说江南风光,否则绝不会用“江南好”为片首。那么如果我们想要填《九张机》,如果不写梭织,片首就不要“一张机”、“二张机”的,不如“一只鸡”、“二只鸡”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