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泡糕”小考
浑源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这两句诗说的是雁门关外的边塞风光。荒村野店、衰草黄沙,在诗人笔下一片荒凉。雁北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世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却质朴而热情。如果你去我的家乡浑源做客,就算乡村人家,也一定会杀鸡蒸糕,用最好的饭菜来招待远方的客人。
孔子说:礼失求诸野。近几年读书,蓦然发现,勤劳而朴实的浑源人,保留的竟然是从西周与春秋就有的待客之道。
春秋时期,劳动人民吃些什么?无非是五谷。雁门关外,气候寒冷,不宜种稻。所以北方的五谷是黍、稷、麦、菽、麻。稷是谷子,也称为粟,剥了皮就是小米,是劳动人民的主要食物。黍,就是黍子,剥了皮磨成面可以蒸成糕。糕劳动人民也常吃,但在古代比小米贵重,一般用来招待宾客。
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子路掉了队。有位老头(荷蓧丈人)在田地里锄草,子路就问:“您看见我的老师路过没?”老头很不高兴,对子路说:“你们这些人,一心想做官,说什么书中自有千钟粟。却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谁是你的老师?”子路挨了训,恭恭敬敬地拱手而立。老头看子路态度诚恳,就把子路领到家中留宿,并杀鸡蒸糕,做了顿鸡肉泡糕来招待他。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孔子感叹:“你遇到的是位隐士啊!”
春秋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还非常艰苦。翻翻《诗经》,就知民间菜肴以荇菜、卷耳、苦(苦菜)、菲(萝卜)、匏(葫芦)、荠(荠菜)等为主,家禽肉类极其珍贵。当然,《诗经》中也有不少贵族祭祀、宴饮的场景,但钟鸣鼎食,能吃牛、羊、猪三牲的都是卿大夫以及更高级别的贵族。劳动人民一般只有野菜吃,老头用鸡肉泡糕来招待子路,实属不易。
唐代诗人孟浩然到村里的朋友家做客,朋友同样用鸡肉炮糕来招待他。热情洋溢地诗人写了一首诗来记述朋友相见的欢快场景: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吾有忘年交晋老师。曾邀我至他家,杀鸡具黍,把酒言欢。坐在热炕头上,吃着香喷喷的鸡肉泡糕,面对巍巍恒山,温两杯恒芪康老酒,畅谈历史人文,真正是风景这边独好。
2013年12月22日 10点12分 1
level 8
[大拇指]
2013年12月22日 10点12分 2
level 13
我有个同学,自号”肉泡糕”
2013年12月22日 13点12分 3
油炸糕,板鸡鸡,谁不说是好东西。雁北方言,有点黄,呵呵。
2013年12月22日 14点12分
谁啊
2013年12月23日 02点12分
level 14
今年是不传鸡子了?菜市场往海村那边有车往出拉僵硬的死鸡子。
2013年12月22日 13点12分 4
我明天就得禽流感了。
2013年12月22日 14点12分
level 12
古人吃黍子压根不是蒸糕而是像现在吃大米一样的方法,黍子剥了皮叫黄米,黄米才能蒸糕。
2013年12月22日 14点12分 5
没吃过黍子糕,只能说明你年轻。
2013年12月22日 14点12分
回去问问家人,黍子糕是咋做成的吧。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是没吃过
2013年12月23日 02点12分
level 12
吃糕的有个蒸笼吧,春秋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发明,还的有植物油吧,那是也没有,何况最早的植物油也不是用来吃的
2013年12月22日 14点12分 6
笑尿了。
2013年12月22日 14点12分
去查查青铜器里YAN 是个什么东东。西周的出土文物有多少。还有甑。YAN,我用手机打不出来。
2013年12月22日 14点12分
查完了记住回帖。
2013年12月22日 14点12分
回复 当年明月在 :我都不用查,青铜器是普通人家能用的吗?一个农民家里会有青铜器,即使贵族家的青铜器也大多为礼器,生活用品少之又少,你非的说黍就是黄糕,那勿食我黍就是别吃我的黄糕了
2013年12月22日 14点12分
level 12
吃肉泡糕这种饮食习惯只在陕北,晋北一代有,唐朝的孟浩然写故人具鸡黍,只是用个典故而已。
2013年12月22日 14点12分 7
典故是那来的?
2013年12月22日 14点12分
回复 当年明月在 :像你吃顿肉泡糕非的引用两典故,还引用错了,人老孟就不能引用论语里的典故了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level 12
鸡黍绝对不会是指鸡肉泡糕,而是鸡肉和黍米饭。
2013年12月22日 14点12分 8
黍米饭是怎么弄熟的?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煮,蒸,烤?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回复 当年明月在 :怎么弄熟的和黍是不是黄糕有关系吗,请回答照你所说黍是黄糕,官府的粮仓里怎么会储存黄糕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知道什么是拿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了吧?呵呵。
2013年12月23日 03点12分
level 12
黍是黄糕,今古未闻啊,,还非的说孟浩然吃的是鸡肉泡糕,滑天下之大稽,就为了引出你吃和晋老师吃鸡肉泡糕,典型的掉书袋还掉错了,牵强附会的也太扯了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9
我只能告诉你,你未闻的东西太多了。多闻缺疑,慎言其余而已。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你连黍子糕也不知道。你以为糕一定得把黍子剥了皮变成黄米,用黄米面才可以蒸成糕,还得抹点素油才能吃。你这是以你的经历看历史而已,不过你稍打 听一下就知道,40年前,人们也不是按你的说法吃就知道了。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回复 当年明月在 :你就是说破大天,子路和孟浩然吃的也不是鸡肉泡糕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哈哈你们两个太逗了
2013年12月23日 02点12分
吧务
level 14
有意思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10
我也觉得有意思,长这么大第一次听说把鸡黍解释成鸡肉泡糕,就因为楼主和晋老师吃的是鸡肉泡糕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吧务
level 14
我觉得考证一下“具”字在这首诗里的意思非常重要。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11
level 13
真理越辩越明。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12
对的。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回复 当年明月在 :鸡肉泡糕我的最爱。以前只是脑海中间或一想,今天拜读,豁然开朗。
2013年12月22日 22点12分
回复 南大渠 :怀仁满大街鸡肉泡糕,羊杂泡糕。哈哈。
2013年12月23日 02点12分
回复 当年明月在 :美其名曰:“烧鸡公”。哈哈哈。第一次吃还行哇。羊杂真的挺好。公园巷子有个郭老三羊杂,个人觉得是最好的。
2013年12月23日 02点12分
level 12
就因为你和晋老师吃的是鸡肉泡糕,人子路和孟浩然吃的鸡黍就成了鸡肉泡糕,这什么逻辑啊,先睡了。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13
可以是鸡肉泡黍子糕,不局限与黄糕。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吧务
level 14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14
武林有盟主,贴吧有大老爷,阁下是哪般?
2013年12月23日 13点12分
你是大老爷?我是认为对事物的判断应该采取科学精神。从事实和基本的逻辑出发。
2013年12月24日 04点12分
回复 duz2555 :讨论就好,不要伤了和气哦。
2013年12月24日 04点12分
回复 当年明月在 :.
2015年03月13日 15点03分
吧务
level 14
2013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15
老兄的推理很有逻辑,春秋时期,应该已经发明碾或磨了,可以粉食,春秋时期的人可能吃的就是你说的糕饼子。《周礼》应该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更早的《墨子·耕柱》篇中还有记载。
2013年12月31日 09点12分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今有一人于此,羊牛刍豢,饔人袒割而和之,食之不可胜食也,见人之作饼,则还然④窃之,曰:‘舍余食。’不知耳目安不足乎,其有窃疾乎?”
2013年12月31日 09点12分
《左传》中记载,公元前513年春秋晚期,晋国铸刑鼎,用的原料就是铁。说这个时期的农民,还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家里不可能有青铜器和铁器,那就属于抬死杠了。
2013年12月31日 09点12分
《周礼·天官·笾人》:“羞笾之实,糗饵、粉糍。” 郑玄 注:“此二物(糗饵、粉糍),皆粉稻米、黍米所为也,合蒸曰饵,饼之曰糍。”
2013年12月31日 09点12分
level 9
你伙别子们,说的也也想吃肉泡糕了。
2013年12月23日 02点12分 16
这好说,蒸上一块。
2013年12月23日 04点12分
我还在广东怎么蒸啊
2013年12月23日 04点12分
level 13
掐架比主楼有看头。@长然兄,你觉得呢?
2013年12月23日 03点12分 17
掐毛哩掐哩。他自己左右互搏呢。
2013年12月23日 03点12分
看热闹都要拉上长然
2013年12月23日 03点12分
你吃过黍子糕没?
2013年12月23日 03点12分
回复 当年明月在 :这和鸡黍是不是鸡肉泡糕有关系吗?你应该再写上子路和孟浩然都喝了恒芪康酒,这样就更有可信度了,不然你和晋老师吃了一顿鸡肉泡糕,怎么能和子路和孟浩然比呢?自比古人的时候不要乱比,比错了就是一个笑话
2013年12月23日 03点12分
level 7
鸡肉泡糕,是我们当地人尤其是上了点年纪的人大多喜爱吃的,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不太感兴趣。
2013年12月23日 03点12分 18
level 7
能把生活中的趣事加以幽默化表述,是明月的擅长。
2013年12月23日 03点12分 19
level 13
支持明月叔……
2013年12月23日 03点12分 20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