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明:人“老”心不老的配电队长
砀山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4
bian8165 楼主
段海明(左一)在杆下指导同事。
砀山新闻网讯
他,总是说得很少,却做得很多;他,虽已年近五旬,却有着30岁年轻人的干劲;他,凭借着杰出的工作表现,荣获公司“抗风灾十大标兵”的称号。他,就是砀山供电公司配电工区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段海明。作为公司现任年龄最大的城区配电队队长,段海明被大家称赞老而弥坚,甘于奉献,而不熟悉他的人却颇有微词,质疑他这么大的岁数,还能干得了一线工人的活吗?而这一切,都要从他的一次抉择说起。
不认输不服老
五旬汉子挑起重担
2011年,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了30个年头的段海明正式进入公司管理层,担任配电工区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原以为可以稍稍“放松”一下的他,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当时配电工区刚刚成立,人员配备不足,多数队员缺乏抢修经验,尤其是担负着城区抢修重任的城区配电队,抢修人员只有13名,且大部分队员是新进员工。想到城区供电的重要性,看到抢修力量的薄弱,这个年近五旬的汉子坐不住了,他毫不犹豫地作出了这样一个抉择。
“城区配电队长我来兼着干!”一语激起千层浪,有人竖起大拇指,“老同志有担当”;有人议论纷纷,“快50了身体能抗得住吗?”段海明的老伴更是想不通,好不容易从一线退下来了,干嘛还要拼着老命去干抢修呢?而段海明的心里却有一笔账,虽然自己年龄大了,身体也差了,可是近30年的抢修经验却是一笔财富。这支年轻的抢修队伍现在最缺的就是经验,只要能帮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自己苦点、累点也是值得的。
在其位谋其职
老队长成为新榜样
在其位就要谋其职,这是段海明喜欢的一句话,他也一直这样做着。城区配电队肩负着砀山县城11条10千伏线路和所有低压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抢修任务,而加上自己,整个配电队所有抢修人员一共14名。责任重大,人员不足,怎么办?段海明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他用实际行动激励着队员们,只要大家心齐了、腿勤了、劲往一起使,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
这个快50岁的配电队长带领着一群年轻小伙子,风风火火地忙碌在砀城各个抢修现场。烈日下,他们汗湿的衣衫;寒风里,他们冻红的手指;冷月中,他们孤单的身影,无不折射出抢修工作的苦与累,往往是电话一响,刚扒了一口饭就要放下;刚脱掉鞋子就要穿上;亲人刚团聚就又要分离。对于这一切,配电队员们都习以为常,因为他们心中有根标杆,不管是酷暑烈日,还是寒风冷夜,每次抢修任务,段海明总是冲在第一线。快50岁了的“老人”尚且如此,20岁的小伙子还怎么好意思说苦喊累!正是有了段海明这根标杆,短短半年的时间,城区配电队就被锻造成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抢修队伍。
不怕苦甘奉献
言传身教薪火相传
面对天灾,配电队的战斗力更是惊人。今年8月9日凌晨3点左右,砀山县遭遇龙卷风袭击,大风伴随着短时强降雨,瞬时风力达10级以上,全县共造成3条35千伏线路、78条10千伏供电线路停运,4.5万用户失电。其中,砀山县城11条10千伏线路损坏10条,城区供电几乎全部瘫痪。在凌晨3点半接到抢修任务后,段海明立刻组织全体抢修人员,根据砀城电力用户的用电性质,合理制定抢修方案。
凌晨5点开始,城区配电队兵分两路,同时对砀城10千伏108县医院线路和砀城10千伏107大隅口线路进行抢修。“全体队员全部上杆作业,后勤保障我一个人就行。”这是段海明的命令。他明白,现在时间是最宝贵的,早点抢通一条线路,老百姓就能早一刻用上电。他驾驶着抢修车辆一趟趟往返于物料仓库和抢修现场,领料、装车、卸料,不知疲倦。抢修物料到位后,他又蹲在电线杆下,剥电线,做接头,递工具。用他的话说,自己年龄大了,虽然上不了电线杆了,但是这些小活还是能干的。看着疲惫的队员们,段海明眼睛红了,这个坚强的汉子实在不忍心再要求什么。8月10号上午11点10分,砀山县城10千伏线路全部恢复供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城区配电队以坚韧的意志、高度的凝聚力、顽强的作风打了一场漂亮的城区抗灾保电战,赢得了百姓的掌声与尊重。
“那么热的天,那么高强度的工作,这些小伙子硬是撑了下来。如果人生能够再选择一次的话,我还是选择干配电队长,只要忙起来,就觉得自己没老,还有用!”从段海明朴实的话语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这个砀电“老人”不服老、不认输的豪情,正是有着这些老同志的言传身教,才使得不畏艰苦、勇于奉献的精神在公司后辈中“薪火相传”。
2013年12月18日 13点12分 1
level 8
好!
2013年12月18日 14点12分 2
level 11
干这行嘞最辛苦嘞!最热嘞时候在上电线杆,最冷的时候还在上电线杆干活!!!!身体还经常受伤
2013年12月18日 14点12分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