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4
钱钟书先生说:“大抵学问是荒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
2013年11月03日 13点11分
1
level 14
素心人,指的是没有其他胡思乱想、欲望杂念的人。在当今社会,素心人可谓是少之又少了。借助老子文来名利双收的人不是没有,靠着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来著书,依靠巧言令色毫无建树的唇舌来博取观众的掌声与钞票,这样的现象还被看官认可与接受。就这样老子道德经变成了显学,也变成了俗学。I
2013年11月03日 13点11分
2
曾仕强算吗?
2013年11月03日 14点11分
回复 梦开始的地方CD :这得由后人来评价
2013年11月06日 00点11分
level 14
中国已没有像赵元任、陈寅恪、钱钟书、季羡林那样的国学大师了,时下的大师都是忽悠人的。大师级的人物首先体现在气节上,有着大丈夫的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I
2013年11月03日 13点11分
3
回复 张溪松 :这里的气节指的不是民族气节,而是高风亮节、崇高的精神品质。
2013年11月03日 14点11分
level 14
在战国时期,儒墨并行,为当时两大显学。秦之后,墨家几乎绝迹。汉武之后,儒术独尊,也为后世所诟病。
2013年11月04日 01点11分
5
level 14
在战国时期,儒墨并行,为当时两大显学。秦之后,墨家几乎绝迹。汉武之后,儒术独尊,也为后世所诟病。
2013年11月04日 01点11分
6
level 10
极少数人借老子谋利,曲解大道,不成气候,何显之有?
2013年11月06日 01点11分
7
问题不是这么简单,有些人以其他学派的立场观点来解老子文,不但领会不了老子本义,还误导他人进入歧途。从楚简、帛书到河上公本的演变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2013年11月08日 06点11分
level 11
大师就是明星,一茬一茬的,没有真学问,很快就被遗忘。
2013年11月06日 02点11分
8
那些都是忽悠出来的或俗人捧出来的,真正的大师依靠自己真实的本领,有自己的风格与节操。
2013年11月06日 11点11分
level 14
素心人,不为俗事奔波,不被世俗影响,心地单纯。世上素心人并不少,如种田的老农、游走的牧民、劳作的技工。可是做学问的素心人不多了,许多文人都在孔子的指引下去做官,或者去经商,“累累若丧家之狗”,在宦海或商海中沉浮。做学问的素心人才是真正的儒者,与儒家不是一回事。
2013年11月06日 12点11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