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公道即天道
楼主
就孟郊的“游子吟”请教两个问题。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被诠释为“小草似的儿女,难报阳光般母爱于万一”。{一}“寸草”是儿女,“寸草心”是儿女的孝心。“三春晖”是“阳光般母爱”。孟郊迎来母亲奉养是“报得”;是小草似的儿女,已经“报得”“阳光般母爱”。再由此推理出:“孟郊认为,虽然迎来母亲奉养,也难报阳光般母爱于万一”。这样的诠释,看似天衣无缝,孟郊的形象也是一个地道的孝子形象。但是,孟郊的心态呢?我们都知道,孝养父母,是人世之大理,很多人都会尽心的孝养父母,古来也不乏先贤古圣,孟郊为迎母奉养写诗、且敢自注“迎母溧上作”,又被诠释为“懂得”为什么要孝养父母的道理。是孟郊在告诉天下人:“我是孝子,你们都来向我学习吧”。孟郊为什么会把自己描述成一副“自我标榜、庸俗不堪”的心态呢?{二}“寸草心”只是能儿女的孝心吗?我们以“草”的特性来推理:寸草是小草,小草会长大,长大会开花,开花为结子。在草的一生中,草为母,草籽为子,“寸草”为什么是“儿女的孝心”而不是母爱呢?
2007年09月17日 02点09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