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的历史
太极乐队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等玉人 楼主
  太极的历史,可远梭到1979年.成员雷有曜,雷有辉,邓祖德在这一年先组成TRINITY民歌队,并于同年参加香港电台的”业余歌唱比赛”并取得亚军.以后几年里,便不断应邀作公开演出,或在大型演唱会任摹后和唱.此期间,TRINITY三位成员参与唱片的幕后制作工作,可谓幕前幕后具有丰富的经验.期间邓建明也加入了TRINITY行列.  1985年,TRINITY并入由盛旦华(蛇仔)领导,唐奕聪.刘贤德.朱翰博组成太极乐队,而邓祖德则退居幕后。同年,太极签约小音乐唱片公司,又参加了第一届“嘉士伯流行音乐节”,凭一曲《暴风红唇》取得冠军,成为乐队潮流复发之际,人们所注视的第一个焦点。  然而,作为乐队潮流的先锋,太极除了人多势众,为乐迷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崇拜选择之外,其作品颇欠缺个性。事实上,他们赖以取得冠军的《暴风红唇》,跟当时谭永麟歌曲的风格并没有太大差异。从发展规律来看,这其实正好代表了这次乐队潮流的特点:一开始便向商业化靠拢。  太极在推出两张唱片后,因转换唱片公司而在合约上出了问题,继而被迫沉寂了一段日子。从此给其他乐队赶过了头,“太极”曾因此花了好长时间才能振作......
2005年07月23日 13点07分 1
level 11
其实太极当时流露的愤世反叛情绪就已很具个性了,带给香港乐坛极大影响。可惜因为与唱片公司的不和让太极白白沉寂了好一阵,错过最佳时机。
2005年07月23日 14点07分 3
level 7
等玉人 楼主
英雄不一定出名,出名的不一定英雄!!!!
2005年07月23日 18点07分 4
level 7
天变地变我对太极的痴迷永远不变!
2005年10月28日 10点10分 6
level 7
呵呵,其实太极是一支非常有内涵和个性的乐队,专集《迷》里的歌没得说吧,但当时也没市场在专集《CRYSTAL》就有点考虑市场了,向商业化迈进的迹象了,但始终没丢掉那种细腻与粗犷并蓄的曲风。《CRYSTAL》和《每一句说话》都很有代表性!但仍然销量不佳~不考虑市场与考虑市场都是不卖,为什么???个人并不觉得是错过时机,因葵的词,港人不接受摇滚这些原因。而是唱片公司不推崇,不去捧他们。打造一支乐队要比捧一位“花瓶”上位花费几倍的价钱,这很是挫伤太极的积极性,可能很多潜能都没开发出来。假若唱片公司大力花心思捧他们,调动太极的积极性再加上太极本身的才华,现在定是另一番景象!
2007年02月17日 18点02分 7
level 0
一切为何,
2008年12月21日 12点12分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