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口吃的本质
口吃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4
说话系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声系统,二是口型的运行系统。单一的声音通过运动的口型传出后,就会得到有变化的声音。在你说话磕巴不顺时,并非发声系统和口型运行系统本身有问题,而是它们不能很好的结合到一块并互相影响的问题。声音的本质是运动变化的,这个变化是口型运行变化的外在反映,口型运行在迎合声音的过程中显得六神无主行为呆滞,那么其外在显示出来的声音自然也就是吞吞吐吐了。声喉要发出来标准的字音,那么声音就必须要面对一个对应这个字音的口型变化,所以说,我们有时默默努力而哑口无言时,并不是发不出声音,而是因为眼前提供不出来这个字音的口型变化,实现不了心中的目标,在向着目标努力的状态下,发声系统只能焦急中等待观望,过于紧张焦急会肌肉痉挛引发生理反应。还有发声实质是气流的运用,口型在磕绊中运行,没有规律可言,气流自然也不能随本意运用,这就会造成气流不能提前蓄备且运行紊乱,这更增加了说话的困难。I
2013年09月16日 03点09分 1
吧务
level 14

说话时嘴巴非常努力的原因是要控制口腔造型去符合表达当前字音的需要,而口腔造型到位后却仍然不能正常发声的原因是,当前需要的是能够和变化的字音匹配的有一定速度的口型运行过程,这样才能实现发出预定字音的目标,而不是一个静止独立的造型。可口腔造型支设到位后,不发出声音来配合,这个独立静止的造型又如何向前运行?在你尽力勉强的发出声音后,笨拙痴呆的口腔的行动完全撵不上声音的变化节奏,它牵制着声音使其不能如意持续。以上就是口腔运行和发声的相互牵制。I
2013年09月16日 05点09分 2
好奇吧主怎么会有怎么多的理论知道,和形象的举例[哈哈]
2013年09月16日 05点09分
只是把感觉到的东西说出来而已,口吃情况也只有曾经口吃的人才能大概说清楚。
2013年09月16日 06点09分
[吐舌] 吧主的文字表达能力很强
2013年09月16日 06点09分
吧主的口吃好了吧
2013年09月16日 08点09分
level 11
你说,两方面一个是声音,一个是改变声音的口型。是这样吧?那么其二者是否需要我们随时观察呢?是否我们要一边做别的事一边来协调二者的关系呢?那么,就算你能正常说话了,你还能正常做事吗?是不是有种顾此失彼的感觉了?其实这一切都是人体的自带功能,属于潜意识的工作,而潜意识的工作是你打算怎么做他就能听你的吗?I
2013年09月16日 12点09分 3
现在你的潜意识就是口吃,就不要奢望潜意识了。习惯成为本能就是潜意识。
2013年09月16日 13点09分
潜意识负责的是让你如何开口说话,二没有负责让你怎么去口吃,比如,发音是潜意识,而发什么样的声音就不属于潜意识了,经过大脑的东西还叫人的本能么?你说喜欢成为本能了就是潜意识,那么你说,抽烟的动作是潜意识还是抽烟属于潜意识?上瘾的东西是烟呢还是吸烟的动作呢?我们要戒烟,要摆脱哪种习惯I
2013年09月16日 13点09分
level 11
思考问题要抓住一个点,然后找到造成他的根源,再去找那个根源发挥出的其他表象,然后才能够对比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2013年09月16日 13点09分 6
level 9
我觉得还是喉咙处的原因,和潜意识没关系,喉咙肌肉一紧张预感就上来就口吃了
2013年09月16日 13点09分 8
我也觉得,心理可能有点影响,但本质肯定和器官什么的有关
2013年09月22日 05点09分
吧务
level 14

综上所述:在你勉为其难的发出声音后,笨拙的口腔行动完全撵不上声音的变化节奏,它牵制着声音使其不能如意顺畅;而由此形成的断续无规律的声源又很大的加深了口腔的运行难度。本来说话是件很轻松的事,口型不过是来回比划比划,声喉发声用到的气力也很小,平时几乎感觉不到,但因为二者之间的不协调使其各自要努力突破面对的壁垒,而对方的努力其实是对另一方的压制,相互竞赛攀升的结果是双方都非常费劲。
口吃的经历让我有感悟说话状态的嗜好,近期我发觉和对方谈话时,口腔运行是根据表达的意图主动展开的,丝毫没有去根据下步声音的需要而有所迎合。同样发声系统也是根据表达的意图自然展开的,因为两者都是根据表达的意图为目标而开展的,所以两者会在一个目标下浑然一体的结合到一块,口型运行过程其实也是下意识的控制气流消耗的过程,因为发声点面对的都是根据表达意图主动有灵性的运动着的口型变化,它和发声过程是一体的,这样就不再有对发声过程的阻碍。因为没有阻碍,发声过程有一种自由随意挥洒的畅快感觉。原来我主张口型运行要保持无力,这样才能灵活对发声过程无阻碍。但假若只是无力轻松尽量灵活的根据声音而变化,其实质是受声音的需要而推动,口型的运行是被动的,启动阶段难免还会因为惯性而存在阻力。若口型运行根据需要主动进行,那对发声系统就丝毫没有阻碍了。
我这里说口型变化运行要根据表达的意图主动展开是整个发声系统的展开,实践中绝对要避免口吃者惯有的毛病,口型运行脱离发声系统单独的提前试运行,这个试运行是和正常表达过程无关的,完全是长期的不自信催生的产物。因为口型提前已经到位了,发生系统不可能再根据表达意图即时展开,只能考虑现有的口型状态情况去填塞,这样就进入了上述的口腔运行和发声过程的相互牵制的怪圈。I
2013年09月17日 05点09分 10
吧务
level 14

口型运行变化的外在表现就是字音的变化,而说话过程的力感就是声音的粗细高低,力感就是声喉处气流发声的运用,它完全附加在口型的运行变化过程上,给人感觉就是通过口型的运用发出了声音。就好像看电影,你感觉影片中的人在说话,其实是旁边的音箱发出的声音。但所有人潜意识里都知道是声喉发出的声音,所以力道的运用是以声喉为控制中心的。
平时人们说话就是张嘴发声,有什么样的口型运行过程自然就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可口吃者因为心结会生生的把发声和口型变化割裂开,好像把一张纸撕成两半,又去费心的去拼接成整体。
1、首先说话时心中要表达的语句声音就要保证是正常的,然后用对应的代表其变化过程的口型运行的过程来表达出来。心中表达的意图是随时变化的,外在的说话形态也随之时刻在变。担心个别字词有可能口吃,你的口型变化过程自然就会有脱离表达意图的速度异常、造型偏离、同时有额外纠偏的力道施加到口型的控制上。此时发声系统再勉强的去根据表达意图展开已经不现实,会本能的在惶急中逃避观望,迫使口型变化来迎合声喉的感受。刚才说的不自觉的额外施加力道控制口型变化,会消弱正常力道对声喉的控制,且不自觉的力道控制中心施加在口腔上会使得其僵滞不灵。
2、口型运行变化是根据表达意图即时展开的,这种展开是说话系统的整体展开,那种让一切都停止下来,待口型准备的差不多了再整体开始运行的作法是滑稽可笑的。声音是顺滑的口型变化也是顺滑轻灵的,那种把整体的口型运行过程分解成声韵母加以控制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虽然按照这种方法严格控制的把当前的难发音说出来了,但按照这种方法你必须时刻认真的去解决口型和声音的结合问题,少有个风吹草动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连锁反应,一发不可收拾。
3、为表达意思根据表达意图即时展开的口型运行过程是唯一的过程,它的快慢甚至迟钝都是你思想情绪的真实外在反映,脱离发生系统独立的对口型状态的额外控制是口吃的源泉,它会迫使发声系统不再听从于表达意图的需要,而面对现实屈就眼前人为控制的口型运行过程。
一般人偶尔也会有纠结,面对纠结口吃者会努力使口型和声音尽量结合,而一般人会稍微调整状态让各部位分别都满足即时表达意图的需要,各部位在满足表达意图的需要下会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口型运行不用再费力的迎合不可琢磨的声音走向,仅根据表达的意图主动运行即可,在语音的表达过程中关键是声音到位,口型届时具体是什么形状处于什么位置都是无所谓的,这样口型的运行过程就会感觉轻松自由,口型运行自由了实质也是发声部位自由不受限制了,而这一切也是气流自由运用的前提条件。I
2013年09月17日 14点09分 11
吧务
level 14

说话过程力感的外在表现就是声音的粗细高低,力感就是声喉处气流发声的运用,它完全附加在口型的运行变化过程上,给人感觉就是通过口型的运用发出了声音,声腔的运用和口型的运行变化完全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你可以嗫嚅着吞吞吐吐,也可以字正腔圆慷慨激昂,这种情况下口型的任何行动都是内心的真实反映,不存在错误。假若担心口吃而对下步的字音表达没有信心,将来不可知的恐惧会造成发声系统自我休眠处于怠工观望状态,结果发声系统就从口型运行上脱离出来,此时口腔运行就不再有正常讲话过程的得力感,而且口腔运行也不再是心中意图表达的外在直接体现,它新的运行目的是寻找创造出具有一定速度和一定造型的能够和发声点完美结合的口腔造型。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你如何努力都会存在错误。就像磁石一样,分离开容易,再试图结合到一块就非常困难了。
口型运行和发声系统分离而独立存在是口吃产生的原因之一。I
2013年09月18日 06点09分 12
level 9
我必须在风吧主的思考上推进一步
------------------------------
a.口型运行本身也是要完成发音的;
b.声带是要完成发声的,有时根据需要还要完成发音;
c.声和音有一定的区别;
d.我们人类说话时发出的声音其实是混合的;如果只发声,人类就不存在口吃,因为只发声太简单了。
祝大家中秋愉快!I
2013年09月19日 13点09分 13
就好比吹笛子,声并不是单一的,通过气流的强弱长短可以表现出一定变化,但音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手指按孔的变化来体现的。
2013年09月19日 14点09分
吧务
level 14
1、受表述语意进展的推动,包括口舌等各部位会整体下意识的主动向前运行。 2、若明显感觉当前字音表述困难,会关注并加强对口舌运行的控制,过于关注口舌的现实状态会忽略气流在声喉处的运用,顾此失彼中就会出现协调上的混乱。 3、第一种情况下,目标是心中要表述的语意;第二种情况目标很明确,就是现实中当前面对的口舌控制。
2013年09月22日 09点09分 15
level 9
辩一辩,看答案~~~~
2013年09月22日 10点09分 16
吧务
level 14
1、平时说话处于持续运动的惯性中,在你直面某个字音并为其思索时,会静止下来研究思索从何处下手。2、常规字音表述是一个由静到动的过程,难发音的表述先提前由静到动,然后静止下来观察感受准备情况,觉得差不多了再试图继续运动,这样就存在两个启动过程。
2013年09月22日 12点09分 17
持续运动靠的是表述欲望的推动,口吃状态缺乏这种推动力,
2013年09月22日 12点09分
吧务
level 14
在你中间控制着嘴巴暂停,努力思索彷徨面对阶段,力的控制点是嘴巴不是声喉,要转入到正常状态的以声喉为中心控制点,并突破静止惯性正常运动,很难。
2013年09月22日 12点09分 18
吧务
level 14
张嘴迟疑中,受力控制点在嘴巴不在声喉,这是静态控制状态的受力特征。正常状态控制点在声喉时处于动态的平衡中,就像骑自行车,运动中很稳定,这是动态受力特征。在静态中过于关注控制口腔的状态下,很难进入整体协调的动态状况,并恢复正常受力控制状态,由静止平衡改为动态平衡。
2013年09月23日 00点09分 19
level 9
一个字音,一句话,如果不能在瞬间轻灵的说出来,那么,其说话(发音)方式就存在问题。轻者,笨嘴拙舌;重者,口吃。
笨嘴拙舌与口吃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笨嘴拙舌者有其特定的说话方式,不容易改掉,口吃者也一样。所不同的是,笨嘴拙舌者在器官操作上是不注重细节,而口吃者在器官操作上则是漏掉了一些细节。
2013年09月23日 12点09分 20
level 9
如果力在口腔里积聚,容易导致口腔暂时的发‘音’障碍。
如果力在喉部积聚,容易导致声带暂时的发‘声’障碍,还好,喉部一般是流通的。
2013年09月23日 12点09分 21
level 9
问:
为什么力会导致“音障”?
答:
比如舌头,运力太大,舌头就会僵化,这样就会导致某些细微感觉不到位,细微感觉不到位,调度上就会失灵。细微处调度上失灵就会出现发音障碍。
(独家发布)
2013年09月23日 13点09分 22
风吧主有何想法?
2013年09月23日 13点09分
回复 江东cmzr :过段时间再续吧
2013年09月23日 13点09分
只要气流饱满处于受控状态,并且受力点正确,我可以随时停止随时发声,说话可快可慢,根本不会纠结。
2013年09月23日 14点09分
吧务
level 14

正常说话就好比持续的走路,你处于运动状态中,处于运动平衡中。说话过程面对难发音你会处于短暂的停止调整,停止所需的刹车力施加在嘴巴上,嘴巴开始受力。停止的同时是气流发声的下意识放弃,通过对饱满气流的运用发声过程其实就是气流的流动消耗过程,气流的消耗流动是说话的推动力,在你因为心结而暂停调整的瞬间,动态的受力平衡运动状态变成静态的受力静止状态,同时缺乏气流流动带来的向前动力。这个时候努力控制嘴巴努力继续进行本身就是错误,感觉一下吧,正常状态中受力点在声喉处,这个受力点才是支撑运动状态的平衡点,嘴巴应该是轻松虚无的。妄想通过静止状态的受力体系达到动态的运动过程,而且缺乏气流运用的推动力,是很难恢复到正常轨道的。
2013年09月23日 14点09分 26
吧务
level 14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努力。面对难发音我们有吃感,而说话过程若对某个字音提前担心害怕说不好也会产生吃感。在你对某个字音提前有所担心时,这个字的运行轨迹过程就会提前浮现到眼前,你会努力控制嘴巴尽力按照这个标准过程运行,避免可能的偏颇对表达过程的影响。在这时候你的目标及努力方向就是操纵口舌的标准运行,而气流如何运用以及和口型的运行如何配合在一起发出心中的声音这些东西,则和当前的目标无关,在无法顾及的情况下,气流的运用眼时就给不自觉的放弃了。以发出声音为目标的过程,口型及声喉的运用以及力的分布都是因为发出声音这个目标而存在,它们非常吻合发声过程的需要。可是操纵口型标准运行的努力所形成的造型及力的分布对于发声的需要来说,只是似是而非的东西。在你自认为一切就绪时,面对的是似是而非的口腔造型、和缺乏前期运行过程,因为口型支设到位而不得不仓促临阵的,声喉勉强对气流的控制。知道扭劲这个词的含义吧,口吃状态就是扭劲的表现。
一个朋友说:“要先说话再去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你在说话过程脑子不要开小差,要一直保持着持续发出声音这个目标。
2013年09月24日 05点09分 27
吧务
level 14
说话是气流的运用变化控制过程,而不是口型运转的变化控制过程;控制好了气息的运用变化附带的结果是口型运转灵活到位,直接对口型的运转进行控制并不能确保气流的运用到位。
控制好了气流的蓄存运用和消耗的过程就是说话的过程,声音饱满实质是气流饱满。静下心来,观察体会从始至终的对气流的主动运用控制,练习中夸张的让气流充满你的胸腔口腔,甚至发出声音的间隙有丝丝的气息响过;或者静下心来观察体会唱歌过程的气息控制过程,你会发现,精微调整气息变化的过程中,虽然能够感觉到口型的变化运行和声喉对气团的有效控制,但他们并不需要你额外的操心,他们不过是你在轻松控制气团过程的下意识动作,根据实际需要,你的心思会本能的关注气团的运用变化这个主目标上。
顺畅的说话过程,对某个字音的表达没有信心,会下意识的关注并提前主动的脱离气流的控制操纵口型的到位,这个下意识过程的目标是让口型到位,不包含气流的运用,这样气流的运用就会处于暂停等待过程。而在你准备到位的时刻,眼前保持的静止口腔及其受力分布因为不是控制气流过程自然产生的,很难再附加融合到新近到位的气流上发挥作用。同时气息在暂停后,不是通过正常口型的下意识变化控制到位,而是在口腔内没有气息变化的状态下勉强把声喉处的现有气息通过发声向内填充。两者如何结合的纠结问题楼上已经描述过,不再赘述。
2013年09月24日 23点09分 28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