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的两个问题
基督山伯爵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abc00_0 楼主
1,关于老莫雷尔。第一章对他的描写,给人一种重视自己的财产,轻视船长生命的感觉。唐泰斯说“我们失去了……船长”,老莫雷尔“急忙”问到货物。唐泰斯回答完好无损,然后再次提到船长时,老莫雷尔才问他出了什么事,而且问的时候“神情明显轻松多了”。下一句更加明显:他显得愈来愈宽慰了,“人总有一死,年老的人总得让位给年轻的人,……;既然您向我保证货物……”。提到死亡后,马上再次提到自己的货物。人物性格前后不一致。2,时间问题。法老号2月24日到达马赛,订婚宴席在“次日”,也就是25日,而且有一句话可以验证:明天一早(26日,我自己加的日期),我去
巴黎
。四天去,四天回(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来去四天的意思吧,不然就是八天了),用一天时间把受托的事情办完;三月一日,我就回来……文章还提到被捕是在午后两点。 而第十四章回答巡视员时,则说自己是在2月28日的午后两点被捕。 前后矛盾。
2007年08月28日 13点08分 1
level 1
人是会变的维福德最后不也有人性的闪光吗?
2007年08月31日 14点08分 2
level 1
可能他不喜欢那个船长吧~~
2007年08月31日 18点08分 3
level 5
我倒是觉得莫雷尔即使再善良,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也要自觉不自觉的关注自己的利益,其实想一想到觉得这个人物很真实,追求善良和正直,但是并不是圣人
2007年09月07日 03点09分 4
level 1
abc00_0 楼主
有没有朋友看出这两个问题啊?/
2008年03月03日 06点03分 5
level 1
人物前后变化并不是很大,这个船主始终都没有全力地去救基督山,他在拿破仑回来时期去检察长那里比较勤,后来因为怕危险就没怎么去了。是一位比较有良心的普通人。我想这也是作者的定位。当然刚开始我也把船主当成那种很贪婪的人。不过船主在书中表现出来的性格是渐变的,虽然他的出场让人感到只注重货物,但是从后来和基督山的对话开始,这个船主就开始表现出他“比较光明”的一面。这个过程是渐变的,所以不是很突兀。可能是作者是想刻画深刻丰富的人物形象,这个船主既很关心财产,但是也很关心朋友。其实这本书表现出来的每个人都有一两个比较不同的面。船主即使在后来去找审判长放人的时候不也表现出过他懦弱的一面吗?
2008年03月08日 14点03分 7
level 0
确实注意到你所说的这个问题,以至于看到后来的老莫雷尔总是觉得怪怪的. 其实说实话,对小莫雷尔我也觉得有点怪.
2008年03月08日 16点03分 8
level 6
你知道那个年代远航死亡率有多高吗?从欧洲去一趟印度或中国,去100水手回来80个算比较高的了,所以死几个船员根本不是事,早习惯了,倒是船沉了货丢了可是要引起倒闭的大事。做个比喻吧,战争中一个高级将领首先关心的是战斗打赢没有,然后才是伤亡数字,死个把团长不要紧,副团长顶上去就行了,感情太脆弱的人做不成大事。
2016年09月01日 12点09分 9
level 6
这部书里时间矛盾相当厉害,找这种bug能找一堆,作者都不在乎 你替他操什么心
2016年09月01日 12点09分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