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文化简介】白族
中华文明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赤莲儿 楼主
白族,人口1594827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少部分散居在四川、贵州、湖南 等地。    驰名中外的白族聚居区大理,苍山终年白雪皑皑,洱海碧波荡舟,素有“东方端士”、“鱼米之乡”的美誉。  白族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稳定的白族群体。汉、晋时期,白族先民被称为“昆明”。 唐代称为“河蛮”、“松外蛮”、“白蛮”。元、朝时 期称为“(上棘下人)人”。由于白族风俗尚白,历史 上曾有“白人”、“白王”、“白史”之称。新中国成 立后,根据白族人民的自愿,正式定名为白族。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 大多数白族通晓汉语,并作为与其他民族的交际工具。   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 化。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都有许多 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大理崇圣寺三塔,剑川石宝山石 窟造像,《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大理画卷》等都显 示了白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和在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 的卓越才能。   白族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他们聚居的区域已成为 我国西南边陲的主要产粮区之一。
2007年08月28日 02点08分 1
level 1
赤莲儿 楼主
三道茶   在白族村子,外人如赶上节期,肯定会被当做贵客 受到款待。白族是一个知礼好客的民族,以“三道茶” 敬客,是一种高尚的礼仪。三道茶的形成出于一个寓有 哲理的传说:一位老木匠教徒弟多年,临出师前带徒弟 去苍山伐树锯板,干了一天活,徒弟口渴难熬,随手抓 了把鲜树叶放入口中咀嚼,苦涩得皱眉咂舌。师傅说: “要学好手艺,不先吃苦头是不行的!”等把木板锯好 ,师傅给徒弟一块红糖,郑重地说:“这叫先苦后甜! ”待徒弟出师临别时,师傅递上一碗茶,放上蜂蜜和花 椒叶,让徒弟喝下。徒弟咂舌品味道:“有苦、有甜、 还有麻辣,真叫人回味。”老木匠高兴地说:“对了! 一苦二甜三回味,学手艺和做人的道理都在这里。”从 此,白族兴开了“三道茶”,成为喜庆迎客的茶道礼俗 。第一道茶,选取较粗、较苦的茶叶装进小砂罐用文火 烘烤,再冲滚烫的开水。此茶虽香,却也很苦,称之为 “清苦之茶”。第二道茶,加进红糖、乳扇、核桃仁、 芝麻,香甜可口,叫做“甜茶”。第三道茶有蜂蜜和4 至6 粒花椒调拌,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还夹带一丝麻 辣味道,便是“回味茶”。今天,三道茶以其独特的魅 力成为白族人民迎接海内外宾的传统礼俗。
2007年08月28日 02点08分 3
level 1
赤莲儿 楼主
别致的民居      白族是个酷爱艺术的民族,在他们的居住建筑上就 能充分体现出来。   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喜洲,是白族居民 建筑的精萃所在。据史书记载,这里曾是唐代南诏王异 牟寻的都城。在那古代文化兴盛的年代,白族工匠吸取 了丰富的中原建筑艺术并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才能,逐渐 形成了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   喜洲的民居建筑均为独立封闭式的住宅,有点象北 京的四合院。一座端庄的民居院落主要由院墙、大门、 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成。由于过去的人民生活地位 不同,所以房屋的建筑格调和形式也有所区别。一般的 建筑形式是:“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少数富 户住“四合五天井”,即四方高房,四方耳房,一眼大 开井,四眼小天井。此外,还有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 ”;楼上楼下由走廊全部贯通的“走马转阁楼”等等, 真是五花八门,犹似迷宫。不过这种古老而又造价昂贵 华丽的住宅已不被当地白族人采用了。现在多是一家一 户自成院落的二层楼房。但雕刻、彩绘仍不减当年,而 且有所发展。   白族民居往往注重门楼、照壁建筑和门窗雕刻以及 正墙的彩绘装饰。门楼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门楼建 筑艺术水平的高低,可以确实其主人的经济地位,也是 一种光宗耀祖的标志。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大理石 屏、石刻、彩绘、凸花砖和青砖等材料组成一座串角飞 檐,花枋轻巧,斗拱重叠、玲珑剔透、雄厚稳重的综合 性艺术建筑。白族门楼建筑不仅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在 建筑结构技巧上也独具风格。有的地方整个门楼不用一 颗铁钉或其它铁件,而联结却十分牢固,几十年风雨如 故,再装上两扇较有厚度的铁黑色木大门,甚是庄重威 严。   白族居民门窗木雕,无处不闪现着剑川木匠高超的 手艺。一般均用剔透和浮雕手法,层层刻出带有神话色 彩和吉祥幸福的白鹤青松、鹭鸶荷花、老鹰菊花、孔雀 玉兰,以及几何图案。门窗的表面上还涂有褚红色的油 漆,显得光滑明亮,古朴典雅。   室内清洁、整齐,左右为卧室,当中为客厅,放有 嵌镶彩花大理石的红木桌椅和画屏。   照壁是白族居民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院内有照壁 ,大门外有照壁,村前也有照壁,可见照壁的作用和重 要性。照壁均用泥瓦砖石砌成。正面写有“福星高照” 、“紫气东来”、“虎卧雄岗”等吉祥辞句。照壁前设 有大型花坛,花坛造型各异,花木品种繁多,一年四季 ,花香四溢。
2007年08月28日 02点08分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