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处 三春可理解为暮春,与初春对应,不过这只是表面含义罢了。
或有人以初春象征元春,三春象征迎春、探春、惜春三人,争及作怎及解,意思是迎、探、惜三人不及元春的富贵荣华,整句话虽然可通,但若仔细推敲一下,这样解不免有些牵强:元春虽荣华显贵,但并未因此逃脱红颜薄命之运,反而说出:“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其感伤悲戚之情溢于言表。可见在作者看来,荣华显贵并非一定是好事,也无过多可羡慕之处。此处若解为迎、探、惜三人怎及元春的富贵荣华,则有艳羡荣华之意,与作者之意相违。
那么在此之外,是否有别的较为合理的解释呢?
有,即此时贾府的整体境况。而此书从一开始就一讲明贾府已处于末世:
直接的语句,有第五回:
![[灯泡]](/static/emoticons/u706fu6ce1.png)
1)探春判词: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灯泡]](/static/emoticons/u706fu6ce1.png)
2)凤姐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间接的语句,最为明显的在第二回冷子兴的一段话,此处也表明贾府已处末世:
![[灯泡]](/static/emoticons/u706fu6ce1.png)
3)冷子兴兴叹道:“老先生休如此说。如今这荣国两门也都消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如果明白了贾府已处末世这一点,再来看“三春争及初春景”,便可能会对“三春”的含义有另外一种解释。
初春,即象征贾府荣华初盛之时,“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个家业”(第八回焦大语),而经历了几代人的繁衍之后,由于现今子孙不肖,不思进取,只顾贪奢淫逸等等原因,“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贾府此时已如同暮春之景,盛宴将散,韶华将尽。所以“三春争及初春景”中的“三春”即象征贾府此时所处的“末世”景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家族盛衰亦是常情,而贾府处末世之时,种种乱象,再如何也无法与最初的荣华相比。待末世到了尽头,也就是“家亡人散各奔腾”的时刻。
若明白此意,从贾府末世角度再来理解2、3、4、7处,此后各处“三春”的含义也便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