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上面说的两年前《永动机》吧里
@smtwp193 网友的《
最简单的浮力永动机——求破解!》,其作者
@smtwp193 网友似乎远远不像
@iamxyz2010 先生那样偏执到病态。
他的态度是“求破解”,“有人破解证明不可行的话,我心服口服了,就省得麻烦了。”
我当时在本吧内以及新华网论坛中都发了帖子,分析了他的不可行性。本吧内的现在还存在,见
https://tieba.baidu.com/p/1114261452?pid=12844712655&cid=12847760511#12847760511的48楼。
后来这个案子再没有下文,估计是作者接受了别人“不可行”的分析结论了。
后来。到了今年初,nocry先生(也就是
@iamxyz2010 先生)又把丁明山的“发明”拿到新华网论坛去宣传。
因为丁明山的“发明”和两年前
@smtwp193 网友的《
最简单的浮力永动机——求破解!》原理完全一样,所以,我就直接把两年前的分析贴子在新华网论坛重新贴出,特别点名请nocry先生来看。
nocry先生(也就是
@iamxyz2010 先生)先后在那里胡搅蛮缠了很长时间,他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假装“没看见”别人的不可行分析。
特别是,我的帖子里,只是从道理上指出“发明”人遗漏,忽视了一个重大的负面因素,而在某些角度下,这个负面因素产生的反方向的作用,已经超过了发明人所看见的那个正方向的作用,所以不可能如发明人所认为的那样转动。
而其他一些网友,如新华网的“mysun2009”,为了应对nocry先生(也就是
@iamxyz2010 先生)和其他一些人士的胡搅蛮缠,更进一步地,特地代入了具体数值,做了大量的具体计算,验证了这个结论——在某些角度上,“发明”人所忽视了的反向力矩,已经超过了他所看到的正向力矩。
@iamxyz2010 先生如果不是病态心理,何以会至今“看不到”别人早就已经做过的分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