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他们争分夺秒救病人
第一建湖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homelitian123 楼主

大暑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时候。7月23日是大暑第一天,记者当天上午10:40来到市120急救中心调度指挥室,只见室外烈日灼人,室内紧张忙碌。10:48,120急救电话铃声响起,调度室接线员孙慧慧迅速抓起电话,只听一个急促的声音说:“大庆路段发生一起车祸,有人员受伤,请赶快救援。”调度指挥室立即调度车辆,通知医护人员,2分钟不到,人员到位,120急救车迅速出发,记者也随车采访。
120医护人员把伤员从救护车上抬至医院的担架上。 郜野乔 摄
到了车祸现场,急救车一停稳,医生孙冬冬、护士徐春赟就背着急救器械,迅速跑到伤者身边,快速检查。记者也跟着下车,刚出车,顿时感到一阵热浪袭来,让人觉得有点窒息,皮肤在烈日的炙烤下隐隐发烫。伤者是一位又高又胖的年轻女孩,由于伤情较重,无法动弹,孙冬冬、徐春赟抬她显得很吃力,急救车驾驶员立即上前帮忙,将女孩抬进了急救车。记者看到,当时的急救人员满脸通红,汗水直往下淌。
受伤女孩一直在哭,徐春赟在颠簸摇晃的情况下,精准地将针头插入女孩的血管,为其输液。“不要紧张,深呼吸。”孙冬冬一边帮女孩处理受伤的左腿,一边鼓励她。急救车很快到达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伤者被送入抢救室,记者抬腕看表,时间是11:01。从接到求助电话到送达医院,整个过程仅用了13分钟。再转头看看驾驶员,他正在不停地用手臂擦拭自己脸上的汗水。
据市120急救中心副主任胥伟华介绍,在这样的高温天气里,人容易疲劳,所以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同时其他急性病发病率也大幅增加,这可忙坏了市急救中心的急救人员。突发事故现场的奔波、随叫随到的待命状态、长时间的暴晒、搬上搬下的体力活,在一般人身上很少发生,而这一系列事情却是急救人员夏天的常态工作。从急救中心调度员孙慧慧的记录资料上来看,今年高温袭来之后,急救中心平均每天要出30次车,最多一天出车高达40多次。
“最难弄的还是救援高楼上或者急救车难以到达的偏远地方的伤患。”胥伟华说。有些小区楼层较高却没有电梯,即使有电梯,担架也不一定能放得下,这就要靠急救人员抬。每辆车里一般有三名急救人员:驾驶员、急救医生和急救护士,有时候在抬的过程中他们自己也会受伤,但也得忍住,因为担架上有伤员。在偏远的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有些地方急救车无法开进去,急救人员就得将伤员从较远的地方抬到车里。“以前我也跟过车,像这样的高温天气,每出一次车都会弄一身臭汗。”胥伟华向记者介绍说,他曾经抬过两百多斤的伤者,从5楼抬下来,下来之后除了汗流浃背,他发现自己的手也在不停地颤抖。
急救中心24小时都有人值班,随时待命。已在急救中心工作了两年的急救护士顾娟现在每天白班、夜班轮流交替。“从调度到发车只有2分钟,睡觉连衣服都不敢脱。”顾娟说,因为成天在室外救援,夏天晒得很黑,大家都开玩笑说她是“非洲小黑妞”。
2013年07月24日 10点07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