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功能是中医诊断的基础
中医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骆中贤 楼主
任何现代诊疗仪器,都是人体感观器官的延伸,人的能力不仅仅是我们现在了解的这麽多,现代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力正在逐渐的退化,就现代人的眼光看过去,许多是神奇和不可思议的 在此借用一句民间的俗语:“光说不练假把势,光练不说傻把势,又说又练好把势”,同号脉一样,功夫不是点金术和敲门砖,是靠不断刻苦练习出来的!人的眼睛在看物体的时候,是将物体的像,经反射折射反映在视网膜上,像的清楚与否,决定于视网膜和瞳孔的能力,这些像再通过大脑的综合作用,完成从概念到表象的组合,任何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大脑的判断结果,这些综合就决定了你的视力是2.0还是1.5!在看物体的过程中,会感到累,说明他是一个物质过程,我们看到的光只是光谱中可见光的一部分,通过特殊的训练人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物体。 成语“纪昌学射”讲的也是这个练习方法,纪昌为了练习视力,向飞卫学习射箭,为了练习“不瞬目”“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又把一个跳蚤吊在窗户上,长时间的看,直至将跳蚤看得象车轮大,再射箭就百发百中了。其实这样练习,是在练习晶状体的调节能力,以达到提高目力的穿透能力。  特异功能也叫超长智能(我不主张特异功能的提法,因为它会把人本身的功能神话,对中医的发展不利),它仅是区别一般功能能力而言的,是人体感官功能的延伸,要把他同看到前世鬼神等迷信活动区分开,也要把它同神仙区分开,它既不象宣传中的通天彻地,也不象宣传中的子虚乌有,是人脑发育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历史学家认为,人类的第一次革命是手脚分工,第二次革命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第三次革命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内部的分工。人体功能的分化和强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有争鸣是好事,政治迫害就卑鄙了,这一点古人有详细的描述,《史记》介绍春秋时期扁鹊时,有这样的记载:扁鹊作客舍的主管(旅馆招待),对房客长桑很尊敬,交往了十年,长桑把医方传给了扁鹊,并拿出药给他:“你饮上池水三十天,就会看见一般人看不见的东西了”; 上池水一般人受封建影响都被解释为早晨的露水,其实是吞唾液练功,古法又叫草还丹,扁鹊依法练习,果然灵验,能看到墙那边的东西了。到了汉代詹何,就有了具体的练习方法和强弱比较,詹何的弟子看到墙那边牛是白额头,詹何说:对,但是额头是一块白布。   任何现代诊疗仪器,都是人体感观器官的延伸,人的能力不仅仅是我们现在了解的这麽多,现代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力正在逐渐的退化,就现代人的眼光看过去,许多是神奇和不可思议的,《韩非子•解老》中就有介绍隔墙视物的记载: “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鸣于门外。弟子:‘是黑牛也,而白题’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白在其角’。 他把古代人詹何对弟子的训练过程跃然纸上,詹何在屋里坐着,他的弟子在旁边侍立,这时有一头牛在门外叫,一个弟子说:“是头黑牛,白色的额头”,詹何说:“对,是一头黑牛,但白色在角上”。后来另一弟子连忙跑出去看,回来后证实是一头黑牛,在犄角上绑了一块白布。这个事例至少说明两点,第一,功能是不断的锻炼而来的,第二,在练习中有功能的差异。 詹何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神仙所赐,他是靠多年心理素质专一到日常各种事物中得到的,《列子•汤问》有这样的记载:詹何用单根的茧丝做鱼线,使用直的鱼钩,用荆条做鱼杆,在湍流之中钓鱼,鱼线不断,鱼杆不折,而且还钓了很多鱼,越王觉得奇怪,就问詹何,詹何说:“我以前听说,蒲且子放风筝,在天空能够同时放两个,是他用心专一,使力均衡的原因,我听说了这样事以后,在这里学钓鱼,五年才明白这里的道理,当我在河边钓鱼时,心里没有其他杂念,只想钓鱼,手里没有轻重的感觉,外界没有干扰,鱼见饵如水泡,不怀疑就吃下去了。将这样的心态应用在切脉上,又有什么不能分辨的哪?   
2007年08月02日 00点08分 1
level 0
玄、神、吹
2007年08月02日 00点08分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