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4
daymile8
楼主
类骨骼标本的制作主要分为去肉、脱脂、漂白、整形等四个核心步骤。
(一)工具、材料的选择
1、 工具:解剖剪刀、镊子、钳子;
2、 器皿:标本瓶、玻璃密封瓶、烧杯、量筒等;
3、 其他材料:标本台,白胶、万能胶、钢丝等。
(二)制作步骤详解
1、 去肉
先将准备处理的蛇类进行清洗,用剪刀从泄殖腔口沿着腹部中线划开直至颈部,注意不要损坏两侧的肋骨尖端。剥离表皮,清除内脏等组织并取下头部。头部要与躯干分开处理。
去肉为整个蛇骨骼标本制作过程的关键所在,去肉是否彻底以及过程中对骨骼损伤程度,关系到整个标本的最终效果。此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需要根据蛇个体大小、固定情况等因素区别对待。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易行,对骨骼损伤较小的方法。
方法1:虫蚀法
此法适用于体长60~100cm蛇体,将清理好的蛇体包埋于黄粉虫中,控制好适宜黄粉虫生长的温湿度,黄粉虫会主动啃噬蛇的肌肉及软组织,直至剩下骨骼。此外可以选用白腹皮蠹,埋葬虫等昆虫幼体进行处理。此法的的优点在于节省时间和精力,处理后蛇骨骼大体完整;缺陷在于异味较大,细小骨骼较容易咬断或者遗失,故不适用于较小蛇体。
方法2:碱液溶蚀法
碱液溶蚀法,顾名思义,将清理好的蛇体浸入浓度为7‰的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溶液,同时可以通过加温至90℃左右加快反应速率。此法的原理在于,肌肉组织等成分易被碱性溶液腐蚀,而骨骼主要成分是钙盐,不会与碱性溶液发生明显化学反应。此法的优势在于环保,高效,低成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蛇体大小,密切注意溶蚀情况,以肌肉基本溶蚀掉,而肋骨和脊椎骨之间的软组织透明而为完全溶蚀消失,继续保持肋骨和脊椎骨的粘连状态为宜。
接触强碱溶液需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以防止碰触皮肤或进入眼睛。
方法3:手工剔除与碱液结合法
此法适用于较大个体的蛇类,如果单纯使用碱液溶蚀法会耗费大量的化学试剂以及时间,故可以通过用手术刀片与手术剪刀配合剔除较大块的肌肉组织(留下骨骼与骨骼的粘连),再实施方法2中的步骤(亦可用84消毒液同时进行去肉和漂白过程)。而少量残存的肌肉、软组织会在碱液的作用下变成透明果冻状胶体,经漂白、干燥后呈现无色透明薄膜状附着在骨骼间隙中,肉眼不易看出。
注意在剔除肌肉组织时务须仔细,避免损坏颈部较为细小的肋骨,处理蟒蛇,蚺蛇等蛇类时不要剪断尾部进化残留的的爪状后肢结构。

2013年05月29日 06点05分
1
(一)工具、材料的选择
1、 工具:解剖剪刀、镊子、钳子;
2、 器皿:标本瓶、玻璃密封瓶、烧杯、量筒等;
3、 其他材料:标本台,白胶、万能胶、钢丝等。
(二)制作步骤详解
1、 去肉
先将准备处理的蛇类进行清洗,用剪刀从泄殖腔口沿着腹部中线划开直至颈部,注意不要损坏两侧的肋骨尖端。剥离表皮,清除内脏等组织并取下头部。头部要与躯干分开处理。
去肉为整个蛇骨骼标本制作过程的关键所在,去肉是否彻底以及过程中对骨骼损伤程度,关系到整个标本的最终效果。此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需要根据蛇个体大小、固定情况等因素区别对待。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易行,对骨骼损伤较小的方法。
方法1:虫蚀法
此法适用于体长60~100cm蛇体,将清理好的蛇体包埋于黄粉虫中,控制好适宜黄粉虫生长的温湿度,黄粉虫会主动啃噬蛇的肌肉及软组织,直至剩下骨骼。此外可以选用白腹皮蠹,埋葬虫等昆虫幼体进行处理。此法的的优点在于节省时间和精力,处理后蛇骨骼大体完整;缺陷在于异味较大,细小骨骼较容易咬断或者遗失,故不适用于较小蛇体。
方法2:碱液溶蚀法
碱液溶蚀法,顾名思义,将清理好的蛇体浸入浓度为7‰的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溶液,同时可以通过加温至90℃左右加快反应速率。此法的原理在于,肌肉组织等成分易被碱性溶液腐蚀,而骨骼主要成分是钙盐,不会与碱性溶液发生明显化学反应。此法的优势在于环保,高效,低成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蛇体大小,密切注意溶蚀情况,以肌肉基本溶蚀掉,而肋骨和脊椎骨之间的软组织透明而为完全溶蚀消失,继续保持肋骨和脊椎骨的粘连状态为宜。
接触强碱溶液需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以防止碰触皮肤或进入眼睛。
方法3:手工剔除与碱液结合法
此法适用于较大个体的蛇类,如果单纯使用碱液溶蚀法会耗费大量的化学试剂以及时间,故可以通过用手术刀片与手术剪刀配合剔除较大块的肌肉组织(留下骨骼与骨骼的粘连),再实施方法2中的步骤(亦可用84消毒液同时进行去肉和漂白过程)。而少量残存的肌肉、软组织会在碱液的作用下变成透明果冻状胶体,经漂白、干燥后呈现无色透明薄膜状附着在骨骼间隙中,肉眼不易看出。
注意在剔除肌肉组织时务须仔细,避免损坏颈部较为细小的肋骨,处理蟒蛇,蚺蛇等蛇类时不要剪断尾部进化残留的的爪状后肢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