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mile8 daymile8
关注数: 203 粉丝数: 199 发帖数: 9,338 关注贴吧数: 353
转自爬天 高冠饲养终极版! 虽然养变色龙不久,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翻阅资料和AK版主专业知识的提点,看着小龙一天一天的健康成长,也养出了一些心得,想着写一些自已感悟和在大家一起分享,只做参考! 大家都知道高冠变色龙是属于避役科类,生活在也门,也是少数分布在亚洲的变色龙,所以我们要想养好就要去了解它,从它的生活环境、温度、湿度、食物及一般的病理情况等这几方面入手,饲养时尽量模拟野生变色龙野外生活条件及习惯,老生常谈还是先说说高冠变色龙生活上的一些基本常识:(新手可以看一下)网箱:高冠变色龙是典型的树栖日行性变色龙。习惯于在垂直的空间中上下活动,所以饲养箱的高度非常重要。至少要60CM高,个人觉的龙长大了至少要80CM高起,南方地区可以用全网,既通用也有观赏性。北方温度较低,可使用木箱,但是千万不要使用密封的玻璃箱,通风一定要保证,不然对龙来说是致命的!环境:环境必需搭造枝条和树藤来给高冠变色龙营造攀爬条件,而且要有上下分层让变龙自已选择合适的温度点休息,上层部份可加一些植物的叶子给变色龙提供一个安全私密的环境温度、湿度:高冠变色龙白天适合的温度在25~32度间,湿度白天40%~70%!晚上适合温度在20~26度间,湿度晚上在70%左右即可!冬天如果温度上不去可以加一个陶瓷加热灯!环境温度应该由上至下变化,变色龙自已会选择合适点来调节,最高处热点应控制在32度,不应过高或过低!光源:如果不是户外饲养,就要通过UVA、UVB等辅助设备来模拟自然光线(下面有介绍两款灯的功能)UVA距离热点不应过近,否者会灼近变色龙,距离热点30CM便可!UVB也是不应使用过大,养龙5.0即可,否则对变色龙的眼睛有害,但不应过远,过远会降低照射效果,距离20~25为宜,夏天日照时间约12小时,冬天约8~10小时。灯具最好是安装在箱外,喷淋时UVA加热灯泡如果遇水容易爆裂混养:变色龙是地域性和对同类的侵略性都非常强的动物,一头变色龙最不爽的事莫过于碰见了另一头变色龙,野外变色龙一般都是一头控制一棵树,领地意识非常强,所以一定要分开单独饲养!否则必有一只因长期受压迫导致精神紧张、绝食最终死亡!幼龙可暂时混养,成体变色龙在交配期除外!植物:绿萝、散尾葵、孔雀竹竽、鸭木牚等好养的植物都可以,一般放绿萝的比较多,我也是建议底部放两三盆的绿萝,既能保湿又能增加观赏性!我的饲养箱中是两盆绿萝一盆散尾葵,散尾葵高度到箱子的三分之二高,正好爬到树藤位子,茂密的树叶给变色龙营造隐密的空间,事实证明变色龙很喜欢!食物:最好多样化,不然变龙色容易厌食,导致食欲下降、免疫力低下等病变,我原来是蟋蟀加樱桃,至从两头小强越狱又跑去吓我老婆后,下旨:家中禁止出现小强。现在喂小强都是偷偷喂,次数也少了,哎!强调:大麦虫不要喂,慢性自杀的东西 以下打造的环境是为明天开春七彩入住做准备,高冠暂时入住先享受一下以下是一些模拟野外温度、湿度、光源、水源及灯光控制、温控、喷淋、滴水、排水、抽湿、水温预热等系统介绍!!! 除了一些有条件可以开放饲养和平常可以得到充足阳光照射的环境外,否则必须提供UVA、UVB、喷淋、水源这些设备及辅助条件我是在成都,就算有条件户外饲养,但也不行,生活在成都的朋友都知道,成都的冬天没有几天是有太阳,从我改箱到现在,十几天都没见到太阳了UVA、UVB控制时段,尽量模拟野外光线! UVA 7:00-7:30 模拟黎明UVA 7:30-19:00 模拟太阳光UVA 19:00-19:30 模拟黄昏UVA 19:30-7:00 熄灯UVB5.0和2.0各一盏灯 9:00-19:00 模拟白天阳光
新手御用“垃圾桶”——棕黑锦蛇 棕黑锦蛇 Elaphe schrenckii 中文一般叫:黄花松 乌虫 分类:有鳞目 Squamata 蛇亚目 Serpentiformes 游蛇科 Colubridae 无毒锦蛇属 Elaphe 定名:Strauch, 1873 物种特性: [识别特性]全长1.5 m左右,身体的重量0.5-1.5千克。违面棕黑色具光泽,自颈部至尾部有约占1~2枚鳞宽的窄横纹22~28个,前后两横斑相距8~12枚鳞;腹面灰白的颜色有较着的黑斑。违鳞23-23-19行,仅最外1行平滑,余均具强棱;腹鳞203~224;肛鳞二分;尾下鳞54-76对于。随产地不同色差异较大。湖南浙江的颜色较浅;北京的颜色鲜艳,斑纹较着;东北的颜色深基本是黑色。 活动于广大平地、山区的林边、草丛、耕地,亦到人室第相近甚至步入房内。脾气比较温文,不受威胁时,一般不咬人。以鼠类为食,亦吃鸟类及鸟蛋。7~8月产卵6~21枚,卵径40-60 mm×28-30 mm,卵重18-29 g;孵化期1.5~2月;初孵仔蛇全长270~350 mm,重8-18 g (以上度娘万岁) 棕黑与赤峰: 成体棕黑锦蛇的底色应该是黑色维多,很少数有略浅的棕黑色。身上黄色环纹对比也很强,尤其唇部和中后段尾部 幼体棕黑锦蛇成体棕黑锦蛇而成年赤峰大都前半身花纹为棕色只 有后半身留有“老虎尾巴”样子的花纹,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地方称它为虎尾蛇的原因了 亚成体赤峰花纹确实很像棕黑但是这个时段的棕黑已经开始变黑了 成体赤峰锦蛇总归一句:棕黑和赤峰幼体的区分在于头部的“人”字型图案 它们漂亮吧 更不用说这些了 白化棕黑白化赤峰关于“垃圾桶”: 棕黑锦蛇是宠物蛇里食欲最好的(25-28℃情况下食欲最旺盛),不管是猪肉、牛柳、鸡肉、大小白什么的,它都“来者不拒”(当然有些并不适合喂蛇)所以被誉为“垃圾桶”,加上它皮实耐寒,体型较大,性格憨厚如牛,很少拒食,在饲养上几乎没有任何难度,成为大神们推荐新人的“新手御用”蛇! 棕黑是我最喜欢的国产蛇 个人觉得它很有内敏敦厚包容又不失气度的传统文化气质 力顶棕黑!!!
如何使用探针区别蛇的性别 性别探针是通过搜索雄性蛇的半yin茎(半yin茎的一半,整个生殖器官的名称)来确定蛇的性别的。在雄性蛇的体内,两端分叉的生殖器官就位于泄殖腔(排泄孔)后面并一直向尾部方向延伸。当不使用时,它内翻保持静止状态,就像两只袋子并排放置。这造成成年雄性蛇泄殖腔后的尾部显得比雌性蛇更粗长若干英寸。 在另一个人的协助下抓住蛇身(腹部朝上),朝尾部的方向把探针插入大的泄殖腔腹鳞下。稍微向后弯曲尾部使之更容易发现泄殖腔。用探针逐渐刺探周围(同时慢慢地转动探针使之更容易向前推进)以便找到正好位于尾部中线两侧的任一穴道。类似于 K-Y 啫哩这样的润滑剂,或者甚至是普通的水,将会使探针更容易地插入。探测时向多个不同方向慢慢调整探针角度直到找到穴道为止,然后试着将探针朝尾尖方向往更深处滑行。当搜寻半yin茎穴道时探针只能用非常微弱的压力推进。太大的压力将刺破身体组织并使之受伤。 因为半yin茎具有弹性,当探针完全插入到雄性器官中时会有轻微的“弹性”感。同样的程序用于雌性身上则会产生较为生硬的“突然停止”的感觉,因为在它尾部探针只能遭遇到一堵肉质壁。王蛇被探测时,通常会流一点点血,不过没有关系,不会造成伤害。 下图为雌性(上)和雄性(下)的尾部区域“解剖”视图,包括雄性半yin茎位置的 X 光视图。雌性尾部具有小袋子/气味腺,但几乎不可能像雄性的半yin茎那么深。 如果是雄性蛇,探针将会向下滑入到其中一个半yin茎,深度超过尾宽。举个小玉米蛇的实例,半yin茎深度大约为 3/8~1/2 英寸。探针几乎不能穿透(只有 1/16~1/8 英寸)到雌性小玉米蛇的气味腺中。一条 3 英尺或更长的成年雄性玉米蛇的半yin茎探测深度会达到 2~3 英寸。相比较之下,成年雌性玉米蛇的探测深度只有大约 1/4 英寸。 实践篇 使用脑虫 自养的眼睛蛇 三条 :A B C 银探针一支
世界十大巨人蜈蚣 1、多足动物亚门(原多足总纲)简介 多足动物亚门属于动物界(Faun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多足动物亚门(Myriapoda) 下属分类:唇足纲(Chilopoda)倍足纲(Diolopoda)综合纲(Symphyla)少足纲(Pauropoda) 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两部分,躯干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体节有1-2对步足。 2、多足动物亚门分类 倍足纲(Diolopoda):通称马陆(Millipedes),又称“千足虫”,因几乎所有的体节都有2对步足,故将这一类群称倍足类。倍足纲分为15目、135科、1800属,约11000种。 少足纲(Pauropoda):身体通常很小,在0.5—2mm之间,与倍足类组成二颚类。身体由11个体节和一个尾节组成,覆盖着6个背板,步足9对。少足纲分为2目、5科、30属,约550种。 综合纲(Symphyla):一般体长2-8mm,全身乳白色,外型与蜈蚣类似。躯干部有12对步足。综合纲分为1目、2科、13属,约200种。 4、唇足纲(Chilopoda):通称蜈蚣、百足虫,广义上的蜈蚣即指唇足纲。身体角质化程度低,每一体节具一对步足,体长多在10-300mm之间,最大个体可超过400mm。一对巨大的颚足是强有力的捕食工具,唇足纲因此得名,颚足实际是第一躯干节的附肢。唇足纲分为5目、21科、325属,约3200种。 3、唇足纲简介 唇足纲分为整形亚纲(Epimorpha)和改形亚纲(Anamorpha)。 共包括5个现存目:地蜈蚣目(Geophilomorpha)、蜈蚣目(Scolopendromopha)、石蜈蚣目(Lithobiomorpha)、杯蜈蚣目(Craterostigmomorpha 澳大利亚的塔斯玛尼亚岛和新西兰的南部岛屿特有)、蚰蜒目(Scutigeromopha)分为5目、21科、325属,约3200种。1个已灭绝目:德文蜈蚣目(Devonobiomorpha),发现于美国纽约州Gilboa的泥盆纪中期地层中的已灭绝化石目。 整形亚纲(Epimorpha):卵孵育,幼体与成体体节数相同。 下属分类: 地蜈蚣目(Geophilomorpha):体细长,具30—170对足,无眼。 蜈蚣目(Scolopendromorpha):具21—23对足,有眼或无眼。 改形亚纲(Anamorpha):卵不孵育,幼体仅有成体的部分体节,成体均为15对足。 下属分类: 石蜈蚣目(Lithobiomorpha):气孔成对在体侧。 蚰蜒目(Scutigeromorpha):足及触角特长,气孔不成对,开口在背板的背中线上。 4、 世界十大巨人蜈蚣 OK,充完电后,现在我们进入正题,来介绍大家最为关注的世界十大巨人蜈蚣。 xx cm up=比该尺寸稍大 以下尺寸均为野生环境下成熟个体的体型,非人工饲养环境。并且本文所列部分蜈蚣品种为同一种的地区性亚种,涉及到的分类学资料亦非十分准确,相关资料请对比多方资料后自行归纳总结。 此文只代表个人长期翻阅资料后的总结,仅做科普之用,个别译名亦非学名,出现谬误请见谅。 本文中的图片为未经作者允许转用,如版权所有者提出异意,本人将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图片。 10、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少棘蜈蚣/中国红头蜈蚣) 身长12-20cm 黄脚型:红脚型:分布在中国和日本的品种,体型因地区差异巨大,分布在日本冲绳地区的个体可以达到20cm。 9、Scolopendra subspinipes subspinipes (中国红巨龙蜈蚣、多棘巨蜈蚣、chinese red dragon) 身长14-20cm中国南部亚热带、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蜈蚣品种,因为全身深红色,蜈蚣在古籍中又名“天龙”,加之体型壮硕,故名“红巨龙”,颇有中国特色。部分靠近大陆的热带岛屿上的个体可以达到20cm。 8、Scolopendra heros (北美巨人蜈蚣) 身长18-20cm北美洲最大品种,不仅体型比较巨大,而且性情凶猛“凶恶万千”,加上观赏性较高,是爱好者中人气很高的品种。 7、Scolopendra subspinipes dehaani (哈氏蜈蚣) 身长16-20cm up 普通个体:所罗门群岛个体: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部诸多国家和地区的蜈蚣品种,因为分布地区较Scolopendra subspinipes subspinipes 更靠近热带,所以体型也更大一点。所罗门群岛地区的个体身长可超过20cm。 6、Scolopendra subspinipes ssp.(马来西亚巨人蜈蚣) 身长18-20cm up分布在马来西亚的Scolopendra subspinipe的地区性亚种之一。 5、Scolopendra subspinipes "Vietnam" (越南巨人蜈蚣) 身长18-25cm 红脚型:黄脚型:亚洲最大的蜈蚣品种之一,主要分布于越南境内。 4、Scolopendra sp.cf.crudelis (波多黎各巨人蜈蚣) 身长20-25cm分布在加勒比海波多黎各、海地等国家及地区的品种。 相关品种:Scolopendra sp. cf. alternans "haitaian giant" (海地巨人蜈蚣) 3、Scolopendra gigantea robusta (亚马逊巨人蜈蚣) 身长25-30cm分布地:巴西、厄瓜多尔、秘鲁等亚马逊河流域国家及地区。 体色一般为红色,至于黑色个体,一种说法是个体差异导致的颜色改变,另一个说法是黑色个体实际就是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因为最有说服力也是最广为流传的的一张照片中的个体长达44cm,远远超过亚马逊巨人蜈蚣的平均体长。 2、Scolopendra gigantea(秘鲁巨人蜈蚣) 身长30cm up 最大41-42cm 黄脚型:红脚型:分布地:加勒比海中的特利尼达岛,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巴西等亚马逊河流域国家及地区。 在Scolopendra galapagoensis(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之前普遍认为的世界最大品种,分为黄脚型和橘脚型。黄脚型在荷属安的列斯群岛(The Netherlands Antilles)的库拉索岛上曾经发现了长达41-42cm的野生个体。 1、Scolopendra galapagoensis (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 身长30-40cm 最大44-46cm分布地:加拉帕格斯群岛中的圣克鲁斯岛、厄瓜多尔沿海地区、秘鲁南部、库克群岛。 体色纯黑的巨人,蜈蚣中的霸王。更有未确定报道曾经捕捉到62cm的个体。 世界之最——最奇异的蜈蚣 Alipes grandidieri(羽毛尾蜈蚣) 身长9-12cm 拉丁文学名:Alipes grandidieri 中 文 译 名:羽毛尾蜈蚣 日 文 译 名:羽ムカデ 日文片假 名:タンザニア フェザーテール センチピード 英 文 译 名:Tanzania Feathertail Centipede 英 文 俗 名:Rattle CentipedeAlipes 属一共有7个亚种: Alipes appendiculatus Pocock 1896 Alipes calcipes Cook 1897 Alipes crotalus (Gerstaecker 1854) Alipes grandidieri grandidieri (H. Lucas 1864) Alipes grandidieri integer Cook 1897 Alipes multicostis intermedius Attems 1911 Alipes multicostis multicostis Imhoff 1854 作为主要原生地的坦桑尼亚生存有其中5个亚种,另外2个亚种的原生地却有可能是在非洲大陆西部。 Alipes grandidieri是蜈蚣爱好者中的超高人气品种,其特殊的羽毛状尾足(又叫作曳航脚,是感触器官)不仅颜色鲜艳而奇特。在遇到敌人时更可以发出“吧嗒吧嗒”的恐吓声,节奏是和响尾蛇一样的(原文:羽状の曳航脚にございますが、これをパタパタと小刻みに震わせて、ガラガラヘビと同じような感じで音を奏でます。というわけなので),初次听到此声音的饲育者一定是即熟悉又惊讶。因此他的另一个名字便诞生了:“Rattle Centipede”。 世界之最——最艳丽的蜈蚣 马来西亚三色珍宝蜈蚣(拉丁文学名暂无) 身长16-20cm马来西亚的魅宝。照片就能说明一切问题了。
多肉植物的叶插技术活 转一篇日本高手的多肉植物叶插的技术文章,很详细,很耐心,很有才,很好看, 希望也对其它多肉爱好者有用~~!翻译:flora (原文来自solxsol) 叶插(叶片扦插)繁殖 对于熟悉多肉植物的朋友来说一定不是一个新名词, 但是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多肉植物, 相信一定觉得很陌生吧。 不小心被碰落的叶子, 或是插枝时剪掉的叶子, 请不要扔掉。 虽然不能100%保证, 可是也许一片叶子就会生出许多的孩子呢! 叶插是多肉植物的繁殖方法之一。 这次的特辑将为大家介绍 多肉植物的魅力之一——叶插。 需要准备的东西: 多肉植物或是从多肉植物上取下来的叶子 干燥的泥土 平底的器皿(比如平底盆、盘子等) 1. 准备多肉植物的叶子 如果叶子已经取下来了,那就直接利用。 如果是从长得很茁壮的植物上摘叶子, 不要在浇水后马上摘取,要等其稍稍干燥, 这样叶子会比较容易摘下来。 摘叶子的时候要抓紧叶子, 左右动一动,小心摘取。○小贴士 新的生命是从叶子的根部产生的, 所以如果叶子的根部不干净, 有可能不能繁殖,这点请注意。(根部烂掉的叶子) 比起水分充足的植物, 略微干燥的植物更容易摘取叶子, 大家可以试试看。2. 把干燥的土壤铺入平底盆 把土弄平整3. 把步骤1中准备好的叶子一枚一枚排列好。 叶面的方向要仰天朝上,背朝下。 既然叫做“叶插”, 是不是要插进去呢? 其实,只要这么放在干燥的泥土上就会长根了! 如果把叶子插入泥土, 那好不容易长出了根, 但是新的生命却可能无法从泥土中冒出来, 所以一定要注意哦!就这样耐心等待新生命的诞生吧。 可不能浇水,不然叶子容易腐烂。 这期间不需要太多的光照, 如果在强光的照射下, 叶子的水分蒸发加快, 可能会耗费哺育生命的体力呢! 放在弱光环境,或是室内都可以。 等新生命诞生后,就需要日照了, 不然会生长缓慢的。 那时候一定在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 新生命还小的时候,蓄水能力较弱。 这个时期要多浇一些水。实际操作后,你就发现,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先长根,再长叶子。 先长叶子,再长根。
【角蛙饲料】----杜比亚蟑螂----介绍 此帖为了让蛙友们了解角蛙的饲料之一, 更好的去饲养杜比亚蟑螂, 以便于让角蛙吃到更好的蛙粮。 --------------------------------------------------------------------- 中文名:杜比亚蟑螂俗名别名:杜比亚蟑螂 英 文 名:Guyana orange spotted roach 拉丁学名:Blaptica dubia 地理分布:中南美洲,包括法属圭亚那等地 形态特征:3-5个月便可成熟,寿命约2~3年 体形尺寸:42mm~50mm 繁殖方式:胎生,不需要提供任何设备产蛋和孵化 每胎生20~30只小蟑螂,每隔1~2个月生一次。成体蟑螂一般不会吃幼体,所以并不需要把成体和幼体分开饲养。杜比亚蟑螂饲养方法和饲养蟋蟀差不多,须要一定的饲养空间,可使用包装鸡蛋的纸皮。它们平常不爱活动,跑得不快。雄性有翅膀,有小部分能小距离飞行,特别是晚上很活跃,饲养箱内有成年雄性要注意防逃。最大优点是它们不像一般蟑螂能爬任何平滑表面的物质,所以并不怕它们逃跑。雄性成体有完整翅膀,雌性则只有退化了的翅膀,所以分辨公母非常容易。饲养方法:使用适当底材可增加环境湿度,也可把多馀水份吸收。一般可使用树叶、树皮、椰砖、报纸、泥土等,我们现在使用无菌泥土加上干草,但必须定期更换,否则很容易滋生细菌和小飞虫。如湿度够高,也可不用任何底材,这样可方便清理。 饲养杜比亚蟑螂可保持温度在摄氏24~32度。如只想饲养蟑螂而不希望繁殖,可保持温度于24~27度,它们生长速度和活跃度会减慢,雄性蟑螂之间互相攻击也较少,雌性蟑螂则停止繁殖,由于新陈代谢减慢,它们寿命也会较长。如将温度提高至摄氏29~30度,蟑螂会较活跃,繁殖速度也较快。但把温度再提高至超过32度,繁殖速度不但不会再加快,反而蟑螂会变得不活跃,而且雄性蟑螂互相攻击情况增加。理论上湿度越高越好,因为杜比亚蟑螂生长于潮湿环境,它们脱壳较易,潮湿环境也较适合雌性繁殖。但人工饲养环境不及自然环境,湿度过高容易滋生细菌、小飞虫和发霉等,可能会导致蟑螂集体死亡。除非你会经常清理它们的饲养箱,否则湿度不应太高,保持在~80%便可。基本上它们什么都吃,可喂饲蟋蟀用的饲料,最好能提供一些高蛋白质(动物性和植物性均需要)的食物。每星期供应2~3次蔬果如红萝卜、橙、梨子等高水份食物,份量不应过多,否则很容易滋生细菌。所有蔬果必须彻底洗净,残留农药或其它化学药物会危害它们生命。如用水盆提供水源,千万不能太深,小蟑螂很容易溺死。
1.南美角蛙 外观特点 : 迷彩花纹、部分花色长大后背部会有三条线 整体叙述 :这是市面上最容易买到的角蛙品种,平价可爱花色多元,但有可能小时候是绿的,长大却变成黄的,那是因为此品种大量繁殖贩售,基因不稳定的原因,因此有时会出现眼歪嘴斜之症状,但不引响发育,也由於他的价格亲民,因此是最适合新手入门的角蛙。 其中的花色包括绿色 绿色配深红花纹 黄色 黄绿色 白化种 ( 一般俗称的黄金角蛙 ) 咖啡色原生种 绿色原生种 蓝色 ( 日本独卖 稀有种 同种中最贵花色 ) 钟角蛙外观特点 : 背上有红线散布、脸部侧面观察鼻子部分有角度 整体叙述 :此品种在市面上也很容易买到 长大后长相方正 整体感觉特别立体 很是有趣 售价中等 体型较南美角蛙大 长大后腹部喜欢吸水使自己呈现水袋状 在外国文献的纪录中 钟角蛙是最长寿的角蛙品种也是很适合新手入门饲养的角蛙 其中的花色包括: 一般色 黄色 绿色 红色 红黑色 白化 ( 稀有种 同种中最贵花色 ) 霸王角蛙外观特点 : 黑色喉咙、角最长、背上蝴蝶纹最明显、脚上有蹼 整体叙述 :此品种在市面上一般水族馆不易买到,一定要到有卖爬虫的店家才能购得,它是能合法购买的角蛙中价格最高、外型最好看的角蛙品种,市面上能买到的种类,分为人工繁殖和野生两种,人工繁殖的饲养起来与一般的角蛙无异,很好饲养,但是野生的霸王角蛙野性十足,他们习惯在野外的环境生活,因此如果没有符合他的需求,他是不会吃东西的,是故此品种如果是野生的,建议有饲养角蛙经验的进阶饲养者饲养,话虽如此,他们还是最漂亮的角蛙种类。 其中的花色包 括 :原色 黄色绿色(同种类最贵)原色+绿色 蝴蝶角蛙外观特点 : 背上有蝴蝶的纹路 整体叙述 :此品种在市面上较不易买到,要到有卖爬虫的店家才能购得,它是南美角蛙跟霸王角蛙的杂交品种,拥有这两种角蛙的特质,较特别的是背上的蝴蝶纹路,每只蝴蝶角蛙因为都有两种基因在体内,是故有的角特别长 ( 霸王角蛙的特徵 ),有的体型像南美角蛙般圆滑,售价中等偏高,长大后在基因遗传上的差别才容易显露出来,此品种是适合想要特别花色,或搜藏角蛙品种的饲养者所饲养的角蛙。 其中的花色包括: 一般色 绿色 ( 稀有种 同种中最贵花色 ) 局部色差 (此乃随机的颜色,诸如此类的色块分布不胜枚举)巴西角蛙 外观特点 : 体型、眼睛的特殊花纹整体叙述 :此品种较少流入市面 缺乏统计数据哥伦比亚角蛙 整体叙述 : 此品种较少流入市面 缺乏统计数据 在此仅作品种名称介绍秘鲁角蛙观特点 : 体型、眼睛的特殊花纹 整体叙述 : 此品种较少流入市面 缺乏统计数据 在此仅作品种名称介绍卡廷加角蛙外观特点 : 体型、眼睛的特殊花纹 整体叙述 : 此品种较少流入市面 缺乏统计数据 在此仅作品种名称介绍厄瓜多尔角蛙 整体叙述 :此品种较少流入市面 缺乏统计数据 在此仅作品种名称介绍之
【养球蟒的好处和球蟒的一些饲养介绍】 【该文写的是球蟒】 谈到蟒蛇,很多人毛骨悚然,人类对于蟒蛇有一种天然的恐惧,这源于人类对未知对黑暗的恐惧,不过,随着科学之光的照耀,蟒蛇不再是藏在黑暗中的生物了。不过,大家是否想过把蟒蛇当成宠物呢?拥有一只蟒蛇把它当作宠物的确是一件激动人心令人向往的事情,足够新奇刺激。适合饲养一只宠物蟒蛇的人群 1蟒蛇爱好者对于蟒蛇爱好者讲,你拥有了一个蟒蛇的霸气,具有蟒蛇无法相比的大小。 2小学生或者中学生对于一个学生去讲,你每天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中终于可以享受一个放松,除了电子游戏这虚拟的世界中,你有一个现实的挚友可以陪伴你度过你童年的时光,当然,父母可能会反对,不过,比起猫猫狗狗还有什么能比一只虫子更能让父母接受的呢?当然,即使父母不接受也可以把它养在学校,让同学们看看你有多酷多另类,它不会叫不活动,也不用担心老师发现啦:)呵呵,除此之外,在家里一个小小的角落养一只蟒蛇幼体不是一件很隐秘的事情么,只有15厘米左右的微小袖珍体型让它不会影响你的生活,也防治被父母发现,等小蟒蛇一点一点成长,最后生米煮成了熟饭,我想他们会接受这也来自异度空间的来客:) 3白领,白天工作很忙的人群这类朋友最需要的就是精神上的放松了,资料显示,饲养宠物对于右脑的发展和血液的流通是很有促进的,一个白天工作繁忙的人有助于从紧张的工作中抽身,也能让你更好的适应工作,可是,猫狗这类哺乳动物虽然可爱,不过太需要照顾了。作为工作繁忙的人群本身白天累得半死,晚上回来也要照顾猫猫狗狗,的确够惨的。另外饲养一些鸟类蜥蜴它们晚上会进入梦乡,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好主意。而饲养鱼类似乎有些传统和无聊。那么,亲爱的工作狂朋友们,为什么不试试一条蟒蛇呢,你不妨看看以下几点好处: (1)强大耐饥饿能力:猫狗等动物一天至少需要喂两次,否则成了木乃伊了,而鸟类更不用提投喂次数了,蜥蜴呢?虽然有一定的耐饥饿能力,不过,会发出很大的臭味,占据很大的空间,似乎都让白天工作很忙的工作狂朋友是一种摧残,那一只蟒蛇呢,一只成年的蟒蛇甚至可以几个月不吃不喝,而蟒蛇幼体也有着几周到一个月的耐饥饿能力,饲养者不必投入多少喂食的精力了! (2)安静,不吵闹,没有任何味道 几乎所有的宠物都会在排泄之后发出难闻的味道,不过,一只宠物蟒蛇,它们甚至几个星期都不会排泄,而排泄之后是一种白色的粉末状物体,很快就会溶解到土中,可以告诉大家一句,不会产生任何味道。而蟒蛇不会大声嚎叫,家里也安静的多。 (3)资金投入问题 相信上班族不会投入到很多的钱在娱乐和消遣上,毕竟一个月的工资也没多少,买几个金鱼挺便宜,没啥意思,买只刺猬。几千块钱贵得很,跑出去吓了人不说,别伤了自己。最后算算买只小猫小狗都嫌贵实在可怜,不过为什么不看看蟒蛇幼体呢,一只蟒蛇幼体通常只有160元,大部分贵的只有几百元,只要您少喝一瓶酒,少吸一包香烟,买只蟒蛇,它带给您的乐趣将是无限的。 (4)陪伴您的时间 也许有人会说,一只蟒蛇会活多久,猫猫狗狗活个7.8年是没问题了,说不定能活十几年呢。其实,宠物蟒蛇的寿命一点都不比猫猫狗狗差,作为雌性宠物蟒蛇,它们拥有10年到20年的寿命,当然,有些种类甚至能超过20年,看起来只有乌龟能和蟒蛇相比了 饲养宠物蟒蛇的优势:相比其他另类宠物,宠物蟒蛇是有很多优点的: (1)安静,不吵闹,干净,没有味道。 相信很多宠物会发出各种嚎叫,而宠物蟒蛇不会弄出声音,而且,宠物蟒蛇由于其特殊的消化构造和排泄让它没有任何味道。它的粪便是一种白色粉末,之后会迅速溶解在土壤之中。宠物蟒蛇通常一周或者更久的时间才排泄一次,可以说非常干净。 (2)不会有任何威胁人类的疾病存在,自己本身不会得各种疾病。 宠物猫狗多少都会携带狂犬病毒,而且身上有多种有害细菌,传染给人类可以说是后果不堪设想。宠物老鼠(仓鼠龙猫垂耳兔)不仅味道很难闻,而且可能携带危险的鼠疫病毒。让我们看看宠物蟒蛇,它的表皮是一种几丁质,和我们人类指甲盖的构成相似,不可能有任何病毒,不会传染给人任何疾病,简单的说,流感等人类多发的疾病对宠物蜘蛛这种低等生物是不起作用的。难道你听说过蚂蚱会感冒么? (3)不用饲养者更多的照顾 宠物蟒蛇有着强大的耐饥饿耐渴能力,即使主人们有事情不在家,也可以放心的离开一周或者更长的时间而不需要照顾它们,大个体蟒蛇有的可以半年不吃东西,小幼体支持半个月也不是问题,所以,蟒蛇的确是懒人宠物,仅仅需要你几周喂一次,几天喷一次水就足够了。 转载的 改编的
{蛇类骨骼标本制作} 类骨骼标本的制作主要分为去肉、脱脂、漂白、整形等四个核心步骤。 (一)工具、材料的选择 1、 工具:解剖剪刀、镊子、钳子; 2、 器皿:标本瓶、玻璃密封瓶、烧杯、量筒等; 3、 其他材料:标本台,白胶、万能胶、钢丝等。 (二)制作步骤详解 1、 去肉 先将准备处理的蛇类进行清洗,用剪刀从泄殖腔口沿着腹部中线划开直至颈部,注意不要损坏两侧的肋骨尖端。剥离表皮,清除内脏等组织并取下头部。头部要与躯干分开处理。 去肉为整个蛇骨骼标本制作过程的关键所在,去肉是否彻底以及过程中对骨骼损伤程度,关系到整个标本的最终效果。此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需要根据蛇个体大小、固定情况等因素区别对待。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易行,对骨骼损伤较小的方法。 方法1:虫蚀法 此法适用于体长60~100cm蛇体,将清理好的蛇体包埋于黄粉虫中,控制好适宜黄粉虫生长的温湿度,黄粉虫会主动啃噬蛇的肌肉及软组织,直至剩下骨骼。此外可以选用白腹皮蠹,埋葬虫等昆虫幼体进行处理。此法的的优点在于节省时间和精力,处理后蛇骨骼大体完整;缺陷在于异味较大,细小骨骼较容易咬断或者遗失,故不适用于较小蛇体。 方法2:碱液溶蚀法 碱液溶蚀法,顾名思义,将清理好的蛇体浸入浓度为7‰的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溶液,同时可以通过加温至90℃左右加快反应速率。此法的原理在于,肌肉组织等成分易被碱性溶液腐蚀,而骨骼主要成分是钙盐,不会与碱性溶液发生明显化学反应。此法的优势在于环保,高效,低成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蛇体大小,密切注意溶蚀情况,以肌肉基本溶蚀掉,而肋骨和脊椎骨之间的软组织透明而为完全溶蚀消失,继续保持肋骨和脊椎骨的粘连状态为宜。 接触强碱溶液需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以防止碰触皮肤或进入眼睛。 方法3:手工剔除与碱液结合法 此法适用于较大个体的蛇类,如果单纯使用碱液溶蚀法会耗费大量的化学试剂以及时间,故可以通过用手术刀片与手术剪刀配合剔除较大块的肌肉组织(留下骨骼与骨骼的粘连),再实施方法2中的步骤(亦可用84消毒液同时进行去肉和漂白过程)。而少量残存的肌肉、软组织会在碱液的作用下变成透明果冻状胶体,经漂白、干燥后呈现无色透明薄膜状附着在骨骼间隙中,肉眼不易看出。 注意在剔除肌肉组织时务须仔细,避免损坏颈部较为细小的肋骨,处理蟒蛇,蚺蛇等蛇类时不要剪断尾部进化残留的的爪状后肢结构。
ぁLan宠ぉ蜘蛛—捕鸟蛛的种类 近期我将陆续建成以ぁLan宠ぉ为主题的各类宠物种类、供大家参考学习和了解。 为了爬宠和狗狗的事业而去努力、不为爱而去养、只为爱而延续。希望大家能共同为宠物事业而努力。(不要插楼哦、这也是为了我能留底而创的主题)嘎嘎 捕鸟蛛 红玫瑰蜘蛛(拉丁学名:Grammostola porteri)也称智利红玫瑰蜘蛛,原产于智利,可能是所有宠物捕鸟蛛种类中最为普及的种类了,它们也是大陆最常见的宠物捕鸟蛛种类之一。原产地的数量丰富使得每年都有大量野生个体进入宠物市场。不过好在它们的生命力真的很强,虽然通常来说野生捕鸟蛛个体大多存在寄生虫或者受伤等健康问题而并不能在人工饲养下存活很久,但是大部分的野生红玫瑰却能活得很好,而且它们的恢复能力也很强。加上野生个体的价格相对非常低,这些都使它们成为一个非常好的“第一只宠物捕鸟蛛”。当然,出于环保和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我们还是不建议大家购买野生个体。  成年体长14~15厘米足展,适宜温度25~27℃,适宜湿度50%,建议使用较为干燥的泥炭、椰砖作为底材。小幼体整体上是粉红色的,腹部是黑色。不过它们的生长速度确实较慢,小幼体通常需要一年时间才能达到6厘米的体型,并显示出成年个体那个粉红色的背甲。它们的价格也可能是所有宠物捕鸟蛛中最低的了,因为经常也有怀孕的野生个体在人工饲养下自行生蛋并且孵化。因此它们的幼体也是经常可以看见出售的。 火玫瑰蜘蛛(拉丁学名:Grammostola rosea)也称智利火玫瑰蜘蛛,原产于智利,与智利红玫瑰非常相似的一个种类,差别主要在于它们看上去更红,它们的背甲是红色而不是粉红色。不过相比智利红玫瑰,它们要更少见一些,曾经被认为是智利红玫瑰的红色变种,并且和智利红玫瑰共用一个拉丁学名“Grammostola rosea”,不过现在欧美爱好者们都使用“Grammostola porteri”来称呼智利红玫瑰,并且认可它们是作为两个独立的物种而存在。  成年体长14~15厘米足展,适宜温度25~27℃,适宜湿度50%,建议使用较为干燥的泥炭、椰砖作为底材。它们的小幼体和智利红玫瑰的小幼体看上去一模一样,看不出任何差别。不过到6厘米以上显示出成年个体色彩时,就能发现它们明显更偏红色,而智利红玫瑰的毛发则更偏向灰白色。不过目前大陆这个种类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及智利红玫瑰,偶尔能见到它们的幼体出售,不过相比智利红玫瑰的要贵一些。 金属蓝蜘蛛(拉丁学名:Haplopelma lividum)又名泰国钴蓝捕鸟蜘蛛,原产于泰国、缅甸热带雨林,经典的宠物捕鸟蛛种类之一。也是一个很早就被引进欧美宠物捕鸟蛛市场的亚洲捕鸟蛛种类,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它们在强光下的闪闪发亮的钴蓝色,另外,原产地的数量丰富允许每年都有大量的野生个体进入宠物市场,人工繁殖偶尔也能成功,因此CB幼体也时常能见到。 几乎所有的宠物捕鸟蛛爱好者第一次见到它们的照片都会被吸引而强烈想拥有一只。不过绝大部分的人得到它们之后只会感觉到后悔和有一种被骗的感觉,因为它们闪亮的钴蓝色必须在强光下才会显现出。另外作为Haplopelma属的一员,它们挖掘深深的隧道洞穴,让你感觉是在养一盒土而已。加上它们非常强的攻击性,使得直接用手接触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