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问道星河
楼主
涅盘被称为出世间,以及是由四种道智所证得。它是道与果的所缘(目标),被称为涅盘,是因为它离去渴爱这一个纠缠物。
在词源学方面,巴利文Nibbàna(涅盘)是源自动词nibbàt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
因此,涅盘是表示熄灭了世间的贪、嗔、痴之火,巴利论师解释它为渴爱的纠缠的不存在或离去。
只要人们还受到渴爱的纠缠,他们就还被绑在生死轮回里;但在灭尽一切渴爱时,人们即会证悟涅盘,解脱生死轮回。
虽然依自性涅盘只有一种,但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即:有余涅盘界与无余涅盘界。依不同的方面,涅盘有三种,即:空、无相与无愿。
涅盘,是一个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间的,而只有一个自性,那就是完全超越有为世间的无为不死界。
然而,依体验它的五蕴是否还存在。阿罗汉所体验的涅盘界,名为‘有余涅盘界’。虽然一切烦恼已灭尽,但由于过去执取所产生的诸蕴还存在。
在阿罗汉死时所证得的涅盘界,名为‘无余涅盘界’,因为五蕴已完全被舍弃,不再后有。这两个涅盘界,也个别被称为‘烦恼之灭尽’及‘诸蕴之灭尽。
涅盘被称为空,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为法。
涅盘被称为无相,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之相,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为法之相。
涅盘被称为无愿,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的渴望,也因为它毫无渴爱之欲。
解脱渴爱的大知见者,说涅盘是不死、无尽、无为、无上。于是,如来开显四种究竟法:心、心所、色法及涅盘。
摘自《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2013年05月14日 05点05分
1
在词源学方面,巴利文Nibbàna(涅盘)是源自动词nibbàt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
因此,涅盘是表示熄灭了世间的贪、嗔、痴之火,巴利论师解释它为渴爱的纠缠的不存在或离去。
只要人们还受到渴爱的纠缠,他们就还被绑在生死轮回里;但在灭尽一切渴爱时,人们即会证悟涅盘,解脱生死轮回。
虽然依自性涅盘只有一种,但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即:有余涅盘界与无余涅盘界。依不同的方面,涅盘有三种,即:空、无相与无愿。
涅盘,是一个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间的,而只有一个自性,那就是完全超越有为世间的无为不死界。
然而,依体验它的五蕴是否还存在。阿罗汉所体验的涅盘界,名为‘有余涅盘界’。虽然一切烦恼已灭尽,但由于过去执取所产生的诸蕴还存在。
在阿罗汉死时所证得的涅盘界,名为‘无余涅盘界’,因为五蕴已完全被舍弃,不再后有。这两个涅盘界,也个别被称为‘烦恼之灭尽’及‘诸蕴之灭尽。
涅盘被称为空,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为法。
涅盘被称为无相,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之相,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为法之相。
涅盘被称为无愿,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的渴望,也因为它毫无渴爱之欲。
解脱渴爱的大知见者,说涅盘是不死、无尽、无为、无上。于是,如来开显四种究竟法:心、心所、色法及涅盘。
摘自《阿毗达摩概要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