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一楼百度。 前几天有事,有好几个想发的贴子都没时间写。最近看了几本书,没有时间写详细的书评,就写个简短的吧,老规矩,先写个题目在这里,这样就不能偷懒了,呵呵!
2013年05月13日 06点05分
1
level 13
海蒂刚到蒙大拿州,就领略到那里极端严寒的天气。查斯特舅舅留下来的简陋寒伧的垦荒者小木屋,孤零零地矗立在辽阔荒凉的草原上。 那里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海蒂经受了从来未曾想象过的磨难。幸好有邻居派瑞丽一家的温暖关怀, 还有‘公鸡吉姆’、男人婆莉菲等人的热情帮助,她才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光,变成了一个象模象样的垦荒者。
那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海蒂的同学,在她受尽冷眼的孤儿生涯中对她关怀呵护的同学查理投笔从戎、去欧州打仗了。 海蒂曾做过关于查理的美梦,无奈查理与蜜儿是公认的一对,海蒂与他只能保持友谊。海蒂与查理的鸿雁传书,穿插在她的自述中, 将她的垦荒生涯如一幅画卷般徐徐展开。
一头是战火纷飞的欧州战场, 一头是荒凉严酷的美国西部大草原,查理与海蒂之间的书信往来是那样艰难,又是那样的耐人寻味。
2013年06月06日 08点06分
4
level 13
因为美国军队在前方与德国开战,尽管战火没能烧到美国本土,远离战场的西部草原,也到处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邻居派瑞丽一家都是很善良的人,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海蒂。派瑞丽的丈夫卡尔因为是德裔,出生在德国,所以备受敌意和歧视。连带着和他们一家走得近的海蒂也受到排挤。
战争的残酷从来都不只体现在战场上。即使是善良本份,遵纪守法的德裔公民,也要作为战争敌人被登记。草原上风声鹤唳,似乎从每个草丛下面都能挖出一个德国间谍。(多么象中国的某个时期)。
2013年06月06日 08点06分
5
level 13
草原上的人们对绥夫特.马丁领导的防卫委员会一向颇有微词,却敢怒而不敢言。 他们不但借战争的名义强制募捐,还在草原上制造敌意、分裂和紧张的气氛。绥夫特.马丁对海蒂表现得还算友好,而海蒂也被他英俊迷人的外表所吸引,两人在募捐舞会上共舞一曲, 让海蒂芳心大乱。
可是后来,派瑞丽家的谷仓被人蓄意纵火,海蒂自己也差点后院起火, 她在现场却看到了绥夫特.马丁的背影…… 这一场少女的美梦就此无疾而终。
人们在评价绥夫特.马丁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了一句话:‘英俊,就只是英俊罢了。’
有人在评论金庸武侠小说的时候,谈到金庸有‘美男情结’, 说他笔下比男主角还要英俊的美男们往往下场都很悲惨,比如宋青书,林平之……。 我倒觉得,金庸想告诉人们,男人徒有其表是没有用的罢了。
2013年06月06日 08点06分
6
level 13
海蒂在卡尔的帮助下耕种了四十亩荒地,种了二十亩亚麻和二十亩大麦。在苦苦等待收成的时候,她己经债台高筑了。
垦荒生活让她领悟到:好邻居是无价之宝,关怀别人比种田重要,原则比黄金重要,
正确的
选择比大家的选择重要。
海蒂从刚来时有点胆小怕事的少女变得越来越勇敢和坚强,为了保护派瑞丽家的三个孩子她可以一个人和野马群对峙;她的针线活越来越好,为查理、为派瑞丽尚未出生的小宝宝……缝制精美而有创意的拼布被,上面有蒙大拿草原的色彩……在绥夫特他们侮辱邻居艾柏卡的时候挺身而出……
作者用细致、美妙的笔触描摹了蒙大拿草原的声音、气味和色彩,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草原纯朴苍凉的魅力。
2013年06月06日 08点06分
7
level 13
海蒂在垦荒的时候因为中暑而晕倒,被绥夫特‘英雄救美’。 而绥夫特来的真正目的却是让海蒂把土地卖给他,好扩充自家牧场的规模。 海蒂连自己能不能得到这块土地都没有把握,这个提议应该是具有诱惑力的,她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重新开始生活。可是海蒂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绥夫特恼羞成怒,向土地法官提出抗议,说海蒂年纪太小,没有资格得到土地。负责审理这个案子的刚好是艾柏卡。他以海蒂是孤儿,很早就开始独立生活,比同龄的孩子成熟五六岁为由,驳回了绥夫特的抗议。海蒂因为善良勇敢而绝处逢生。
这部小说犹如一部好莱坞大片,可惜却没有好莱坞大片式的结局。
收获季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使海蒂的田地几乎颗粒无收,无情地打碎了她的‘美国梦’。 她的耕地不但没有收益,而且负债累累,没有达到垦荒的条件。
一场西班牙流大感席卷了草原,派瑞丽一家不幸染病,海蒂精心照料他们,可是派瑞丽的女儿,‘小喜鹊’麦蒂却不幸夭折了。 派瑞丽一家忍受得了歧视,却忍受不了睹物思人的悲伤, 决定离开蒙大拿草原,到西雅图去工作。
海蒂也另找了一份工作,打算挣钱来偿还债务。 这一趟艰难的垦荒之旅,她除了债务之外,什么都没有得到。
2013年06月06日 08点06分
8
level 13
海蒂的‘美国梦’就这样破灭了吗?
就象她自己说的那样,关怀别人比种田重要,原则比黄金重要,比学会垦荒、比得到土地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做人。 她的真诚善良赢得了派瑞丽一家珍贵的、可以持续一生的友情。
她还收获了比金子还要宝贵的青涩爱情。 战争结束,查理安然无恙地回来了,他要来蒙大拿草原看望海蒂,虽然只能探访海蒂留下的遗迹。
我早就怀疑查理喜欢的是海蒂,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生死只在一瞬间的境况下,冒着被审查、被戳得满是洞洞的危险,寄来一封封真挚坦诚的书信,恐怕只有爱情才有这么大的魔力吧?
海蒂出于孤儿的自卑心理,认为查理爱的是蜜儿,而我却很难想象,一个真诚地关心孤儿的男孩子,和一个虚荣的、嘲笑孤儿衣着寒酸的女孩子,他们之间会有什么爱情。价值观之间的裂隙是很难弥合的。
。查理终于在信里表白,他喜欢的是那个勇敢得有些冒失的女孩子,‘问题是,她也喜欢我吗?’
虽然,幸福还在前方不可知的地方,但那不是正需要两个同样真诚勇敢的人一起用双手去开拓的吗?
这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曾祖母的真实经历改编的(我真心希望,‘查理’就是她的曾祖父)。 虽然,这一个稚龄少女独自垦荒的传奇故事,并没有一个励志大片式的圆满结局, 但这个故事中包含的勇敢、真诚、善良、坚强,仍然具有温暖与激励人心的作用。
2013年06月06日 08点06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