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对战争的描写一律不可信,不是个别,是一律
赵括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确切地说,史记不是写战争的,而是给这些统帅作传记的.主角是传主即大将.中国自司马迁以来直到近代从无专门写战争的书,只有给大将们传记中的战争背景,这个背景当然不是史料主要内容,而是衬托大将有能或者无能的陪衬物.所以为了表现"赵括无能",司马迁

造四十万兵力乖乖投降乖乖挨杀.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
在司马迁眼睛里,白起是主角,赵括是第二主角.秦王/赵王/平原君/王齕之类的是配角.至于秦军和赵军中的司马将军/军侯/都尉/大队长/百人长/普通兵这些百万武装分子,对不起,连龙套都算不上,整个一个道具.这些百万武装分子并非一百万件道具,而是分为秦军和赵军两件道具.四十万人集合在一起只不过是一件道具.为了突出第二主角无能,污蔑一件道具算什么?道具也算人么?这就是太史公的丑恶内心!
2013年05月07日 14点05分 1
level 1
正因为太史公太权威了!他那些歪理邪说象紧箍咒一般压在人们头上。动不动就有人引用太史公圣旨居高临下往下压。这个权威必须推翻!等到已然推翻后,我会对太史公客气些。但是现在不行。
四十万人集合在一起只不过是一件道具.这句话我一点也没有污蔑司马迁。整个史记各次战争全是这个格调。
只要承认了司马迁权威地位。不管你怎么研究,人家一个权威压下来就足以把你压成粉末。办事先要抓主要矛盾,当务之急就是首先把这个权威粉碎了,才有公平研究的可行性
2013年05月07日 15点05分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