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一下吧
首先楼主给的资料可能是从毛子的站点上扒下来的,因此原本英文的Mark-2就变成了俄文的Марк-2……
我一开始也找了半天,因为说到Mark-2迫击炮的话只找到个英国的2吋轻迫,后来才反应过来会不会是海军的武器系统命名方式?
仔细一查果然是的,这一套其实是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研发的船用枪炮系统,命名为Mk 2迫击炮架,装在内河巡航艇上加强火力,绰号为Piggyback。
细分的话Mk 2有两种,一种是只装了一门81毫米迫击炮的Mk 2 Mod 0,另一种则是同轴安装了一挺AN/M2HB重机枪的Mk 2 Mod 1,前者大部分都加装机枪,升级为后者。


↑比较少见的一张Mark 2 Mod 0的图片,图中的炮架安置于船尾,炮口朝下以保证管内不会积水(越南雨水多嘛)。另外注意船上还装了一门M40无后坐力炮。


↑这就是Mark 2 Mod 1了,嗯……
迫击炮炮管上方有一根与之平行的缓冲器,炮尾位置则有金属挡板,防止射手被后座时的炮尾击中受伤。同轴安装的AN/M2HB可以使用100发或400发弹箱供弹,射速可达750~800RPM,简直可以用来砍树……
这是美军在越南期间的独特发明之一,其设计思路是使用迫击炮提供直射火力以及曲射火力,对付水面以及岸上的目标。为此,迫击炮有迫发与拉发两种射击方式,前者射速可达18发每分,后者射速也能达到10发每分,迫发曲射时射程可达3940码,而拉发直射时射程可达1000码以上。


这门81毫米迫击炮配用的弹药有:
沿用自二战M1迫击炮的M-43系列高爆弹
沿用自陆军M29迫击炮的M-362系列高爆弹与教练弹、M-374系列高爆弹、M-301系列照明弹、M-57系列FS/WP烟雾弹(FS是将三氧化硫溶于氯磺酸的一种发烟剂,有催泪作用;WP自然是白磷了)、M-375白磷烟雾弹
另外还有海军专门研发的Mk 112传单弹(心理战么)、Mk 115,Mk 133到Mk 135箔条弹(这是要干嘛……)、Mk 120反人员弹。
炮弹的射程可以通过在炮弹的尾杆上增减装药包调节,最多装8个。照明弹和箔条弹均使用机械定时引信,近发引信则用在M-375烟雾弹与M-362/M-374高爆弹上。除了Mk 120外,其他弹种均采用触发引信。
Mk 120 Mod 0反人员弹是专为海军与海岸警卫队设计的,这就是一枚81毫米的超大号霰弹,内装1200枚13格令重的钢质箭型弹(有尾翼喔),可以一炮打到600米外。


↑图片中间偏右的两枚有些像木柄手榴弹的就是MK 120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