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im7cake
楼主
量变必须导致质变,而不是质可以不变
量变会导致质变,量变的重新划分会导致“变化程度”的改变,一次方导致一次方改变,二次方导致二次方改变。搞混了之后就会出现“量在二次方上改变会导致质在一次方上改变,于是量在一次方上改变会导致质在零次方上改变,即,质不改变”的这种常见的扭曲观念,认为质变在量变时不一定会发生。进而借这种扭曲的观念,就可以推销一种“没有发生质变,是因为量变不够”的自愿奴化观念。即使黑格尔讲清了,翻译作者也未必能讲清,更何况有些翻译作者故意不讲清---受政治驱使持有某种刻意目的,“引导”去故意搞混,为灌输其他的扭曲观念铺路。
在市面上翻译黑格尔文章的中文文字里,常见有某种见不得人的的混淆目的,尤其是某些推行甚广的简短说法。
实际上,质的改变是随着量每时每刻皆在改变的,只要发生量变就会质变。“可观性”的改变不是“本质”改变这种一次方上发生改变时能体现出的。“可观性”根因、生因是本质改变,但成因、决定因、前一级因不是“本质”改变,而是“明显程度”这种二次方上的改变。
“生因-成因”的区别在上面的例子里也得到明显的体现。举了例子之后下面这句话里的生和成就好理解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2013年03月09日 07点03分
1
量变会导致质变,量变的重新划分会导致“变化程度”的改变,一次方导致一次方改变,二次方导致二次方改变。搞混了之后就会出现“量在二次方上改变会导致质在一次方上改变,于是量在一次方上改变会导致质在零次方上改变,即,质不改变”的这种常见的扭曲观念,认为质变在量变时不一定会发生。进而借这种扭曲的观念,就可以推销一种“没有发生质变,是因为量变不够”的自愿奴化观念。即使黑格尔讲清了,翻译作者也未必能讲清,更何况有些翻译作者故意不讲清---受政治驱使持有某种刻意目的,“引导”去故意搞混,为灌输其他的扭曲观念铺路。
在市面上翻译黑格尔文章的中文文字里,常见有某种见不得人的的混淆目的,尤其是某些推行甚广的简短说法。
实际上,质的改变是随着量每时每刻皆在改变的,只要发生量变就会质变。“可观性”的改变不是“本质”改变这种一次方上发生改变时能体现出的。“可观性”根因、生因是本质改变,但成因、决定因、前一级因不是“本质”改变,而是“明显程度”这种二次方上的改变。
“生因-成因”的区别在上面的例子里也得到明显的体现。举了例子之后下面这句话里的生和成就好理解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