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不行了再拖下去我觉得我就要懒得做这件事了。嗯……这是我平时每天写完功课后的两小时读书时间看书然后摘的,后附福(keng)利(die)读后感。不知道有没有人认真看啊……
2013年02月28日 15点02分
1
level 12
99 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⑴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⑵,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⑶,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⑷;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⑸。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⑹,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48)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⑺,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⑻。吾社之行为士先者⑼,为之声义⑽,敛赀(49)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⑾,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⑿,抶而仆之⒀。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⒁,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⒂,则噪而相逐⒃。中丞匿于溷藩以免⒄。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⒅,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⒆。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⒇,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21),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2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23),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24),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25)?且矫诏纷出(26),钩党之捕遍于天下(27),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28);大阉亦逡巡畏义(29),非常之谋难于猝发(30),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31),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3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33),其辱人贱行(34),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35),赠谥褒美(36),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37),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38)。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39),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40),安能屈豪杰之流(41),扼腕墓道(42),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4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44)。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45),太史文起文公(46)、孟长姚公也(47)。
注释译文
文章注释
⑴本文作于明崇祯元年(1628)。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网罗遍天下,以残暴手段镇压东林党人。天启六年(1626),派人到苏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的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爆发了反抗宦官统治的斗争。本文是为这次斗争中被阉党杀害的五位义士而写的碑文。文章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
⑵蓼(liǎo)洲周公: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万历年间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等职,因不满朝政,辞职归家。东林党人魏大中被逮,途经吴县时,周顺昌不避株连,曾招待过他。后周顺昌被捕遇害。崇祯年间,谥忠介。
⑶郡:指吴郡,即今苏州市。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⑷除魏阉废祠之址:谓清除魏忠贤生祠的旧址。除,修治,修整。魏阉,对魏忠贤的贬称。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在各地为他建立生祠,事败后,这些祠堂均被废弃。⑸旌(jīng):表扬,赞扬。
⑹去:距离。墓:用作动词,即修墓。
⑺皦(jiǎo)皦:同“皎皎”,光洁,明亮。这里指显赫。
⑻丁卯三月之望:天启七年(1627)农历三月十五日,此处属于作者笔误,实际应为天启六年(1626)丙寅年。
⑼吾社:指应社。行为士先者:行为能够成为士人表率的人。
⑽声义:伸张正义。
⑾缇骑(tíjì):穿桔红色衣服的朝廷护卫马队。明清逮治犯人也用缇骑,故后世用以称呼捕役。
2013年02月28日 15点02分
2
level 12
福(keng)利(die)
这篇文章本应是高中课文,不知道什么原因删掉了。但是不管怎么样,我想那些勇敢的人和那些勇敢的事迹总是值得我们去记住。最初想读这篇文章,是因为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六)中提到了这篇文章(先选这篇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古文观止最后一篇我会乱说么)。当时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看到第六本的这个地方,当时除了震怒之外,还有感动。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我告诉你,这个故事就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或许他们愚蠢,冲动,或许你觉得东林dang迂腐,不知变通。但是至少在那个阉dang横行的年代,他们敢于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态度,或许于事无补,或许微不足道,或许你会说他们像海瑞一样只会对这个时代抗议不会去像张居正那样想办法改革。但是他们发出了呐喊,让我依稀看到了,在那个都管太监叫爷爷的年代里,还有人性的光辉,还有真正的男人存在。,给人一种就如同左光斗在狱中剃肉一样让人胆寒的感动。文天翔愿以一正气敌七气,此五人愿以自己之身死以效后人:纵然卑微,纵然渺小,纵然这对于魏忠贤来说只是一个笑话。但是这五人会受万世景仰,而魏忠贤只会遗臭万年。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张浦说: 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或许无论张浦还是这五人,都不会像司马迁那样出名或被人铭记。但他们的勇敢,他们的骨气,始终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2013年02月28日 15点02分
6
level 12
嘛果然昨天的会和今天的一块发= -昨天的就推到今天好了
2013年03月02日 18点03分
22
level 12
我了个擦休息日真是噩梦。课比工作日还多啊不科学。十一点左右回家补上昨天的发今天的
2013年03月03日 12点03分
23
level 12
我了个擦休息日真是噩梦。课比工作日还多啊不科学。十一点左右回家补上昨天的发今天的
2013年03月03日 12点03分
24
level 12
来继续→_→
97
伤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方仲永长到五岁时,还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索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方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在诗后题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宗族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别人)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都对仲永感到惊奇,渐渐的开始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拉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这时,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前时传闻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已经)完全消失,成为普通的人了1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远远超过一般有才能的人。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受到的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不就连普通人都不如了吗?
2013年03月03日 15点03分
25
level 12
这篇文章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听过,都或多或少知道那句泯然众人也。记得自己从小就不爱努力,家里教育我就是用这篇王安石的伤仲永。这世界上或许真的有奇迹,也真的有天才。或许你家隔壁的小孩三岁就会弹钢琴,也许你家楼上那个絮絮叨叨的大妈一岁半就能背几百首唐诗,但是他们最后大多数会成为普通人。
奇迹是为相信奇迹的人存在的。
你只听到贝多芬的悲怆无数次让你佩服不已,却看不到他一手的茧;你只知道E=mc方,却不知道爱因斯坦以前连个凳子都做不好;你看不起那些每天只知道学习的傻瓜,而你羡慕的全班第一每天都学到凌晨两三点,不知道个学期没睡过一个好觉。
没有人能不付出就成功,而没有留下血汗的青春也注定不完整。你大概不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也不会悬梁刺股卧薪尝胆。但是你一定会选择那份百折不挠的道路走下去,你看不到光明,看不到终点。不知道多少次累的趴在书上睡着,也不知道多少次畏惧前路多艰。但是,不要放弃,为了九十多天后我们能微笑的从考场中走出来,为了拿到那份告诉我们不会泯然众人也的通知书。
2013年03月03日 15点03分
26
level 12
黄初三年,我来到京都朝觐,归渡洛水。古人曾说此水之神名叫宓妃。因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的神女之事,于是作了这篇赋。赋文云:
我从京都洛阳出发,向东回归封地鄄城,背着伊阙,越过轘辕,途经通谷,登上景
山。这时日已西下,车困马乏。于是就在长满杜蘅草的岸边卸了车,在生着芝草的地里喂马。自己则漫步于阳林,纵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于是不觉精神恍惚,思绪飘散。低头时还没有看见什么,一抬头,却发现了异常的景象,只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山岩之旁。我不禁拉着身边的车夫对他说:“你看见那个人了吗?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艳丽1车夫回答说:“臣听说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然而现在君王所看见的,莫非就是她!她的形状怎样,臣倒很想听听。”
我告诉他说:“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风吹落雪。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她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秀美的颈项露出白皙的皮肤。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两个面颧下甜甜的酒窝。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洛神服饰奇艳绝世,风骨体貌与图上画的一样。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带着精美的佩玉。头戴金银翡翠首饰,缀以周身闪亮的明珠。她脚着饰有花纹的远游鞋,拖着薄雾般的裙裾,隐隐散发出幽兰的清香,在山边徘徊倘佯。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左面倚着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荫,在河滩上伸出素手,采撷水流边的黑色芝草。”
我钟情于她的淑美,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因为没有合适的媒人去说情,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但愿自己真诚的心意能先于别人陈达,我解下玉佩向她发出邀请。可叹佳人实在美好,既明礼义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的水流以为期待。我怀着眷眷之诚,又恐受这位神女的欺骗。因有感于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之事,心中不觉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义自持。
这时洛神深受感动,低回徘徊,神光时离时合,忽明忽暗。她象鹤立般地耸起轻盈的躯体,如将飞而未翔;又踏着充满花椒浓香的小道,走过杜蘅草丛而使芳气流动。忽又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沈的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于是众神纷至杂沓,呼朋引类,有的戏嬉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飞翔于神异的小渚,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俯拾翠鸟的羽毛。洛神身旁跟着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汉水之神,为瓠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时而扬起随风飘动的上衣,用长袖蔽光远眺,久久伫立;时而又身体轻捷如飞凫,飘忽游移无定。她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她动止没有规律,象危急又象安闲;进退难以预知,象离开又象回返。她双目流转光亮,容颜焕发泽润,话未出口,却已气香如兰。她的体貌婀娜多姿,令我看了茶饭不思。
在这时风神屏翳收敛了晚风,水神川后止息了波涛,冯夷击响了神鼓,女娲发出清泠的歌声。飞腾的文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六龙齐头并进,驾着云车从容前行。鲸鲵腾跃在车驾两旁,水禽绕翔护卫。车乘走过北面的沙洲,越过南面的山冈,洛神转动白洁的脖颈,回过清秀的眉目,朱唇微启,缓缓地陈诉着往来交接的纲要。只怨恨人神有别,彼此虽然都处在盛年而无法如愿以偿。说着不禁举起罗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哀念欢乐的相会就此永绝,如今一别身处两地,不曾以细微的柔情来表达爱慕之心,只能赠以明珰作为永久的纪念。自己虽然深处太阴,却时时怀念着君王。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
于是我舍低登高,脚步虽移,心神却仍留在原地。余情绻缱,不时想象着相会的情景和洛神的容貌;回首顾盼,更是愁绪萦怀。满心希望洛神能再次出现,就不顾一切地驾着轻舟逆流而上。行舟于悠长的洛水以至忘了回归,思恋之情却绵绵不断,越来越强,以至整夜心绪难平无法入睡,身上沾满了浓霜直至天明。我不得已命仆夫备马就车,踏上向东回返的道路,但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
2013年03月03日 15点03分
31
level 12
黄初三年,我来到京都朝觐,归渡洛水。古人曾说此水之神名叫宓妃。因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的神女之事,于是作了这篇赋。赋文云:
我从京都洛阳出发,向东回归封地鄄城,背着伊阙,越过轘辕,途经通谷,登上景
刘旦宅绘《洛神赋》
山。这时日已西下,车困马乏。于是就在长满杜蘅草的岸边卸了车,在生着芝草的地里喂马。自己则漫步于阳林,纵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于是不觉精神恍惚,思绪飘散。低头时还没有看见什么,一抬头,却发现了异常的景象,只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山岩之旁。我不禁拉着身边的车夫对他说:“你看见那个人了吗?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艳丽1车夫回答说:“臣听说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然而现在君王所看见的,莫非就是她!她的形状怎样,臣倒很想听听。”
我告诉他说:“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风吹落雪。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她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秀美的颈项露出白皙的皮肤。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两个面颧下甜甜的酒窝。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洛神服饰奇艳绝世,风骨体貌与图上画的一样。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带着精美的佩玉。头戴金银翡翠首饰,缀以周身闪亮的明珠。她脚着饰有花纹的远游鞋,拖着薄雾般的裙裾,隐隐散发出幽兰的清香,在山边徘徊倘佯。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左面倚着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荫,在河滩上伸出素手,采撷水流边的黑色芝草。”
我钟情于她的淑美,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因为没有合适的媒人去说情,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但愿自己真诚的心意能先于别人陈达,我解下玉佩向她发出邀请。可叹佳人实在美好,既明礼义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的水流以为期待。我怀着眷眷之诚,又恐受这位神女的欺骗。因有感于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之事,心中不觉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义自持。
这时洛神深受感动,低回徘徊,神光时离时合,忽明忽暗。她象鹤立般地耸起轻盈的躯体,如将飞而未翔;又踏着充满花椒浓香的小道,走过杜蘅草丛而使芳气流动。忽又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沈的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于是众神纷至杂沓,呼朋引类,有的戏嬉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飞翔于神异的小渚,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俯拾翠鸟的羽毛。洛神身旁跟着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汉水之神,为瓠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时而扬起随风飘动的上衣,用长袖蔽光远眺,久久伫立;时而又身体轻捷如飞凫,飘忽游移无定。她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她动止没有规律,象危急又象安闲;进退难以预知,象离开又象回返。她双目流转光亮,容颜焕发泽润,话未出口,却已气香如兰。她的体貌婀娜多姿,令我看了茶饭不思。
在这时风神屏翳收敛了晚风,水神川后止息了波涛,冯夷击响了神鼓,女娲发出清泠的歌声。飞腾的文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六龙齐头并进,驾着云车从容前行。鲸鲵腾跃在车驾两旁,水禽绕翔护卫。车乘走过北面的沙洲,越过南面的山冈,洛神转动白洁的脖颈,回过清秀的眉目,朱唇微启,缓缓地陈诉着往来交接的纲要。只怨恨人神有别,彼此虽然都处在盛年而无法如愿以偿。说着不禁举起罗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哀念欢乐的相会就此永绝,如今一别身处两地,不曾以细微的柔情来表达爱慕之心,只能赠以明珰作为永久的纪念。自己虽然深处太阴,却时时怀念着君王。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
于是我舍低登高,脚步虽移,心神却仍留在原地。余情绻缱,不时想象着相会的情景和洛神的容貌;回首顾盼,更是愁绪萦怀。满心希望洛神能再次出现,就不顾一切地驾着轻舟逆流而上。行舟于悠长的洛水以至忘了回归,思恋之情却绵绵不断,越来越强,以至整夜心绪难平无法入睡,身上沾满了浓霜直至天明。我不得已命仆夫备马就车,踏上向东回返的道路,但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
2013年03月03日 15点03分
32
level 12
曹植的洛神赋究竟说了个什么,大概没有人能说清楚。全文全是在幻想中产生,好像和建安风骨与乐府诗的现实主义风格相去甚远。
有人说这篇文章是写给甄宓的因为洛神赋本名叫感甄赋。但是我总觉得不会就那么简单。曹植想象了一个不存在的人,用尽了华丽的词藻,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情场失意?而且曹植对甄宓是不是真的有感情,恐怕也有待商榷。他构思了一个完美的形象,写出如此传世名篇,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因为这个形象寄托了他的梦想,所以他才用尽最美的词藻去刻画她。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梦想总是那样难以把握,而大多数的梦想最后也只会变成一个幻想或者愚蠢的笑话。
但是梦想是那样美丽动人,那样难以割舍,那样牵肠挂肚。曹植不愿就此让她高飞远走,但终究还是要梦醒。
记得梦比优斯剧场版里有句话说梦想真的只是梦想。但是梦想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它能让你忘记伤痛,忘记劳累,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明枪暗箭,它是每个人走下去的动力。
那么我们现在,不要打碎曹植那动人的美梦了。
把握属于你自己的梦想
2013年03月03日 16点03分
35
level 12
95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伪临朝武氏者〔1〕,性非和顺,地实寒微〔2〕。昔充太宗下陈〔3〕,曾以更衣入侍〔4〕。洎乎晚节〔5〕,秽乱春宫〔6〕。潜隐先帝之私〔7〕,阴图**之嬖〔8〕。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9〕;掩袖工谗〔10〕,狐媚偏能惑主〔11〕。践元后于翚翟〔12〕,陷吾君于聚麀〔13〕。加以虺蜴为心〔14〕,豺狼成性,近狎邪僻〔15〕,残害忠良〔16〕,杀姊屠兄〔17〕,弑君鸩母〔18〕。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19〕。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20〕;贼之宗盟〔21〕,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22〕,朱虚侯之已亡〔23〕。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静24〕;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25〕。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26〕。奉先君之成业〔27〕,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28〕,良有以也〔29〕;桓君山之流涕〔30〕,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31〕。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32〕,爰举义旗〔33〕,誓清妖孽。南连百越〔34〕,北尽三河〔35〕,铁骑成群,玉轴相接〔36〕。海陵红粟〔37〕,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38〕,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39〕,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40〕。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公等或居汉位〔41〕,或协(xie)周亲〔42〕,或膺重寄于话言〔43〕,或受顾命于宣室〔44〕。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45〕?倘能转祸为福〔46〕,送往事居〔47〕,共立勤王之勋〔48〕,无废旧君之命〔49〕,凡诸爵赏,同指山河〔50〕。若其眷恋穷城〔51〕,徘徊歧路,坐昧先机之兆〔52〕,必贻后至之诛〔53〕。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
注释
〔1〕伪:指非法的,表示不为正统所承认的意思。临朝:莅临朝廷掌握政权。
〔2〕地:指家庭、家族的社会地位。
〔3〕下陈:古人宾主相馈赠礼物、陈列在堂下,称为“下陈”。因而,古代统治者充实于府库、内宫的财物、妾婢,亦称“下陈”。这里指武则天曾充当过唐太宗的才人。
〔4〕更衣:换衣。古人在宴会中常以此作为离席休息或入厕的托言。《汉书》记载:歌女卫子夫乘汉武帝更衣时入侍而得宠幸。这里借以说明武则天以不光彩的手段得到唐太宗的宠幸。
〔5〕洎(jì记):及,到。晚节:后来。
〔6〕春宫:亦称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后人常借指太子。
〔7〕私:宠幸。
〔8〕嬖(bì闭)宠爱。
〔9〕蛾眉:原以蚕蛾的触须比喻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这里借指美女。
〔10〕掩袖工谗:说武则天善于进谗害人。《战国策》记载:楚怀王夫人郑袖对楚王所爱美女说:“楚王喜欢你的美貌,但讨厌你的鼻子,以后见到楚王,要掩住你的鼻子。”美女照办,楚王因而发怒,割去美女的鼻子。这里借此暗指武则天曾偷偷窒息亲生女儿,而嫁祸于王皇后,使皇后失宠的事(见《新唐书·后妃传》)。
〔11〕狐媚:唐代迷信狐仙,认为狐狸能迷惑害人,所以称用手段迷人为狐媚。
〔12〕元后:正宫皇后。翚翟(huī dí):用美丽鸟羽织成的衣服,指皇后的礼服。翚,五彩雉鸡。翟,长尾山鸡。〔13〕聚麀(yōu忧):多匹牡鹿共有一匹牝鹿。麀,母鹿。语出《礼记·曲礼上》:“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这句意谓武则天原是唐太宗的姬妾,现在当上高宗的皇后,使高宗**。
〔14〕,虺蜴(huǐ yì毁易):指毒物。虺,毒蛇。蜴,蜥蜴,古人以为有毒。
〔15〕狎:亲近。邪僻:指不正派的人。
〔16〕忠良:指因反对武后而先后被杀的长孙无忌、上官仪,褚遂良等大臣。
〔17〕杀姊屠兄:据《旧唐书·外戚传》记载:武则天被册立为皇后之后,陆续杀死侄儿武惟良、武怀远和姊女贺兰氏。兄武元庆、武元爽也被贬谪而死。
I
2013年03月04日 15点03分
37
level 12
[70]一朝蒙雾露:一旦受雾露风寒所侵。蒙:受。(71)分作沟中瘠:料到自己一定成为沟中的枯骨。分:料,估量。沟中瘠:弃于沟中的枯骨, 《说苑》:“死则不免为沟中之瘠。” [72]如此再寒暑:在这种环境里过了两年了。 [73]百渗自辟易:各种病害都自行退避了。这是说没有生玻 [74]沮洳场:低下阴湿的地方。 (75)“岂有他缪巧”二句:哪有什么妙法奇术,使得寒暑都不能伤害自己?缪巧:智谋,机巧。贼:害。 [76]顾此耿耿在:只因心中充满正气。顾:但,表示意思有转折的连接词。此:指正气。耿耿:光明貌。 [77]仰视浮云白:对富贵不屑一顾,视若浮云。《论语·述而》: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8]“悠悠我心悲”二句:我心中亡国之痛的忧思,象苍天一样,哪有尽头。曷:何,哪。极:尽头。 [79]哲人日以远:古代的圣贤一天比一天远了。哲人:贤明杰出的人物,指上面列举的古人。 [80]典型:榜样,模范。夙昔:从前,过去。 [81]风檐展书读:在临风的廊檐下展开史册阅读。 [82]古道照颜色:古代传统的美德,闪耀在面前。
翻译
天地之间正气存,赋予形体杂纷纷。地上江河与山岳,天上日月和繁星。人有正气叫浩然,充塞环宇满盈盈。生逢圣世清明年,平平和和效朝廷。国难当头见气节,永垂青史留类名。齐国太史不惧死,崔杼弑君载史籍;晋国董狐真良史,手握“书法不隐”笔;韩国张良雪国耻,椎杀秦皇遭通楫;苏武留胡十九年,终日手持汉朝节;巴郡太守老严颜,甘愿断头不妥协;晋代侍中名嵇绍,为救国君酒热血;张巡当年守雎阳,咬牙切齿讨逆贼;常山太守颜杲卿,骂敌骂断三寸舌;辽东管宁“着皂帽”,清操自励若冰雪;诸葛《出师》复汉室,鞠躬尽瘁何壮烈!祖逖渡江誓击楫,奋威慷慨吞胡羯;秀实夺笏击狂贼,贼头破裂直流血。浩然之气多磅礴,志士英名万古存。每当正气贯日月,谁把生死放在心。
地靠正气得以立,天靠正气成至尊。三纲靠此得维持,道义以此为本根。可叹我生逢乱世,竞无才力救危亡。被俘仍戴南国帽,囚车押我到北方。折磨摧残何所惧,酷刑只当饮糖浆。牢房死寂见鬼火,春来紧闭黑茫茫。老牛骏马共槽食,鸡窝里面栖凤凰。一旦染病便死亡,枯骨弃野多凄凉。如此恶境囚两载,各种毒害不能伤。牢房阴森令人哀,是我安乐之天堂。岂有智谋与巧计,能防邪毒来伤身。光明磊落忠义心,我视生死如浮云。我心悲伤悠绵绵,好似苍天哪有边?贤哲虽然已远去,榜样令我心更坚。檐心展读圣贤书,光华照彻我容颜。
2013年03月05日 16点03分
43
level 12
文天祥当真是文人楷模,他宁死不屈,不图高官厚禄,也不委曲求全,只求以一死报国。如果有人不懂什么叫气节,你可以告诉他们:这就叫气节。
彼气有七,吾以以一正气御之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我相信,从文天祥被捕的那一刻起,他已经准备好了以身报国。
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这是中国文人千百年来的信仰。
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外国人从来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会知其不可而为之,因为他们不懂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可以士为知己者死,中国人朝闻道夕可死。中国人可以为道义牺牲一切,而文天祥,正是殉道者。
据说文天祥受刑前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南在何方。然后面南而跪,淡然赴死。
正气歌序,是他向我们最后一次展示那份属于文人的铮铮铁骨,和印在中国人灵魂中永不磨灭的气节。
2013年03月05日 16点03分
44
level 12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1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译文
注释
1.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2.从容:悠闲自得。
2.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3. 是:这。
4. 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5. 全:完全,确定是。
6.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顺着。其,话题。本:最初。
7.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云者:如此如此。安,怎么;哪里。
8.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些鱼是快乐的。”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2013年03月06日 15点03分
45
忘标日期了→_→93
2013年03月06日 15点03分
level 12
有次读关于庄周的文章,看到一篇叫《原来你并非真的不在乎》。是的,庄子给人一向的印象是什么都不在乎。请他做楚相,他说只愿“曳尾于涂中”。妻子死了,反倒欢庆。
但他不是什么都不在乎。
他在逍遥游中提到的无所待,恐怕是他自己都达不到的境界。他给人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心中最深切的感情却无法掩盖。
庄子和惠子的故事大多都是俩人在不断的抬杠,甚至在《惠子相梁》中把惠子写成一个无端猜忌好友的小人,但是在他过惠子墓时,那份积压了数十年的感情终于爆发。他对随从说:“郢地有个人把白石灰泥涂抹在他自己的鼻尖上,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这份深刻的友情在我看来,比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感情更为刻骨铭心。
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他的理论,他的不在乎,他的言行,只为时间懂他的唯一一人而出现。
孔子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信之。
这篇文章是庄惠最著名的辩论,我不言谁对谁错。对于这两个人,我只能站在旁边静静的看他们灵魂的撞击,看他们诠释自己那份不为人理解的友情。
对于这两个人,我想不出来如何能评价。
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2013年03月06日 16点03分
47
level 12
好吧今天的又得明天才能发了→_→本来92选的是与山巨源绝交书,没时间了嗯,明天发
2013年03月07日 16点03分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