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我与《悲惨世界》的缘分 作者:张定华 来源:新民晚报
悲惨世界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wjn6347xjs 楼主
一楼寇爷在上
2013年02月25日 09点02分 1
level 7
wjn6347xjs 楼主
{2}故事在心里发酵
  我没有资格参加“大革文化命”的运动,渐渐被晾在了一边,这倒让我一下“清闲”起来。那次,从上海探家后回杭州,我的行李箱夹层里,秘密夹带了一本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这是一本故意撕去了封面的书,弟弟借给我时一再提醒:“千万要小心!”
   趁宿舍没人的时候,我悄悄翻开了《悲惨世界》,下意识地随手从中间翻开读,没想到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到天亮。看完后再从头读起。 终于,我抑制不住地哭了!我哭得那么伤心,却又那么痛快!我读着这部有关人性的经典小说,仿佛忽然变了一个人,感到这些日子来受到的委屈和压抑,全都从我 身体里宣泄出来了!
  《悲惨世界》的故事开始在我心里发酵,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像酿熟的酒一样,这酒香要喷薄而出!虽然这是当时犯禁的 “资产阶级大毒草”,但我克制不住,第一次做了“说书先生”——给前来探望我的小表弟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遍。后来,我又忍不住将《悲惨世界》的故事讲给几 个还能交往的同学听,听者无不唏嘘……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浙江嘉善一印刷厂当工人。“文革”的狂热渐渐在消退,因为学的是美术专 业,我开始业余创作连环画。那次,我以业余连环画作者的身份,被抽到衢州参加浙江省连环画创作会议。会议上几个分别许久的老同学相聚了,大家都很兴奋,晚 上谁也不愿去看什么样板戏,便蜷缩在招待所的小屋里关起门窗,紧张而神秘地讲起与会议精神大相径庭的“资产阶级大毒草”的故亊。其中有位梁平波,是比我低 一届的同学,没有想到几年后,竟是他给了我巨大的支持。
  在昏暗的灯光下,我们团团围坐,先是听梁平波讲《基度山恩仇记》。接着轮到我讲《悲惨世界》。讲述中,我强烈地发泄着对沙威的憎恨,憎恨这个以正义的名义行事,却是狼一般凶残的恶人……这部经典名著,在我年轻的心中点起一盏明灯,不论多少岁月,永不熄灭!
2013年02月25日 09点02分 3
level 7
wjn6347xjs 楼主
{3}“想象”法国寻资料
  终于,梦魇般的“文革”结束了!1979年时,雨果的《悲惨世界》作为第一批开禁的外国文学作品得以重见天日,与广大读者见面!那时,我已调回上海,在人民印刷七厂(现上海凹凸彩印总公司的前身)搞美术设计。
  我欣喜万分,当即给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写信,表示“即使没有稿费,我也愿意自编自画创作《悲惨世界》连环画……”
  回音很快来了。那天我在单位接到一个电话,拿起话筒,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正是老同学梁平波。此时,他已担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领导。梁平波热情地鼓励我立即“开工”,他还派社里的资深编辑陆和荪来帮我修改、润色脚本。
  为了画好《悲惨世界》连环画,我必须查找相关的资料,因为当时我连国门都没出过,19世纪的法国是什么样子,我得凭借资料才能展开想象啊。
   走进上海图书馆,才知道那年头一个工厂职工根本没有资格借阅外文资料。多亏一位同事通过她同学,总算开后门为我借到一些美国的地理杂志,在其中查到不少 法国的城市乡村的图片。大喜过望的我带着面包、水壶,利用节假日去图书馆阅览室翻阅地理杂志,并用钢笔把资料描摹下来。我一连画了好几本素材。
   朋友知道我在“想象”法国,就介绍并陪同我拜访了曾在欧洲生活过的老画家陈俭,他曾画过十分精美的《茶花女》等法国题材的连环画。陈老热情接待了我,给 我讲了很多欧洲风情和欧洲典故轶事,令我受益匪浅。为了找资料,妻子也到处托人。有时从朋友处借来了画册、明信片,就赶紧拍照、临摹。我还查阅了与雨果同 时代的一些知名作家,从他们作品的插图中汲取养料……
2013年02月25日 09点02分 4
level 7
wjn6347xjs 楼主
{5}“小人书”有大效应
  连环画《悲惨世界》第一部共150幅画,我画了整整一年,1980年1月出版了。这一年的六一儿童节,我正在北京出差。那天清晨,我特地赶到王府井新华书店去。我去时,书店门口已挤满了人,门一开,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入店堂。
   随着人流,我“流”到了连环画柜台前。我见到一对中年夫妇,正抱着一叠连环画翻看,最上面的那本正是我画的《悲惨世界》。他们衣衫简朴,看来境况并不宽 裕,那位妇女正从口袋里掏出一角一角的零票在数钱。我上前问:“买给孩子的?”“嗯,给孩子,也给自己……”那女的削瘦的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猛地,我鼻 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我想起了当年躲进小屋讲《悲惨世界》的往事,如今,我可以将这部纯净人们心灵的故事讲给更多的读者听了!
  《悲惨世界》连环画第一部印了100万册,接着又加印50万册。同年,连环画《悲惨世界》被评为浙江省连环画展览优秀作品奖,次年又获得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改编二等奖。
   我和陆和荪紧接着改编第二部。由于我俩分住沪、杭两地,通常是:我先写出脚本初稿寄他,经他悉心修改、润色,包括写出对人物、场景的构想,然后我依据修 改的脚本画画。画完陆和荪再对照每幅画面作文字的最后酌定,删去那些画面上已表现而显得多余的文字。由于那时邮政投寄速度的局限,加上我们不断地认真推 敲、反复修改,稿件在两地来来往往,进度很慢。
  没想到这让一些读者等不及了。那天,我收到一封几位广州人民医院护士和纺织厂的女工联名写的信。信中,她们催促我“赶快画出来”!其实,我们也很着急,但《悲惨世界》这部小说共有5册,翻译家也在赶着呢,目前还没出齐。
  后来,这部名著的翻译者李丹、方于的儿子李方明写信告诉我:李丹已不幸去世,是妻子方于支撑着体弱多病的身躯,不离不弃地从丈夫停笔的地方继续往下翻译……
  上世纪20年代,他们夫妇留法归来,教授小提琴、法文,有感于雨果的《悲惨世界》,决心翻译出来让国人共享这精神瑰宝。他俩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翻译的,为此走过了整整半个世纪的艰难历程!
  《悲惨世界》连环画总共五部,758页,一直到1987年才全部出齐,耗时8年。
  2001年5月,《悲惨世界》连环画在《新民晚报》这个有着最大读者群的媒体上连载。之后,上海大可堂文化有限公司的老总张奇明来找我,希望我能授权他们再版这部书。我慎重考虑后,提出创作新版《悲惨世界》连环画的想法。
  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我看到这些年来国内连环画业的式微。我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时代变了,当我们进入万花筒般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社会心理、审美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连环画原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不能适应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连环画必须有所变革。
   我聘请了一位电脑高手协助,花了足足三个月,把原稿逐幅扫描并重新修改。这次我完全去掉了连环画划一的方框,代之以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各种边框,并 把说明文字当作图形元素嵌入画中,使图文并茂。由于使用电脑技术,我可以轻而易举地将画面按自已的构想作大胆处理,我探索着,力求把气氛烘托到极致!这部 新版连环画,得到读者喜爱,很快销售一空。
  丽丽把2012年新版《悲惨世界》电影的DVD邮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欣赏。汹涌澎湃的场 景扑面而来,雨果所描述的那种复杂而深刻的真实人性,是那么瑰丽多彩,让我又一次热泪盈眶。感动之余,我又心生愧疚:受历史条件和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当 年编绘的《悲惨世界》连环画,未能完全忠实地表现雨果的原著——这历史的遗憾还有机会补救吗?我问自己……
2013年02月25日 09点02分 6
level 7
wjn6347xjs 楼主
泪流满面
有其他人看过他的连环画吗?
2013年02月25日 10点02分 7
level 13
我突然想起我在某旅游景点的摊位看到过《悲惨世界》的连环画小人书,很有年代感,极有肯能就是这位前辈的作品。。。可惜当时行程匆忙,还没来得急翻阅就被催促赶往下一处[揉脸]
2013年02月25日 12点02分 8
当年追过新民晚报上的连载。后面还有笑面人。但是我好像记得这部晚报上没有连载完就结束了,一直很遗憾。不知有什么原因。
2015年10月18日 07点10分
@和事佬鲁肃 可是后面的笑面人是全部连载完的。在当年还是追夜光杯的时候追过的小说都是连载完的。真的好遗憾。不过这么多年了还有人记得当年连载过好开心。
2015年10月18日 09点10分
@bazishen 我只是说“一些“[哈哈]——毕竟有些作者就是纯连载创作,有些则是最终目的是实体出版的;我就是印象夜光杯版里有过部分小说也是不连载完的……(不过现在我已有两年没订报了~[吐舌]~)
2015年10月18日 13点10分
@和事佬鲁肃 呵呵,原来如此。印象比较深的连载都是有结局的,比如河流如血,孔子之类的。原来我已经快十年不看晚报了。[汗][汗]。突然想起那句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让人唏嘘。
2015年10月18日 16点10分
level 7
wjn6347xjs 楼主
你不知道你错过了多美的一本书。当年我也不知道。
2013年02月25日 13点02分 9
厉害
2013年03月02日 04点03分
level 14
你们好强啊![给力][给力][给力]
2013年02月25日 13点02分 10
level 8
小声地说,我觉得里面的沙威估计是比较符合原著样貌的沙威[瞌睡]
2013年02月27日 08点02分 11
仔细读原著就会明白,其实差别不小[勉强]不如说是符合原著神韵[哈哈]
2015年10月18日 07点10分
level 1
本人八零后,最早看到的就是这部连环画,书中的人物形象深深印在脑海里,已经成了我对原著人物的固定形象了。另外,原版的连环画只出了4本,第五本没有单独出,推荐大家购买2002年大可堂版合订本。
2013年03月01日 01点03分 13
听说老师对画框和文字编排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请问您觉得效果如何?
2013年03月01日 01点03分
回复 wjn6347xjs :张老师的画功绝对一流,人物在写实的基础上很唯美。至于朋友你提到的排版,我觉得还行,因为整幅的画面放大了,很多细节表现的要比以前的连环画来的到位,连环画毕竟画面太小了。
2013年03月01日 06点03分
回复 bannason :看到张老师年纪这么大了还愿意尝试新事物,真的很感动。
2013年03月01日 06点03分
level 1
另外要感谢wjn6347xjs这位朋友能提供这么宝贵的文字资料,这能给我比较好的介绍了作者的创作思路和创作背景。2002年悲惨世界歌剧来上海演出的时候,作者张定华就来上海观看过演出表演,还将合订本的连环画送给了扮演珂赛特的小演员。
2013年03月01日 06点03分 14
惭愧,纯转而已,地址忘了附上: http://xmwb.xinmin.cn/html/2013-02/24/content_28_1.htm
2013年03月01日 06点03分
对了,有件事情想请教一下:这个网页上有两张没见过的插图,分别是沙威和芳汀,请问您知道这些图收录在哪里吗?
2013年03月01日 06点03分
回复 wjn6347xjs :看到了,我觉得这应该是作者的练笔画,没有收录在连环画里面。其实张老师如果愿意的话,把整本书,加上自己创作时的练笔,草稿都放进去再重新出版,一定很收欢迎。
2013年03月01日 06点03分
回复 bannason : 最好能加上其他几本,出个全集。尤其是80年代的外国名著那几本,应该算是画力的全盛期?
2013年03月01日 07点03分
level 1
比较可惜的就是合订本没有收录当时连环画的封面,个人认为那四张封面也是画的非常好的作品,正好对应原著的四部即:芳汀,珂赛特,马吕斯,普吕美街儿女情圣丹尼英雄血。
2013年03月01日 06点03分 15
level 7
wjn6347xjs 楼主
邦达尔丘克 (Сергей Бондарчук/Sergei Bondarchuk)在1959年苏联电影《一个人的遭遇(Судьба человека/Destiny of a Man)》中的剧照。张定华老师以他为参考创作了冉阿让的形象。
2013年03月01日 07点03分 16
2013年03月01日 07点03分
level 7
wjn6347xjs 楼主
买到新版鸟 :)
大部分的页面裁切都比较简单粗暴,不过还是能见到一些有趣的变化。
2013年03月22日 14点03分 17
在老师的诸多尝试中,这是比较成功的一次……
2013年03月22日 14点03分
BTW印刷质量很不错。
2013年03月22日 14点03分
楼主这个新版书的全名叫什么?
2015年10月17日 14点10分
level 9
最好
2013年08月09日 00点08分 18
level 12
这个比须收藏
2013年08月09日 07点08分 19
level 12
有点挖坟了……但最近看到了这部连环画真是良心作品啊,结果想收藏的时候……买错了书
找到了一些内容图片,分享下
https://tieba.baidu.com/p/1300427258?pn=1 (连环画第一册)
https://tieba.baidu.com/p/1303228455?pid=15683841987&cid=0#15683841987(第二册)
https://tieba.baidu.com/p/1313474246?pid=15825784537&cid=0#15825784537(第三册)
https://tieba.baidu.com/p/1303230583?pid=16550597662&cid=0#16550597662(第四册)
https://tieba.baidu.com/p/1303231531?pid=15861389102&cid=0#15861389102(第五册)
2015年10月17日 14点10分 20
2015年10月17日 14点10分
@普通如斯 这个连环画我也看过,绝对良心,我以前看到过的一版封面和你这层链接里的不同,不是雨果像而是让叔威叔两人对峙的,非常带感[真棒]
2015年10月18日 03点10分
@普通如斯 你看14层链接里的作者的练笔画,那威叔简直就是。。。狼叔啊。。。太神了。。。
2015年10月18日 03点10分
@🦜❤️🦅 雨果那是第一页的图,对峙是封面图,想买来收藏结果买不到了……还买错了一套
2015年10月18日 04点10分
level 9
话说这部里马伯夫“牺牲”的两页是原创的改编(就是9L第五幅像耶稣的那页)
有趣的是一些中文版原著的序言居然也拿这个改编来评……不知是某些人的“偷懒”[阴险],还是因为某个时代里某个版本的故意改编之故?[哈哈]
2015年10月18日 07点10分 21
这段改编感觉是把马白夫和代表G合体了。。。不过还挺带感的[呼~]
2015年10月18日 08点10分
记得似乎58年电影版里马白夫这段也是类似这样改编的?[咦]
2015年10月18日 08点10分
@🦜❤️🦅 嗯,没准是首先因为老版电影的影响[哈哈]
2015年10月18日 13点10分
level 10
又黑我沙威[阴险]
2015年10月19日 13点10分 2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