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持续减少 死的多生的少
盲人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日本人口持续减少 死的多生的少
中广新闻网 – 2013年1月1日 下午4:28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最新统计,2012年日本人口总数,自然减少二十一万两千人,创历年新高。
数据显示,2012年,日本共有一百二十四万五千人死亡,只比2011年「三一一大地震」发生那一年要来得少。
此外,去年出生的婴儿数是一百零三万三千人,也创下1947年以来,最低的人数。
日本人口问题机构推估,如果照这个速度,到2060年,日本的人口将减少到八千六百七十四万人。不过由於人口高龄化日益严重,日本实质的人口减少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2013年01月01日 22点01分 1
level 9
荷「夜光公路」 车开上道就能充电
– 2013年1月1日 上午4:28
〔编译管淑平/综合报导〕荷兰今年将引进可显示天气资讯的智慧夜光公路,当电动车行进时,公路还可替电动车自动充电,节能减碳又兼顾环保,一举数得。
吸收阳光 夜晚发光10小时
智慧夜光公路是以会发出冷光的粉末取代传统道路标线涂料,这种特殊粉末白天吸收阳光充电,夜里就会发光,最多可持续10小时;另外路面上用温度感应动态涂料涂上如冰晶等气候指示图样,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冰晶图样就会显现,提醒驾驶人现在路面结冰,容易打滑。
这种概念由罗斯嘉德(Daan Roosegaarde)工作室及基础设施管理集团Heijmans设计、提出,获得2012年荷兰设计奖最佳未来概念奖,2013年中将先在荷兰布拉邦省(Branbant)建置,5年内再推出可为行经车辆自动充电的电动车专用车道,及在车辆接近时点亮、远离时熄灭的自动感应互动路灯和风力发电路灯,节省能源。
设计团队认为,智慧公路的概念不只是用可永续并兼顾节能和提高安全的方式照明公路,更要重新思考公路设计,公路本身要更聪明、提供有用的行车资讯。
英部分干道 晚上9点后关路灯
英国政府则把脑筋动到路灯上,希望以路灯夜间熄灯或改装可调亮度装置,达到节能省钱和减碳目的。每日电讯报报导,因应能源费用上涨,英格兰地区已有总计将近5000公里的公路、市区干道路灯在晚上9时后熄灯。不过,部分地方政府坦承,由於安装路灯亮度调整装置及复杂控制系统的支出,4到5年内并无法因为夜间熄灯措施而真正省到钱。道路安全组织则批评,此举可能增加意外事故和犯罪事件。
2013年01月01日 22点01分 2
level 9
湖南邵阳「无妈乡」 142名孩子盼母早归
ETtoday – 2013年1月1日 下午12:48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湖南省邵阳县有一个「无妈乡」,当地142名孩子在没有母亲陪伴下成长。据悉,因为偏远及土地贫瘠,「妈妈」不是出走,就是改嫁。而面对新的一年,他们的愿望是「妈妈能回来」。
根据《潇湘晨报》报导,「无妈乡」是指黄荆乡,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石灰岩)地貌,用锄头挖一挖,田土间尽是石头,冬天则经常停水停电。由於偏远及贫困,当地不少男子只能设法从云南、贵州更深的山区「讨老婆」、骗婚或者买妻,但最后这些女人大多出走、逃婚或改嫁。
「黄荆岭,石头壳,缺少水田,光棍多,讨十个媳妇,五个跟别个。漫山遍野的石头地里,长出粗粝的黄荆条。」这句民谣成了黄荆乡最真实的写照。而「你妈妈不见了」,则是对当地孩子而言极为敏感的一句话。在这个乡里,一共有142名孩子没有娘。
10岁的刘灵武去年4月9日失去母亲,他清楚记得当天放学回家,走到村口,有人对他喊「你妈妈走了」。等他跑回家,看到70岁的父亲坐在桌边喝酒,一直叹气。
据报导,由於家贫,刘父40岁才娶回了有点痴呆的老婆,想给刘家留个后,没想到生下的大儿子也是痴呆,后来又生了小儿子刘灵武。回忆老婆离开那天,刘父指出,因为牛走丢了,老婆说要去找牛,找到了大路上,就这麼一直走,再也没有回头。
刘灵武现在学会烧水、洗衣服及煮饭,他说,妈妈煮的白菜汤很好吃,以前总是一家四口挤在床上睡,「很暖和」。谈到新年,他则表示,「最大的愿望是妈妈能回来,如果妈妈能回来,还想吃她煮的白菜汤。」
而12岁的刘桂要,爸爸2008年肝癌去世,妈妈改嫁他人,再无音讯。据报导,刘父生前靠捡垃圾、做零工维生,有智力障碍的妈妈只会在家煮饭;为治病,爸爸走后,还欠下5000元人民币的债务。
刘桂要原本与奶奶一起住,但奶奶已经80多岁,和她说话要重复很多次她才能听见,没事的时候,奶奶还会念叨自己年轻时吃的苦,后悔自己当时没狠下心,逃离这个地方。无奈之中,姑姑把刘桂要接到自己家。
邵阳县是大陆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每年都有一定的财政拨款,用作扶贫基金,但对於这些无妈的孩子,当局没有专项资金。经媒体报导后,很多爱心人士到这里捐款捐物,但很多家庭是花完爱心款后,只能等著下一次援助。
报导指出,无妈的孩子跟爷爷奶奶一起长大,在老人们对儿媳无不数落的单调重复里,提起妈妈,他们难免心怀埋怨。而家庭困难、无妈的孩子能考上大学的,在整个黄荆乡还找不到个例。
无妈的孩子大多早早出去打工或嫁为人妇,打工的他们终有一天会回到家乡,没闯出名堂的,将继续上演从外地带老婆、老婆逃婚丢下孩子不管的悲剧。
2013年01月01日 22点01分 3
吧务
level 14
好,鼓掌
2013年01月01日 22点01分 4
level 9
友人开车致瘫 20年后泪眼重逢
2012年12月29日 上午4:26
〔记者廖雪茹/新竹报导〕25岁一场车祸改变了罗雅萱的生命,当时开车载她的好友陈诗弦,失联20年后在今年7月重逢;诗弦说∶「看到雅萱积极正向的活力,我终於可以放下埋藏心中许久的大石!」
罗雅萱说,7月她到台中家扶中心演讲,经她的友人辗转引介,竟然和失联20年的好友陈诗弦重逢,让她喜出望外。
友人愧疚 雅萱不怨人
民国81年3月,陈诗弦开车载罗雅萱和另名友人出游,途中发生严重车祸,造成罗颈椎以下全身瘫痪,陈骨折受伤;当时除强制险理赔,罗家并未再求偿,3人从此各自分飞。
重逢之日,陈诗弦送一束蓝玫瑰给雅萱,两人相拥而泣。陈表示20年来一直惦记著她,内心很愧疚,所以今年设法透过周遭亲友和网路搜寻,果然心想事成,很开心好友能走出一片天。
「你不需要说抱歉,反而是我要感谢你,让我有机会坚强起来,投入社团关怀更多的人。」罗雅萱说。
受到雅萱的精神感动,陈诗弦偕夫捐款并协助募款,开始以具体行动关怀弱势。
2013年01月01日 22点01分 6
level 9
人生瞎半场才开始 46岁失明拿博士
– 2013年1月1日 上午4:32
首位全盲后本土女博士
〔记者欧素美/台中报导〕她是终身学习的实践者!静宜大学全盲教师赖淑兰26岁时被诊断出罹患视网膜色素变性,逐渐丧失视力,46岁全盲,却开启她另一个世界,成为台湾第一位全盲后本土女博士,并荣获台湾视障菁英奖,最近她出书「人生瞎半场」与读者分享中年失明后的甘苦。
现年57岁的赖淑兰原是天之骄女,台大森林系毕业后,在国内外大型企业任职,不料被诊断罹患「视网膜色素变性」,视野越来越窄,医师预告她将会失明,但她不放弃,遍访名医,却无药可医。
走过旁徨、哀伤及低潮,40岁时,赖淑兰决定提前适应盲人生活,学习盲人的第一步「定向行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协会受训,过了半年才敢独自踏出第一步,她说「心里从没这麼怕过」。
赖淑兰决定回到学校念特殊教育,因为后天失明,她试图靠家人念书,用「听」的准备考试,但效果太慢,所幸视障团体协助向国外出版社请求电子档,才解决难题,她花了10年终於完成高雄师范大学硕士班及中正大学博士班学业,并进入大学教书。
赖淑兰是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她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态度教导学生,并创建盲人重建协会,参与台湾师范大学推广进修班的视障重建教师培训班,希望架起明盲之间的沟通桥梁。
因中途失明,食衣住行全变了调,赖淑兰说,学校变更教室,她必须重新学习认识到教室的路怎麼走;有社区民众担心她一个人进出危险,她也亲自说明自己受过盲人训练,可以自己行动。
分享人的尽头就是上帝的起头
因为勇往直前的态度,赖淑兰有「视障界小龙女」绰号,她表示,如果没有失明,不会攻读特殊教育硕、博士,也不会当老师,「当你觉得走到生命尽头时不要绝望,因为人的尽头就是上帝的起头,人生的下半场才要开始。」
她用「人生瞎半场」分享她摸索的过程,她说:「对中途失明的人来说,跨不过的障碍很多,需要更多人的关心及温暖的同理心」。
2013年01月01日 22点01分 8
level 10
好,欢欣鼓舞。
2013年01月01日 23点01分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