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遗憾的观感
九河入海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stwyin 楼主
一楼给百度
2012年12月06日 00点12分 1
level 1
stwyin 楼主
遗憾在哪里呢?
首先是一奶同胞的人品迥异。都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海子轩和海子佩这两个差了半柱香出生的双胞胎兄弟,人品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很难让人想象。
也许有人说:这样大差别的兄弟比比皆是,但是我还是要说,戏剧可以通过这种极端的矛盾冲突来铺陈剧情,但是要自然,要道明原委,最起码要在这种差异的形成上有所交待,不然就显得太过于突兀,甚至于到了让人觉得“假”的地步。建议第一集重拍,呵呵!~
2012年12月06日 00点12分 2
很多性格变异的原委,未必在开头就要彰显。要透过后面的剧情,性格的变化揣测前期人物的差异。一看就没有被总感觉没有啥商业能力的老大,或者手腕儿过硬的大嫂压过。。
2012年12月10日 15点12分
回复 亦晨0311 :要说商业能力,老大还是很有办法的,比如拆城墙,挖河道,筹集资金解海家兑银之急,都表现了海子轩是个经商的料,而人品,自然不在话下。老二的经商之道又应了无奸不商的俗语。
2012年12月10日 18点12分
level 1
stwyin 楼主
由于起手的感观有些不可思议,又没有道明原委,没有给我太多想象的空间,只好跟着剧情的发展来看下去,因此忽然发觉痕迹太重,这“痕迹”就是制造矛盾和借矛盾来推进剧情的痕迹太重,于是又生遗憾。
2012年12月06日 00点12分 3
同感,而且有些剧情编到最后简直无法自圆其说
2012年12月06日 10点12分
起手1900年,先去了解下历史上的天津背景。
2012年12月10日 15点12分
level 1
stwyin 楼主
虽然戏剧应该讲究虎头、象身、豹尾,但是舒缓的开头未尝不可,我这老百姓本来就是过日子,用过日子的心来看看电视剧,好看的未必是上来就矛盾重重的,惊出一身冷汗的,有时候来点怎么教育孩子的东西也是有看头的。(此处献给老戏骨,扮演海髯公的王奎荣老师,算是我这个小小粉丝的一点点建议吧,您扮演的海髯公要是在第一集给我们展现一下当时教育的失败就好啦!)
2012年12月06日 00点12分 4
楼主这段感受我很赞同,实际上这部戏前面部分就写得很满了,之后的故事不好发展,或者说之后的戏有些可以因此而删掉。干脆把这段时代的戏再多花点笔墨写丰富一些,以此成为一部完整的剧本。之后的戏,干脆当作续集来写。想当年《还珠格格》不是都还写了个1、2、3吗。
2012年12月10日 18点12分
level 1
stwyin 楼主
都说大文章全凭起手,好结局总在后头。这种围绕家族兴衰来反映近代中国历史沧桑的戏剧原本不好演绎,《九》里面演员的阵容和实力是足够的,内容也是值得一看的,“兄弟商行”跟日本人之争虽然历史上是上海而且是民国时期1·28抗战的导火索之一,但是放到这里也还算演绎得不错。回过头来再品味一下,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起手,恕我直言,观众的欣赏水平在各种电视剧的培训下突飞猛进,编剧不追求进一步地艺术突破,乃至到了一个自然而然不露痕迹的高超境界,嘿嘿,还真应该不好意思出门才是!~
2012年12月07日 00点12分 7
句句精辟,没有一句废话。[Yeah]也只有真正喜欢九河入海的朋友才能如此真挚的深入感受。
2012年12月07日 03点12分
回复 助力地微地 :说得还可以!
2012年12月07日 04点12分
回复 漈尐白 :[害羞]你是在说stwyin 吧,人家评说的才叫精彩呢。。
2012年12月07日 04点12分
实际上看完整部戏,你会觉得遗憾不是在开头了,而是三十集以后的部分。
2012年12月10日 18点12分
level 4
楼上的亲,人品差哪儿去了?
不过是因为晚生了半柱香,长子为大。所以才导致性格上的偏差。
海子佩从整体上来说,本质不坏。后天因素造成的,在剧情上都可窥一斑。
当初封爵爷的时候,给了长子。生孩子的时候,二房他们家又是个丫头,又因为投机取巧被父亲臭骂+陈三坏事儿诱使中麒抽了海芙蓉导致被赶出家门。
来回争的不过就是家产,争一口气重回海家。有些事儿,过了。
2012年12月10日 15点12分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