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笑话】并不可笑
庆云文苑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南荒归客 楼主
只因为是姓刘的阮先生讲的,咱就耐着性子听吧。
2012年12月04日 09点12分 1
level 11
插楼
先占个好位置
卖瓜子 饮料 要的来哈 嘿嘿
楼主继续
2012年12月04日 09点12分 2
没有咖啡满?清茶一杯也行啊。你这小摊上货还不全来![抛媚眼]
2012年12月04日 12点12分
谢谢!没有失望吧?
2012年12月04日 14点12分
回复 天书译懂 :清茶小点心,有的呢,不是还没来得及上么,来来来 ,不客气哈~
2012年12月05日 00点12分
回复 南荒归客 :没有失望。O(∩_∩)O
2012年12月05日 00点12分
level 12
南荒归客 楼主
----------失--效--的--约--定----------
--------------阮------直--------------
每当我看见锅碗瓢盆中还有剩下的米饭被扔掉时,都会心疼,自然而然就想起那一次在姥姥家经历的“抢粮”事儿。
那年夏天谷子刚甩穗不久,科尔沁草原经历一次冰雹。姥姥家生产队的40亩地的谷子被打得一片狼藉。毁种来不及了,只好任其生长了。眼看到了处暑动刀镰的时候,这片地除了谷莠子茁壮成长外,很难见到饱满的谷穗。生产队几个头儿一合计,决定让本队社员自己收割,谁割算谁的,就算生产队给社员搞福利了,时间定在处暑那天的二遍鸡叫之后,任何人不得提前。
这个决定一公布,社员们喜悦中带着恐慌,有年老体弱者极力反对,说这不是抢粮吗,非抢出人命来(不可)。
我姥爷是个精明人,他捋了三
下山
羊胡子,点了点头说:“此乃善举,善举。”可是姥姥家面对这生产队的善举,有些举步维艰,家中老的已上不去马,少的拉不开弓,凭什么去“抢粮”。可是机遇来了,也不能放弃呀。
于是1963年的处暑之夜,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斯力人民公社新民二队李玉福的家中,我的姥爷、姥姥正带领我和我8岁的老弟在磨刀霍霍。蘸着银亮的月辉,蘸着老与少激动的目光,刀磨好了,绳子准备好了,老弟的独轮车准备好了,姥姥的大柳筐准备好了。黄豆大的煤油灯连过年时都没点过通宵,可今夜无眠。就盼着村子里的鸡鸣。鸡鸣一遍时,姥爷说:“咱们出发吧,赶到那片谷子地头儿时,鸡也该叫二遍了,咱好动手割谷。”
一路上深一脚浅一脚,两老两少去“抢粮”。那片谷地离姥姥家只有三里,一路上好静,静得只有秋风瑟瑟吹,庄稼哗哗响。姥爷得意地说:“我们早点还是对的,争取开上第一镰。”姥姥也得意地说:“若能弄到十斤谷子就可磨七斤小米,到时给你们做一顿金米饭吃。”
我已经半年多没吃过小米
干饭
了,一听说马上就吃到像金子一样黄灿灿的小米饭,我好像脚下都生风了,嫌老弟推车太慢,便抢过他的独轮车,让他坐上我推车,来个加速前进。
正走着,见前方有灯火,越走越亮,渐渐听得到人们的嘈杂。姥爷说:“完了,谁这么缺大德,不守规矩,这鸡还没叫二遍,怎么就开镰了。”
等我们赶到谷子地,月光下只剩下寸把长度的新谷茬在迎接着我们。人们在抢粮的时候,连谷草都割光了,谷茬子都留得矮矮的。
站在地头,姥爷气得山羊胡子抖三抖,扯着他平时斯文的嗓子喊:“谁让你们先动镰了?”社员都忙着打捆、装担子,没人理会姥爷的叫喊,那片40亩地的谷子,姥爷连一个穗儿也没得到。这件事从此就成了姥爷终身的憾事。姥爷想起来就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啊。”是啊,人处于困境,甚至都要饿死了,还讲什么约定。
2012年12月04日 10点12分 3
level 12
[无语][委屈]
2012年12月04日 10点12分 4
谢谢关注!
2012年12月04日 14点12分
回复 南荒归客 :面对凄凉发苦笑
2012年12月04日 20点12分
level 13
没出什么大事就算庆幸了,丛林法则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向来是真实的。
2012年12月04日 11点12分 5
正如君言。
2012年12月04日 14点12分
level 15
吃饭是人的基本要求
2012年12月04日 12点12分 6
确实如此。
2012年12月04日 14点12分
level 12
南荒归客 楼主
数年前,通过《杂文报》、《杂文月刊>>,成了阮直先生的忠实读者。有了新浪博客,方便多了。
2012年12月04日 14点12分 8
陈老师晚安!
2012年12月04日 14点12分
level 10
欣赏[呵呵]
2012年12月04日 22点12分 9
久违了!问候!
2012年12月05日 12点12分
level 9
看了老师的文章,边想着去读读阮直。
2012年12月05日 00点12分 10
很好!
2012年12月05日 12点12分
level 11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只有自身得到温饱,才会去想到如何帮助别人。
而今社会,更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稍有不甚便落入他人的陷阱。
人之初,性本善。其实,也是建立在有能力去做善的人身上。若是没能力,哪来的善举之说?
所以,我们要做善,便先做个有能力的人。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如有雷同,你看着办吧。嘿嘿
2012年12月05日 00点12分 11
正确,100分!
2012年12月05日 01点12分
回复 南荒归客 :[Love] 好难得的100耶。[傻乐]
2012年12月05日 01点12分
level 12
南荒归客 楼主
纠正一楼的病句:‘姓刘的阮先生’,应为‘姓刘的阮直先生’。
举例说明:鲁迅,原名周树人。只能说‘姓周的鲁迅先生’,不能说‘姓周的鲁先生’。
同理:阮直,原名刘永安。只能说‘姓刘的阮直先生’,不能说‘姓刘的阮先生’。
2012年12月05日 01点12分 12
level 13
看到题目是一篇笑话,可是看完差一点没有掉下眼泪,这又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我也与本文的作者一样,至今从不糟蹋粮食,哪怕是已经过了几天的半个干馒头,只要不馊,我照样吃。现在的年轻人看了这些很不理解,其实,这就是那个年代烙下的深深的烙印。
2012年12月05日 10点12分 13
经过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舍不得浪费一粒粮。有是馒头时间长了,又干又硬掰不开,我把它放在碗里倒上开水泡开再吃。总觉着泡开的馒头也比那时的树叶树皮好吃。
2012年12月05日 11点12分
回复 天书译懂 :我们总能说道一起去。
2012年12月05日 11点12分
回复 闲云野鹤z123 :我们是一个时代的人!经历也差不多。现在说这些,年轻人都先絮叨。不过,我的孩子从小我就对他们进行勤俭的教育。都很听话。
2012年12月05日 11点12分
在如此艰难的时候,人们仍然遵守规则,只是早一步晚一步的差别。即便倒下,也是大写的人。这才是绝不暴殄天物、绝不损害他人的美德。问候天书!问候野鹤!
2012年12月05日 12点12分
level 14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当吃不饱时其生存都成问题了,谁还考虑活得是不是体面?
现在有这约定,半夜三更有人去就算是捧场了!
2012年12月05日 11点12分 14
说的透彻,问候安康。
2012年12月05日 12点12分
说的完全对!
2012年12月05日 12点12分
这是社会问题,不是那一个人的错!是其时代出了问题,是”君”者问题!
2012年12月05日 12点12分
level 5
南荒这老头儿着实有才,亲亲老头儿[Love]
2012年12月05日 12点12分 15
作者是阮直先生,我只是当了一次小商贩。哈哈,我也亲亲小帅哥你!
2012年12月05日 12点12分
level 15
读了阮直先生博客里的几篇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啊,有鲁迅先生之风。
2012年12月05日 12点12分 16
好书不厌看还读,益友何妨去复来。---(清)毛怀
2012年12月05日 12点12分
level 10
当生存成了问题时,除了丛林法则,一切约定都会失效。
经常看到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谴责下层人,其实只是因为没有本文中这样的经历。
2012年12月05日 14点12分 18
心直口快的朋友,久违了!送去衷心的问候!
2012年12月06日 00点12分
回复 南荒归客 :问候陈老,晚上好。
2012年12月07日 13点12分
level 10
深有感触,欣赏学习了,自认为对老一辈的勤俭节约学的不错,从不浪费
2012年12月05日 14点12分 20
现实中从来不吃剩菜剩饭的大有人在,真为他们在艰难时的生存能力担心。
2012年12月06日 00点12分
回复 南荒归客 :wenhao 问好陈老,晚安
2012年12月06日 14点12分
level 6
[顶]
2012年12月12日 08点12分 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