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金庸小说看人生——黯然销魂掌
神雕侠侣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若夜昼光 楼主
  第五辑 情趣篇——黯然销魂掌 《神雕侠侣》第三十四回,杨过以“黯然销魂掌”胜了周伯通的“大伏魔拳 法”。这套掌法是杨过集他所学各家大成自创,招式名字古怪,计有:心惊肉跳、 杞人忧天、无中生有、拖泥带水、徘徊空谷、废寝忘食、孤形只影、饮恨吞声、六 神不安、穷途末路……等等。原来,这是他与小龙女分别之后,一直苦苦思念,百 无聊赖中创成。周伯通央求杨过教他,杨过于是细细演给他看,但以周伯通那么聪 明绝顶又爱学武功的人,竟然提悟不到要旨,原因原来是他领略不到掌法的感情。   杨过向他解释说:“周老前辈,十五年前,内人和我分手,晚辈相思良苦,心 有所感,方有这套掌法之创。老前辈无牵无挂,快乐逍遥,自是无法领悟其中忧心 如焚的滋味。”   这理论跟玉女素心剑的“情侣剑法”同出一辙,但又比情侣剑法神话几分。   尤其是到后来,杨过得与小龙女重聚,便连他自己也无法发挥黯然销魂掌的威 力来,好在形势转恶劣,他俩被敌人隔开,他自分必死,黯然神伤,掌法又回复威 力。这是魔法不成?照金庸描述,便是像透了魔法:“杨过既和小龙女重逢,这路 掌法已失却神效”——“神效”真是可圈可点。   或者说,金庸这样形容武功,不过是将它和艺术创作放在一起,比方音乐、绘 画,那都是心中先有强烈的感情才能以作品表达出来的。例如画家有一个时期异常 低沉,这个时期所作的画也会表现低沉的调子,过一个时期,他的遭遇改变了(诸 如享受到爱情的喜悦),心情快乐起来,前一个时期的画风,自然无法维持。   我觉得这比喻并不完全贴切。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在第一次完成时是创作, 但以后每一次使用,便不是创作而是重演:像音乐演奏者演奏一个已经完成了的乐 章。没有经历过创造的人那种感情,不能够充分了解作品的精神,以致演奏不够说 服力,这个说法勉强可以成立;但是要说每一次演奏,必须重新置身创作时的心理 环境,那却未免有点荒谬。   何况,专业演奏家必须有专注投入的本领,难道杨过这位大行家的武功是这么 “业馀”么? 
2007年05月16日 05点05分 1
level 1
不错
2007年05月16日 05点05分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