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学问之路——张闻玉教授讲学
贵州大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心贵梦缘 楼主
 新闻网讯 (记者团 胡焱 实习记者 张景焱 摄影报道)11月27日晚,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来到花溪南校区五教402教室,与科技学院中文班和新闻班的师生一起探讨中国人的学问之路,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学问的精彩讲座。这位老人是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南昌大学兼职教授——张闻玉。
  张闻玉教授参与主编贵州高校教材《大学语文》(2005年),主编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辅导教材》(2001年),对语文的教与学有独自的见地,讲练得法,学生受益良多。他的传略先后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华名人大典》、《当代中国人》等四十多部词典辞书中。  讲学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什么是学问?”、“学问之三者的关系”、”传统小学的教学方法”、“小学的传承”、“学功夫的重要性”。   张闻玉教授引用了清代学者“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辞章、据三者之分。”阐述了什么是学问,再告诉同学们学问的三门基础之学分别是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这三门课严格总归起来就是小学的内容,小学的教学方法是《说文解字》、《语文文法诌义》、《古音学基础》、《汉字解读》。而在众多张闻玉教授列举的例子中,他最推崇的清代学者的学习精神,他认为乾嘉学术——章黄学派,西化了语文的研究方法,对于小学的传承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最后张闻玉教授以清代学者张之洞的“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告诉在场的学生及老师小学功夫的重要性,并激励在场的学生要好好学习,不要虚度光阴。   讲座结束后,科技学院中文121班的学习委员,手拿教授亲送的书,走到教授的身旁,对教授今天的讲学表示了深切的感激,并希望教授能有多次机会来到科技学院对大家进行讲学。   “学问是一切前进动力的源泉,作为学生的你们,求知是你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你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科技学院刘老师这样对大家说到。
2012年11月30日 10点11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