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可不可以带来无限的负债
经济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栾深羽 楼主

求解,资本带来的可不可以是负债再投资,投资在负债?然后无限扩大。
2012年11月29日 16点11分 1
level 7
栾深羽 楼主

如果可以,那负债带来的是企业的血液还是毒药?
2012年11月29日 16点11分 2
level 13
好像有比率吧?60%?
资产这方面我是半调子。。。
2012年11月29日 16点11分 3
我的意思很简单,假设A拥有一个亿的固定资产,贷五千万。进行正常运作之后,又可以贷款七千万。然后一个亿。。这样是不是无限恶性循环?
2012年11月29日 16点11分
回复 栾深羽 :嗯,我的意思就是。有一个亿的固定资产,假设贷款最高到五千万。总资产就是一亿五千万。而负债已经五千万的这个现实没改变。这个企业负债率就是33%(具体算法我不太会,我没学过)当这个负债率达到一定程度比如60%,就是负债高达:一亿三千万的时候他就不能贷款了,因为银行不贷。
2012年11月30日 00点11分
回复 栾深羽 :负债率多少不贷应该跟银行有关。不过有些风投不一样,比率会增加。
2012年11月30日 00点11分
回复 rfwow :嗯嗯,那是不是这么理解。只要这个企业足够的潜在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就可以无限的扩大负债?(比如这个企业市值在六个亿,可以融资到三个亿。在投入三个亿之后的回报适当的财务报表盈利下,可以在借贷一部分,如此循环,只要这个企业存在较高潜力,是不是?)
2012年12月01日 18点12分
level 6
你基本找不到一家不负债的企业。
负债不可怕,盲目负债才要命。负债是一种双方或多方参与的,对彼此收入的掉期交易。借方以未来的收入交易贷方的当下收入。本质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资源优化方式。是符合帕累托标准的。
当然风险就是另一回事。
2012年11月29日 16点11分 4
level 13
市场经济吗,钱不会平白无故的来。
看过采访马云的视频,和马云的书。说马云就去找过风投,还是个日本人。
风投对于他所投资的公司来说最怕的是什么?
不是一直要钱,要钱,要钱。因为风投有的是钱。
马云当时想要五十万,结果风投看好这个项目要给他三百万。。。还要告诉他怎么花钱,结果马云就接了一百万。
风投害怕什么?害怕的是领导者不能控制这个企业了。。。今天能赚钱,结果小赔,今天小赔,结果大赔。这就完了。
2012年11月30日 00点11分 5
能不能深入解释一下。我不太明白为什么领导者不能再控制这个企业了,指的是股份么?还有比如说怎么花钱,只是简略一提该药就行。
2012年12月01日 18点12分
回复 栾深羽 :我也只是变调子而已。我说一说我的看法,假如觉得还有精进的地方,你可以找别人问问。领导不能控制这个企业具体讲的是领导无法理解企业的情况。企业都会有一个叫“预期”,根据市场调查,产品情况。企业能分析出这个产品的销售量。所以,企业没有卖出那么多产品,那就说明领导的判断错误
2012年12月02日 01点12分
回复 栾深羽 :怎么花钱,主要指运用财务手段打开市场的效率,就是营销。相当于公司的市场部。
2012年12月02日 01点12分
回复 rfwow :明白了。不过在普通人眼里叫失策(经济学害人不浅呐哈哈)
2012年12月02日 08点12分
level 9
一个公司赚钱就会被人模仿,利润率就会降低,不可能无限负债,岛国就是个活例子,当它的饭碗都被我们还有棒子抢走的时候,结果已经可以预见了200%的负债,你懂的
2012年12月01日 14点12分 6
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流通来活络经脉。其实我的意思是想问,可不可以利用资金流去筹资(除了发股)继而积累足够的较好声誉。在这个基础上这就是个无形财产然后进行企业正确的投资来获得更多的回报,种种无限扩展。毕竟创意是来自于人类,模仿是来自于蠢货。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
2012年12月01日 18点12分
我明白了,但是怎么看怎么像是一种新模式的庞式骗局,苹果的结果是个例子,你的市场是会饱和的,利润率决定大众预期,当你利润率上升关闭下降时,市场会理解为利空,崩溃看来是在所难免的了
2012年12月01日 20点12分
回复 zzy201892 :但是有没有这种可能呢?资产的管理应该是由人决定的吧?正确的投资像高盛那样不也是一种成功?庞氏骗局?呵呵第一次接触这个词。不懂。
2012年12月02日 08点12分
高盛的问题很复杂,已经深入现代金融的方方面面了,但它也有漏洞,那就是金融市场的无效性,用信心二字概括吧,我是这样认为的
2012年12月02日 10点12分
level 3
从理论上是可行的,按现金流只要收入大于等于支出你就可以。当然这只能说你规模很大,挣不挣钱就另外一回事了。按公司经济学,即收益率大于成本,其中包括了资本成本也就是你的负债还有个人资本等等利率之和
2012年12月03日 00点12分 7
有没有确实的实例?
2012年12月03日 08点12分
level 9
无限负债投资太理想化了吧
2012年12月03日 07点12分 8
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候,利息对于企业而言已经微不足道。大概是正确的投资和理性的判断把?能否会保住盛极一时呢?
2012年12月03日 08点12分
回复 栾深羽 :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感觉要继续保持住就要维持和树立好企业的文化了,这样才能经久不衰,正确的投资和理性的判断当然是必须有的,具体可以参考上海紫竹科技园内资本的流入,和科技园的整个运营模式。
2012年12月03日 09点12分
回复 Qzk_2012 :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企业的原始积累之后带来的是企业的资本运作包括上市融资和信贷。也就是转型。 那么这样还算是公司么?那么又算是一个投机性的公司还是实业型的企业。
2012年12月03日 10点12分
level 9
本人看来是可能的
2012年12月03日 10点12分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