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婷收集的填词经验
伊人耳边话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子婷★ 楼主
1.在写景上,要学会如何写的有层次有顺序。比如雷夏泽的风景,可以先写远山,然后写湖泊,接着写木屋与树。动物的描写夹在其中就可以,但也要符合远鸟近蝶的顺序。有生气的地方,要适当写出人的气息,但最好不要直写,而是从侧面写,比如炊烟,打开的窗,烛火,空船,石路,这样就既表达出有人家的意思,又不会破坏风景的幽静。(昭朔琰)2.作品的构建,脱不了的是什么?纲要和内容,纲要是作为骨架出现的,而内容则是通过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展露的。那么任何文学作品,在展露内容时都需要一份严谨。 歌词文体很松散,但是这并不是说歌词可以随便写,哪怕文不对题,哪怕言之无物,因为写文章所总结出的经验放在歌词上同样适用,而且歌词通常小巧,更需要在条理和严密上多加思考。要表达的意思需要对字词进行斟酌,酝酿,然后要在使用时有个宏观的调控。例如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很容易让人听歌看词时领略带的那份感情断弦难续。 渲染气氛决定了歌词的明暗色调,那么就要围绕这个色调做文章,逻辑不能混乱。这是一个细节上的区分,不是咬文嚼字类的,单凭口说也讲不明白,需要对照作品实际说明。 另外作为先曲后词的填词,那么曲子本身就限定了歌词的写作方向,曲子的色彩仿佛是原色,而词里所加入的色彩就只能调剂,让之演化成其他颜色,当然,也有不少是原味保留。若是一支感觉的青绿的曲子让词给染成了灰黑,那么本身就不可取。 何况歌词重在抒情,所抒之情要让人感觉合情合理,流行音乐中所采取的方法大都是将感情刻画的很浓烈,从某种角度讲就叫煽情,但是现在填词的大家则不同,是要将歌词文学化,不是单纯的用来配唱。如果要单纯配唱的话歌词好坏都无所谓了。(轩辕破烂)3.骨架,是你全篇的线。血肉,是表现这条线的事情 景色。至于情感,要在字句中表现,则是体现的主题。有了这几点,才算是一篇完全的词。但是有了这些的并不一定是好词,看个人的能力和灵感了。而且如果是先曲后词的话,基调是定的,如同作文给你了题目,你可以出奇,但是不能跑题。(怒曦)
2007年05月15日 04点05分 1
level 1
★子婷★ 楼主
5.没有经历过的可以用旁观者的角度去书写,不能主观的去说明自己所见,通常这类作品都属记叙类,例如读书笔记或者观后感言。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看起来表达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有的是无病呻吟,有的却是实实在在,要从立意去看,而不是只看内容。(轩辕破烂)6.如果要写的空灵的话,尤其是对于写景的曲子,一定要注意意象的选取。比如清风,晨露,溪水,一般来说人气越少的词越空灵。(昭朔琰)7.用前人遗句始终是落了下乘,自己的笔绘出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作品,哪怕最开始很无味,很平淡,但始终是属于自己的,到后期才能逐渐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若是悟性和功底都到了一定程度,未尝不能写出超越前人的作品。 因为前人树立的是一个引导大家追逐的道标,留下的文化遗产不是给我们用取巧的方法直接取来使用,而是将在写作一途探索出的道路铺陈在大家眼前,避免后来者走上弯路,让大家能够更快的入门,前进,所以大家的目标不应该是思考怎么去从古籍中脱胎出好的词句,而是在看到古人的作品时思考前人对写作的构思,将所绘景物还原成最普通的山水,天象,然后从简单出发,用自己的视角去思考面对同样的情景,自己又能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反复对比下,才能发现自己与前人的差距,才能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 其实根据这么久的观察,我发现许多人不是没有进步的心,但对于目前的状态很茫然,似乎都在高原期,如何突破这个瓶颈看到下一个高度,而我之前拍砖的时候都是想从细微处给大家指出下一步的思考方向。可能你们不知道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心吧的词人拍砖,但细心的吧友可以搜索出来,从我用马甲的历史,最早的阿明com,不解风情二十年,游三到现在的轩辕破烂,拍砖的语气是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的。结果真正引起大家注意的却是带着脏字或者语气激烈的砖帖,我不是不会用柔和的话语劝说,而是在做出很多努力无效后才开始用激烈的手段。 也许我能了解你们的心理,想学,又没有方向,我自己也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个中滋味,抓破头皮或者咬松牙齿是常见的事了。 现在很多人最需要的是一个对写作的定义,从最基础的立意开始,本身有基础的大可以温故而知新,本身基础薄弱的更应该潜心研习。 话说回来,大家至少经历了十多年的汉语教育,其实基础都是有的,只是缺乏一个系统的整理,让自己清晰的认知到自己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罢了。 就象写作里的写意,记得我学习的时候,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勉强达到在写作时对语句进行取舍。如何让语句间有足够的联系,又能透出朦胧美,让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达到跃然纸上的程度真那么容易达到么?现在看很多说是写意,细看下去,却是把画面拆的七零八落,模糊有那么点意思,深想的话,越来越淡,到什么都感觉不到。 最后解释一点,有时候我确实会把一些歌词拆成单句解析,但那往往是在对具体段意无法把握的时候,想把它拆开细解,寻找其中的联系还原到作者的思维,感觉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但可惜的是,看到的多是词不达意,想当然而书写的作品。(轩辕破烂)
2007年05月15日 04点05分 3
level 1
还是来支持一下,虚心学习是好孩子~知错能改也是好孩子。
2007年05月15日 04点05分 5
level 1
★子婷★ 楼主
谁还有什么好经验,统统贴过来吧!
2007年05月15日 04点05分 6
level 7
扎实的基础,
正确的
心态,真实的情感。。
2007年05月15日 05点05分 7
level 11
轩辕那个破烂写得还真长。
2007年05月15日 07点05分 8
level 1
★子婷★ 楼主
能水才叫有水平嘛!
2007年05月15日 07点05分 9
level 11
我看最后那个人满顺眼的。。但是,这段:扯~<三> 把握住韵脚的尺度    不提倡在一首词里面用两种以上的韵脚。如果一首词,在没有特殊的要求下,是不提倡有变韵的情况出现的。
2007年05月15日 08点05分 10
level 1
★子婷★ 楼主
最后那个应该是专家说的。我觉得一首词如果比较短,最好只押一个韵。如果很长,可以押两个韵,只押一个韵难度太大了。不过我喜欢通篇押一个韵。
2007年05月15日 08点05分 11
level 11
不是难度大。。我觉得一个韵不好听。
2007年05月15日 08点05分 12
level 1
★子婷★ 楼主
一个韵不是唱起来顺吗?如果要用两个韵的话,我不太习惯同一段就有两个韵。最好是普通唱的地方一个韵,高潮时换一个韵。
2007年05月15日 09点05分 13
level 11
曾经。。曾经是这样觉得的。。现在觉得白居易的那种腔调帅。。还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哈灵。。
2007年05月15日 09点05分 14
level 12
嘿嘿....完全同意情人....
2007年05月15日 13点05分 15
level 6
嘿嘿
2007年05月15日 13点05分 16
level 6
又见彩凤~~~嘿嘿,偶一般素想换就换一个..8想换就8换...看感觉~~~
2007年05月16日 06点05分 17
level 7
在不懂的情况下 我会押10个韵!·!!!又见裁缝!!!
2007年05月16日 06点05分 18
level 12
裁缝.....- -!
2007年05月16日 09点05分 19
level 12
裁缝...- -!
2007年05月16日 09点05分 20
level 11
在不懂的情况下,我就不压韵了。。。裁缝。。。- -!
2007年05月16日 10点05分 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