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的作词人?你喜欢的歌词?
春田花痴同学会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一生收藏 楼主
开楼大家来玩吧
2007年05月15日 02点05分 1
level 7
林夕,这个没说的。对了,有没有人听过奚秀兰的歌?
2007年05月15日 04点05分 2
level 8
我喜欢浮夸和在梅边儿的歌词,特别是浮夸,方文山的歌词也是好的。
2007年05月15日 05点05分 3
level 0
黄伟文?不过好像粤语多
2007年05月15日 08点05分 4
level 8
我要素说偶除了偶家林夕之外。还稀饭徐若瑄。。。大家会不会觉得我好俗啊?~
2007年05月15日 10点05分 7
level 7
一生收藏 楼主
好象喜欢黄伟文的人也很多
2007年05月16日 02点05分 8
level 0
我喜欢娃娃,给陶喆作词那个,非常非常喜欢~~~~
2008年05月29日 15点05分 9
level 0
香港人的歌词比tw基本上强太多了,这个没异意吧?
2008年05月29日 16点05分 10
level 1
whyman是我的最爱曾经为了他还去注册了一个whywoman的ID,望天只是他几乎不填国语词劳斯莱斯,是近期的最爱太玄妙了...可以分好几层意思解读我喜欢他在文字里玩的那些小游戏
2008年05月30日 05点05分 12
level 1
喜欢林夕写给陈奕迅的《人来人往》,唱的悲从心起。其实周耀辉的词也是填的很好的,只是没有遇到很合适的歌手,所以有点可惜了。记得有一本当代歌坛上说,林夕是天才,黄伟文是鬼才。很是赞同。私底认为,黄伟文比林夕更适合陈奕迅。
2008年05月30日 13点05分 13
level 0
周耀辉没遇到适合的歌手?当然不是了!达明,黄耀明不就很多吗?当然英皇的也多…方大同不少词就是他写的
2008年05月31日 01点05分 14
level 6
Kwan的《空城》,黄伟文的《小王子》。不过我倒是不咋待见黄伟文。只待见这一首。林夕的《风月宝鉴》,姚谦的《暗恋》。陈少琪《石头记》,何秀萍《那个下午我在旧居烧信》《情流夜中环》,周耀辉《尽在今夜》《夏娃夏娃》。总的来说还是HK的词人比较喜欢,我觉得可能比较内心吧。台湾的比如娃娃啊,喜欢呢我是喜欢,大概要更生活更直白一些,不是我那杯茶。
2008年05月31日 13点05分 15
level 1
最近很喜欢《她来听我的演唱会》的词,叙述的故事让我有些难过。林夕的词依然大爱,写给EASON的和FAYE的都很不错,感觉能从歌词中思考生活,找寻灵魂。
2008年06月09日 12点06分 16
level 6
同喜欢。她来听我的演唱会~~还喜欢,蔡健雅无底洞的歌词。陈绮贞的,旅行的意义也不错。更喜欢琥珀原声大碟里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啦啦啦偶素俗人
2008年06月09日 18点06分 17
level 6
蛮喜欢深白色。也蛮喜欢姚谦给萧亚轩写的一些歌词。
2008年06月09日 18点06分 18
level 1
这两天一直在听杨千桦的【勇】特别喜欢里面的歌词。贴一小段吧:突然注入了渐软的双臂旁人从不赞同而情理也不容仍全情投入 伤都不觉痛如穷追一个梦谁人如何激进亦不及我为你那么勇沿途红灯再红无人可挡我路发现我喜欢的歌词MS作词人都米名气= =~囧RZ我是土人
2008年06月14日 17点06分 19
level 0
<勇>是黄伟文写的
2008年06月15日 00点06分 20
level 6
我Kuso地说其实我有点儿花痴周耀辉某张照片
2008年06月15日 08点06分 21
level 0
CD的成本低 ,才几毛钱 , 远低于录音带(几块钱) 。 一块钱几毛钱的成本 ,正版CD却可以买到几十快钱 。于是唱片公司就大肆贬低卡带的音质 ,不断宣传CD音质好, 其实CD不过在声场和动态好 ,其它方面都比不上卡带, 卡带音质柔软,人声温暖厚实, 卡带的声音是连续的。 CD声音尖硬,冰冷, CD的声音是不连续的, 受数字录音限制, 这就是为什么在CD播出来的声音呆板尖硬 ,有“数码味 ” 的原因。 ---说到底数字不过因为廉价,不过是圈钱陷阱,更加不能和黑胶唱片比 ---声音在黑胶唱盘中出来的效果甜美圆润,齿声玲珑,唇如拂耳,一张唱片带出万般风情,远超吾望。梁祝小提琴,琴声凄美绕梁,绵绵汩汩,委婉不绝,流转不散,相比之下,CD中小提琴的声音竟绌劣如刀锯钢丝,是我之前所想象不到的。---为什么会如此,我开始向行家打听和上网查找答案。----原来,不堪之故是CD采用的是数码01长方形的渐高渐低的形式去近似记录一个音的正弦波形,所得的形状虽可在内容量增大的情况下与该正弦波可以无限接近,仍呈阶梯型,更兼如采用数码录音,声音的采样源盘内记录本已是阶梯型,则再怎么精细,也无法把录音现场环境还原得真切;而黑胶唱片多采用模拟录音形式,唱头处与黑胶摩擦产生电压的升高降低为完美正弦波,经过放大出来的这个波形也是近乎完美的正弦波形式,这是数码形式所不可能代替的最接近录音环境现场的表现形式。我们听到的声音,甚至被制作人员用混音设备调整过,去避免数码形式本质的缺陷。倒头来,我们可能听到歌手令人惊叹的声音,哪知道这个人可能5音不全,唱得乱七八糟,跑调从C到F。------ 也就是说,我们熟知的CD只不过是人类快餐文化中一个唱片公司圈钱的陷阱。
2008年06月17日 12点06分 2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