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教授“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的最后一致
于丹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于教授的“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只是针对那些基本满足物质需求的人说的,幸福存在于自己心中,照顾好年迈的的父母,看看妻儿的笑脸,多关心一下周围需要帮助的人,都是幸福的,平时加强自身的修为,有崇高的理想是好事,而过多的超出实际的欲求并为这些欲求而拼命则不是真正幸福的源泉但对于那些“老百姓没钱住不起医院,住院了被赶出来躺在家里等死,蹲在窑洞口抽烟的可能很快就会断粮的老汉,刚从井下鬼门关里出来的并且可能下次就出不来的矿工,在立交桥下席地而卧的可能下一场寒流就会被冻死的乞丐。”尚未满足自身的基本物质需求,尚无法谈论他们是不是幸福, 也许他们也会有短暂的幸福时刻,但那些人终归是太可怜了,社会、政府应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于教授的幸福淡定理论不适合于这些人 
2007年05月14日 14点05分 1
level 1
花镜看看写的可以吗,基本是实事求是的写的
2007年05月14日 14点05分 2
level 9
层次很清楚,我没话可说了
2007年05月14日 14点05分 3
level 1
好的,谢谢花镜支持遗憾的是于教授并没有这样呼吁一下:尚未满足自身的基本物质需求,尚无法谈论他们是不是幸福, 也许他们也会有短暂的幸福时刻,但那些人终归是太可怜了,社会、政府应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
2007年05月14日 15点05分 4
level 9
遗憾的是于教授并没有这样呼吁一下:尚未满足自身的基本物质需求,尚无法谈论他们是不是幸福, 也许他们也会有短暂的幸福时刻,但那些人终归是太可怜了,社会、政府应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 作者: 不重则不威 2007-5-14 23:01   回复此发言 删除 -------------------相信于丹如果有机会,会有此一呼的,我相信她是个有良心和正义感的人。于丹已经去的监狱,希望她也去一下贫困山区,看一看那些失学的孩子。
2007年05月14日 15点05分 5
level 1
呵呵,我不能完全支持!怎么到结尾把“淡定”连同幸福

一块说啦?你的主题是关于“幸福”啊!再说了,每次政府工作报告都谈到改善人民生活的问题啦!何须《百家讲谈》乱强调呢?这不威朋友啊!怎么又能怪上于丹在那短短的几讲的时间里,不分主题的乱加“呼吁”呢?难道你的根本愿望要求于丹在那里反对政府才对吗?岂有此理!
2007年05月14日 15点05分 6
level 1
大家都在期待!晚安花镜,明天要上班,得睡了
2007年05月14日 15点05分 7
level 1
我希望于教授看望监狱里得犯人,山区的得孩子时不要讲她的“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得理论因为这些理论不适合他们而要实实在在得讲:你们现在确实太可怜,相比于其他人,你们确实是不幸得,但请你们相信社会、政府能够尽快帮助你们改善这种状况,请你们耐心得等等,自己也不要放弃努力,这才是真正淡定得生活态度
2007年05月14日 15点05分 8
level 1
于教授的幸福淡定理论不适合于这些人 作者: 不重则不威 2007-5-14 22:53   回复此发言 ------------------------这幸福和淡定咋能扯一块儿呐那于丹也没这么讲啊咱也问问要于丹不讲那些人问题儿就没啦就好啦
2007年05月14日 16点05分 9
level 1
万锤千炼说得是本来我写的时候也在想是不是把“淡定”加上,当时我想的淡定的意义如果是“而要实实在在得讲:你们现在确实太可怜,相比于其他人,你们确实是不幸得,但请你们相信社会、政府能够尽快帮助你们改善这种状况,请你们耐心得等等,自己也不要放弃努力,这才是真正淡定得生活态度”就可以不加了,但我觉得于教授的淡定并不是这个意思,所以就加上了,
2007年05月15日 09点05分 10
level 9
呵呵,滑头
2007年05月15日 10点05分 11
level 1
坊间流传最广的于丹女士的一句“心得”是:“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当如此缺乏良知而又包装精美的句子把粉丝们彻底征服的时候,于丹却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之下,走上致富之路。幸福洋溢在脸上的于丹用她的行动雄辩地告诉我们:幸福不仅和贫富有关,而且是“相当有关”。222。66。8 语录
2007年05月15日 10点05分 12
level 1
每次政府工作报告都谈到改善人民生活的问题啦!怎么又能怪上于丹在那短短的几讲的时间里,不分主题的乱加“呼吁”呢?难道你的根本愿望要求于丹在那里反对政府才对吗?呵呵,感动朋友,我一直在呼吁的就如政府工作报告都谈到的改善人民生活的问题啊,政府不也一直在提减轻农民负担吗,我就是要于教授这样呼吁一下:对那些尚未满足自身的基本物质需求的人,无法谈论他们是不是幸福, 也许他们也会有短暂的幸福时刻,但那些人终归是太可怜了,社会、政府应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 这种呼吁我敢说,花镜也敢说,怎么于教授一呼吁就反政府了?看来你确实不太适合分析此类问题放着为花镜摇旗呐喊这么有前途的职业不做是你的损失
2007年05月15日 12点05分 13
level 0
于教授百家讲坛的受众主要是电视观众,对电视观众来说,基本上属于你所说的那些基本满足物质需求的人。于教授要是面对那些“老百姓没钱住不起医院,住院了被赶出来躺在家里等死,蹲在窑洞口抽烟的可能很快就会断粮的老汉,刚从井下鬼门关里出来的并且可能下次就出不来的矿工,在立交桥下席地而卧的可能下一场寒流就会被冻死的乞丐。”,会有另外一套理论的。这就叫因材施教,授之能受。
2007年05月15日 15点05分 1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