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的56枝花
中国历史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一楼召唤@银子够花吗
一起来欣赏美女吧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1
level 13
1.羌族
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
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 —甲骨文。我国多数的少数民族都是由古羌族分裂出来的各个支系,炎黄子孙,炎帝代表古羌族,黄帝既是后来的华夏汉民族。
历史:1.上古时期炎帝创下的母系社会部落。
2.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宋人称之为“西夏”。当时形成了宋 辽 西夏三分天下的局面。
民族特点:比较早点的时期以游牧生活为主,不同的部落有着不同的羌族语言,勤劳,纯朴,能歌善舞。至今还保留着古羌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民族。
主要聚集地:甘肃,陕西,青海,宁夏,四川等...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2
level 13
3.蒙古族
起源: 额尔古纳河流域,古代东胡系统
自蒙古的大草原上出现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后,改写了历史许多的篇章,实现了亚欧大陆最大范围的统一,无论军事上还是政治上,蒙古人的确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续写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与难以被超越的华章。
民族特点:擅长乐器,其中以马头琴为代表,蒙古女子几乎都是在马背上成长的,所以她们舞蹈都带着几分英姿飒爽。
民族节日: 那达慕大会
食物:马奶酒,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酪酥,牛羊肉为主。
主要聚集地:内蒙古,新疆,辽宁,黑龙江等地。。。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4
level 13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民族特点:信奉藏教,朝圣,藏歌。
主要聚集地:西藏,青海,四川。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7
level 13
7.苗族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
民族特点:喜欢首饰,以银首饰为主,擅长精致的手工艺。
现居地: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8
level 13
8.傣族
傣族是“百越”“骆越”民族的后裔。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生活在热带地区,傣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与缅甸老挝等民族为主体民族。曾被外族人称为摆夷人
主要聚集地:云南西双版纳。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9
level 13
9.彝族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自称繁多,因地而异,有“诺苏”、“密撒”、“罗罗”、“撒尼”、“阿细”等。建国后,以“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十月年、火把节及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活动,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就是彝族人的春节。
主要聚集地:四川凉山州,云南楚雄等....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10
level 13
11.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民族特点:有着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歌,还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与传说。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12
level 13
12.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13
level 13
13.纳西族
 纳西族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由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主要聚集地:云南丽江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14
level 13
14.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 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主要聚集地:云南思茅,墨江,西双版纳。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15
level 13
15.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主要聚集地:云南腾冲,盈江,潞西。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16
level 13
16.怒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主要聚集地:云南怒江,澜沧江。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17
level 13
17.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分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三种方言。没有文字,牧区一般用蒙文,农区和林区通用汉文。
  鄂温克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鄂温克族的口头创作有神话、故事、歌谣、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他们能歌善舞,民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词。 鄂温克族人在森林中没有固定的住所,“撮罗子”是他们的传统民居。“撮罗子”,鄂温克语叫“希椤柱”,它的外形如同鄂伦春族的“仙人柱”,高约3米,直径约4米,是一种圆锥形建筑物,实际上是用松木杆搭成的圆形窝棚,也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帐篷。“撮罗子”的遮盖物随季节变化有所不同,夏季一般用桦树皮,冬季则用麂、鹿皮包裹。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18
level 13
18.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亲近。
主要聚集地:内蒙古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19
像林志玲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level 13
19.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20
level 13
20.门巴族
 门巴族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21
level 13
21.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白族先民就在以苍山洱海和滇池为中心的地区生息繁衍。
主要聚集地:云南大理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22
level 13
23.布依族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同一个民族,都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只是壮族主要生活在广西,布依主要生活在贵州。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24
level 13
24.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
“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25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