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stwyin
楼主
看点之四,能臣良相。提到“贞观之治”不可不提到的辅佐唐太宗成就开明盛世的几个大臣:被誉为“房谋杜断”的房玄龄、杜如晦,谏议是非的魏征、马周、张玄素,谦逊持重的长孙无忌、高士廉、李靖,老成谋国的萧禹,起草中枢的岑文本,手握重兵的李绩、张亮、侯军集等人。李世民之能首在知人善用,能用众人之能、而避众人之短使李世民手下云集了大批的人材,以上提到的这些人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人有的是出身名门如房玄龄、有的是皇亲国戚如长孙无忌、有的则是出身低微如马周、有的更是赎罪赦免如魏征、还有的是出身草莽如李绩,但是都能被李世民量材而用,而且成就非凡,这是古今历史上最为为人所称道的地方。“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开唐盛世得益于人材,李世民能够注重选拔人材、重视人材、尊重人材,有气度胸襟接纳人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中杜如晦辞世最早,“房谋杜断”如何表现?魏征名气最大、传世的著作最多(如《隋书》、《十思疏》、《十谏书》),跟李世民之间谏纳的故事也最脍炙人口,如何彰显?马周出身低微、才识卓越,被李世民慧眼识材破格使用,这样的人物如何刻画?长孙无忌历史上对他褒贬不一争议很大,这样的国戚如何演绎?李绩出身草莽,开疆守土最终成为一代名将,这样的人物如何塑造?以上种种只是能臣良相中的一部分,他们的身影贯穿了这段历史的几乎所有关键脉络之中,看唐史不看这些人物的传记不能真正了解唐史,看《贞观长歌》不看对这些人物的刻画,不能看到真正的精彩之处。《贞》剧中对这些人物的塑造已经大大远离了历史的真实面貌,参杂了创作者个人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对内心深处的剖析,有的距离历史记载甚远,即使对魏征这样的能臣也不能还其本然仅以“忠”、“直”来表现,只因为这样作才能表现李世民这个圣明的皇帝,其实对于人物的塑造上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留给更多的观众朋友去评说吧。
2007年05月14日 05点05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