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力挽狂澜C
楼主
期待临空经济越飞越高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人:ZYZ 发布时间:2007-5-14 阅读:36次 ———初探连云港区域性国际空港物流战略□策划 本报记者 王川 撰稿 本报记者 胡柳君 连云港,江苏省惟一的海港,为“临海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舞台,临海经济也正成为港城跨越发展的主战场。 白塔埠机场,苏北三大飞机场之一,省政府命名的区域性大型国际机场,能否成为“临空经济”的引擎,成为港城跨越发展的发动机? 5月8日上午,连云港与海航在空中握手。海航,作为中国民航第一家A股和B股同时上市的航空公司,市政府正式与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关于连云港白塔埠机场资产重组和合作发展航空运输市场的补充协议》,给出了初步答案:连云港是可以发展临空经济的。 其实去年年底,市规划局就主持编制了《连云港区域性国际空港物流战略规划》,最早提出了连云港发展临空经济的大胆构想。 市领导在签约仪式上这样期望:握手海航,这标志着连云港机场向建设“区域性大型国际机场”的目标迈出重要一步。空港发展的快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晴雨表。在连云港,空港是继海港发展外的又一个制高点。470万港城人民期待着临空经济越飞越高! 连云港与海航合作一次弥足珍贵的“空中握手” 5月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市政府正式与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关于连云港白塔埠机场资产重组和合作发展航空运输市场的补充协议》。 其实,早在2005年4月8日,市政府与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在海南省三亚市就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此后双方高层领导又就开辟航线、机场建设、物流运输等领域合作问题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并在首次签订的框架协议基础上,共同修订出本次补充协议。 去年年底,市规划局主持编制了《连云港区域性国际空港物流战略规划》,为连云港能否发展临空经济、怎样发展临空经济提出了问题,并在规划层面提出了构想和解决的方法。当时,一座定位为区域性综合物流园区、服务于东北亚、海陆空联运的区域性国际空港物流园已经跃然纸上。 今年年初,连云港机场被省政府定位为“区域性的大型国际机场”,2020年将跻身全国大型国际机场行列,将在全国航空运输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我市发展临空经济的政策优势,发展临空经济到了该破题的时候了。 但是,要实现“区域性的大型国际机场”的目标离不开航班航线的支撑和运力的保障。近年来,连云港民航机场一直致力于寻求大的合作载体,经过多次洽谈与沟通,与海航握手是连云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目前,连云港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对振兴苏北、服务中西部有着重要拉动作用,随着一大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相继建设,连云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临空经济发展的机遇。 中国中部地区核心物流区一份值得人们期许的承诺 合同即要约和承诺。 在5月8日的签字仪式上,我市作出了如下要约:希望能够与海航集团以发展航空、机场项目为切入点,按照短、中期发展目标,全方位、多领域推进双方合作。借助与海航集团的合作,加快空港开放步伐,尽快开通日韩航线和国内一批主要航线,推动连云港旅游、物流软硬件设施再上档次。 这份要约与海航集团的承诺是吻合的,是不约而同的,是异口同声的。 在签字仪式上,海航集团副董事长王健表示,海航集团对连云港良好的发展态势充满信心。目前,连云港的大规模投入将有力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海航集团将以积极姿态参与连云港的建设。王健希望与连云港政府密切合作,在连云港机场建设中,打破单一运输体模式,努力发展航空、旅游、物流、海运业,创造新型空港区和物流区,力争打造出中国中部地区核心物流区。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民航第一家A股和B股同时上市的航空公司,是海航集团下属航空运输产业集团的龙头企业,对所辖的中国新华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实施行业管理。连续13年,海航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均呈现出持续增长势头。2005年,海航实现年总周转量18.10亿吨公里,货邮运输量16.22万吨,旅客运输量1280万人次,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跻身中国四大航空公司之列。
2007年05月14日 05点05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