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和希腊化时代的历史背景
亚赫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amopal 楼主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英雄,当然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就在于超越了时代。
2012年11月19日 01点11分 1
level 7
amopal 楼主
2012年11月19日 01点11分 2
level 7
amopal 楼主
百度真是退步得很厉害,看看李彦宏那封公开信就知道了,总是被吞楼、被审查之类。
2012年11月19日 02点11分 5
level 7
amopal 楼主
另有一处比较有趣的截面:http://baike.baidu.com/view/2118783.htm
2012年11月19日 02点11分 6
level 7
amopal 楼主

希波战争后的社会经济
农业在古典时代仍然是城邦经济的主导部门,即使如雅典、科林斯等工商业发达的城邦,大多数公民也住在农村,农业是主体。
土地制度
第一,中小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由于希波战争的胜利,海外军事殖民地的拓展,第三等级公民的人数成倍增加,约至两万。第二,工商业相对发达的城邦,土地私有制也比较发达,先后出现一些大地产所有者,如雅典著名的政治家西蒙(Cimon)和伯里克利(Pericles)。在精神文化落后地区,如多利亚人统治的斯巴达和克里特,份地基本平均。第三,城邦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公有地与私有份地并存。如在雅典,除了国有的草场和林地之外,还有属于社区(demos)所有的小片土地。公有地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雅典的国有地承租期一般为10年。社区公有地的租期各有长短,有的租期为40年。第四,私有土地的规模不等、经营方式各异。在斯巴达份地和帖撒利亚大地产上依附的奴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耕作、交租,并随主入伍出征。雅典的大地产所有者,有的直接经营,如西蒙;有的委任奴隶代管经营,如伯里克利。雅典的农业劳动者有奴隶、外邦居民及各种身份的雇工。
小地产的经营方式也有两种,以雅典为代表的大多数城邦是土地所有者以家庭为单位,自耕自营、自食其力;以斯巴达、克里特为代表的少数城邦则是土地所有者强制依附民(例如希洛人)代耕,所有者坐享其成。
古典时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各邦情况不一。有的邦发展较慢,如斯巴达长期禁止公民转让土地;有的邦发展较快,如雅典在梭伦改革之前,土地转让已有发生,但数量有限。
在农业方面,此时的农艺水平和商品化种植意识大为增加。希腊人开始采纳黍、蔬菜、小麦三种作物的轮种法,力争地尽其用,兼用绿肥和灰烬、石灰石等人工肥料,促进增产增收;增加橄榄、葡萄和无花果等经济作物的栽培比重,扩大了农民收入。
工商业发展情况
古典时代的希腊经济是
农工商混合型经济。虽然农业在总体上占优势,但某些城邦的经济作物比重较大,加上多种多样的手工业和商业,形成了城邦古典时代经济的鲜明特色。
就工场手工业而言,分工日益精细,规模不断扩大。雅典的罗立温银矿最盛时多达2万~3万人。城邦把矿山分段出租给公民开采,劳工主要是奴隶。承包人有的用自家的奴隶开采,有的则租用别人的奴隶。
最发达的也许是制陶业,因为陶器日用品在南欧、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已广泛流行。在雅典、科林斯、帖撒利亚等地,中小制陶业主遍布城郊,较大的作坊有几十个奴隶在协作。制胎、彩绘、烧制等均有分工。公元前5世纪流行的是黑底红色图案陶,尤以雅典的工艺陶制品有名。
据阿里斯托芬的喜剧,现代手工业的大多数行业在希腊古典时代均已出现。诸如梳毛、织呢、织毯、制革、珠宝、奶酪、面包等业匠人应有尽有,加上武器作坊,几乎百业俱全。
古代商业总是和手工业同步发展,互为因果的。国内商业繁荣的城邦必然鼓励国际贸易。在雅典、科林斯、梅加拉、开俄斯、埃吉那、叙拉古,都有不少商人穿梭往来于地中海沿岸各邦之间。商业的发展必然带动金融业。在雅典、西库昂、底比斯,钱庄兼营高利贷,贷款人必须有自己的财产抵押。因海外贸易风险太大,故外贸贷款利率最高。
2012年11月19日 13点11分 8
level 7
amopal 楼主

斯巴达的危机
自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来库古创立的平等公社原则逐渐废弛。来山德将军和他的许多部将都发了国难财,来山德一次从小亚运回2 000塔兰特巨款,雅典投降时他又带回整车贡金。强人愈富,弱者愈贫。原属公有的公民份地开始转让,土地私有制日益明显。由于土地兼并迅速,斯巴达的公民数从极盛时的大约4万人迅速下降至公元前4世纪初的1 500人乃至该世纪末的1 000人!公元前399年,斯巴达的破产公民基那敦串通庇里阿西人和希洛人密谋起义,事泄被镇压。
雅典民主政制的回光返照
虽然战争使雅典元气大伤,公民数由战前的4万减至战后的2万,但休养一段时间后元气即有恢复。在斯巴达支持下雅典建立的三十寡头政治,存在一年左右即被推翻。民主制恢复了公民大会的至高地位。各阶层出身的政治家、演说家脱颖而出,进一步改善了由名门望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在经济方面,富豪阶层的财产显著增加,在最富有的1 200人中间,财产大多在2个~5个塔兰特,有的多达数百塔兰特。公民的收入来源不再限于地产,还经营多种第二产业。作坊、钱庄、澡堂、妓院、酒馆等第三产业兴旺发达。公民拥有奴隶的数量比以前增大,私有经济的进步使雅典在丧失了原盟邦的贡款以后仍然能有大量收入,公民的福利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有增加(比如出席公民大会的津贴由每人每天一个奥波尔逐渐增大至六倍——一个德拉克马)。所以说此时雅典虽然也有贫富分化,但失地公民的人数远比斯巴达要少,其危机主要表现为个人主义的膨胀,雇佣兵逐渐取代公民兵等社会现象。
底比斯的短暂霸权
自伯罗奔尼撒战后,斯巴达成了全希腊的霸主,它对属邦征收的赋税比雅典称霸时还繁重,还派监督在各邦强制推行寡头政制。斯巴达的高压政策引起各邦严重不满。公元前399—前394年,斯巴达企图进一步控制小亚希腊各邦,与波斯发生战争。雅典、底比斯等城邦结盟共抗斯巴达,因主战场在科林斯地峡,史称科林斯战争(公元前395—前387年)。公元前394年,波斯舰队在雅典人科农的指挥下打败斯巴达海军。科农带着大量波斯金钱回到雅典,重修长城,新组舰队。公元前387年,在波斯压力下,希腊各国在波斯首都苏撒签订了和约,因斯巴达使者之名而称为《安塔西达和约》。和约规定,波俄提亚同盟应立即解散,但盟主底比斯不肯屈从,斯巴达于公元前382年攻占底比斯,建立了寡头政权。公元前379—378年,底比斯的民主派起义,赶走了斯巴达驻军,推翻了寡头政制,重建了民主制并恢复了波俄提亚同盟。底比斯从此勃兴。
公元前378年,雅典又组织了第二次海上同盟,虽然盟邦较以前少了许多,也能挫败斯巴达的武装干涉,洗雪了羊河之役的耻辱。
公元前371年,斯巴达召集全希腊盟会、宣布除保留伯罗奔尼撒同盟以外,解散其他同盟,各邦自治。底比斯不服,双方在琉克特拉(Leuctra)展开决战。斯巴达的盟军约11 000人,底比斯的公民兵约6 000人。底比斯的将领伊帕米农达斯(Epaminondas)巧布“楔形”方阵,纵深50列,集中主力于左翼,突破敌军右翼,致敌全线崩溃。此战成为伯罗奔尼撒同盟解散,斯巴达众叛亲离的转折点。次年冬,伊帕米农达斯率军杀入伯罗奔尼撒,大肆掳掠,美塞尼亚获得了重新独立,希洛人也获得了解放。底比斯盛极一时,影响所及,阿哥斯平民“棍棒党”借机暴动,打死贵族1 200人,甚至还打死一些企图平息暴动的民主派领袖。
底比斯的极盛引起雅典的不安,雅典转而与斯巴达结盟。公元前362年,伊帕米农达斯率军再入伯罗奔尼撒时,与雅典、斯巴达的军队战于曼丁尼亚(Mantinea),底比斯军虽胜但主帅阵亡,国势旋即衰落。底比斯能称霸一时,主要是因为在各邦公民兵制大都解体的情况下,它还能有较稳定的公民兵兵源。战后,各邦和会承认了美塞尼亚的独立,斯巴达的地位进一步沦落。不久,雅典的骄横又引发了第二次海上同盟国之间的战争(公元前357—前355年)。同盟很快崩溃了。
旷日持久的城邦争霸使各邦在不断磨擦的内耗中相继衰落。
2012年11月19日 13点11分 11
level 11
古希腊的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巨大,上学时我们就熟知著名的自然科学家阿基米德、哲学家苏格拉底。
感谢楼主提供的详尽材料,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古希腊的城邦、经济及著名战役,了解了希腊与波斯之间持续数百年的战争,可以说希腊与波斯是世仇,也让我们明白了亚历山大为何要进攻波斯的历史缘由
2012年11月19日 14点11分 13
我觉得希腊人一定很不爽,明明自己这边比波斯先进得多,却由于内耗常常吃亏,虽然那边也是杂牌军,但在规模上很占优势。终于有一天希腊这边也有人出面提供必须的公共品,并且一举拿下了整个波斯,从此奠定了欧洲文明的势力范围。和波斯国王的派遣或亲征都不同,小亚是直接开过去就不回来了XD @lmy78
2012年11月20日 05点11分
level 11
谢谢楼主的资料推荐和搬运!给我系统地补习了一下希腊知识,理清了很多之前很困惑糊涂的地理历史知识点。
不同政体的建立发展,果然是要依托于当时的地理历史经济等因素。也没法独断地说哪个更好吧,只能说哪个更适合当时当地的情况。不过从历史发展来看,还是有其必然的相对来说普世的趋势。
以前曾一度以为伯罗奔尼撒战争就是希波战争……咳咳
2012年11月20日 02点11分 14
其实雅典的亲马其顿派是大奴隶主大贵族,反马其顿派反而是中产阶级、工商业者、民主人士。另外雅典的勃兴得益于反帝反侵略,衰败则要归咎于帝国主义和霸权行径。不过我认为小亚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超越了单纯的帝国主义,能够较好地处理手段(战争)和目的(全球化)的关系,不是单纯的掠夺占有和炫耀。
2012年11月20日 05点11分
回复 amopal :手段和目的从来都是匠人和大师的分野,我记得你说过想看看我的照片,可惜我确实已经很多年不照相了,实在是对不起,啥时候如果能见到真人可能更方便你判断。我个人虽然没有你这么能一眼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底色,但是接触某个人的时间久了以后,判断其生长环境和思维方式以及见识的窄或宽。
2012年11月20日 05点11分
回复 amopal :个人发现我国新一代,表面上看上去兴趣相仿的,其实也有巨大的精神底色的区别,有的人已经非常自信充实成熟了,而有的还在对社会的猜测、扭曲中生活,谁成为怎样并不确定,但不得不说中产阶级和中上阶层更易培养出自信成熟的孩子,而有的人一旦离开大城市,瞬间就退回到了小县城的视野。
2012年11月20日 06点11分
回复 lmy78 :城市和中产生活经验很重要,一战的例子证明,博弈链(即博弈时间)足够长的话,敌人之间都足以达成默契。罗琳那种三代以上即为纯血统的区分也有一定道理。不过西方人擅长的是超越,柏拉图也承认有些人生来便不属于他们的阶级,这是个人主义文明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小亚也是典型的这号人XD
2012年11月20日 14点11分
level 7
amopal 楼主
呼吁希腊人团结起来打击波斯的演讲:https://tieba.baidu.com/p/1856898627
2012年11月22日 12点11分 17
@lmy78 还是在我门下聊天吧XD 虽然波斯是古老的文明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帝国,但遗憾的是进步实在很缓慢,和希腊人经过东方化吸取长处之后创造出全新的文化,再重新强制向东方输出的境界实在不能比,当时欧洲亚洲的实力和势能对比简直就是不成比例,与后来中世纪期间的十字军东征也不可同日而语。
2012年11月29日 04点11分
回复 lmy78 :艾伦的大学同学兼朋友EM福斯特写过一本有名的gay小说《莫里斯》,里面同时反雅典式的同性爱和英国森严的社会等级,很有深度也很好看。福斯特、凯恩斯、图灵3人在校时过从甚密,后来则因不同的价值取向而导致人生之路和结局都很不同,但是成就也不在一个层面上。小说中的校园倒是很美好。
2012年11月29日 07点11分
回复 amopal :我阅读同人文的一大遗憾,就是大部分文章对于小亚小赫的校园生活描写甚少,如果有的话,也加入了各种三角恋、虐身虐心等因素,而变成不纯粹。现在好像没点这样的元素就不会写文章了,其实亚赫两个人的校园恋情正是因为其单纯而充满力量而美好,加入了七七八八的因素反而彻底点金成铁了。
2012年11月29日 09点11分
回复 lmy78 :对了Troy的电影里阿喀琉斯临死前对他无比纯洁的小女朋友说:You gave me peace, in a lifetime of war.然后很多纯情少女被这句话感动到热泪盈眶啊,觉得真是经典爱情、旷世绝恋啊,而我只想到天主教会的弥撒仪式中一个环节就是参加者要彼此祝福peace bewith you,其实是想熄灭人的活力。
2012年12月01日 04点12分
level 7
amopal 楼主
关于灯塔的一些资料:
这座灯塔建在亚历山大城海滨外一公里多的法罗斯岛上,故以“法罗斯”定名。此后西方各国的“灯塔”一词,均以“法罗斯”(pharos)音。例如英语的“pharos”,法语的“pharos”,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faro ”等皆发此音。实际上,
这座高大壮观的灯塔并非真在岛上,而是建在距该岛还有七米的一个大礁石上。石礁随海潮的起落而时隐时现,使整个灯塔建筑长年经受着海浪的拍打冲刷,好似在大海中拔起一座冲天大厦。塔上有一盏形体巨大、光芒四射、长年不熄的灯塔火炬。
亚历山大灯塔(The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塔楼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方形结构,高60米,里面有300多个大小不等的房间,用来作燃料库、机房和工作人员的寝室;第二层是八角形结构,高15米;第三层是圆形结构,上面用8米高的8根石柱围绕在圆顶灯楼。灯楼上面,矗立着8米高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站立姿态的青铜雕像。整座灯塔都是用花岗石和铜等材料建筑而成,灯的燃料是橄榄油和木材。整个灯塔的面积约930平方米。聪明的设计师还采用反光的原理,用镜子把灯光反射到更远的海面上。这座无与伦比的灯塔,夜夜灯火通明,兢兢业业地为入港船只导航,它给舵手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公元前280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月黑风高,一艘埃及的皇家喜船,在驶入亚历山大港时,触礁沉没了,船上的皇亲国戚及从欧洲娶来的新娘,全部葬身鱼腹。这一悲剧,震惊了埃及朝野上下。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下令在最大港口的入口处,修建导航灯塔。经过40年的努力,一座雄伟壮观的灯塔竖立在法罗斯岛的东端。它立于距岛岸7米处的石礁上,
人们将它称为“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  
当亚历山大灯塔建成后,它以400英尺的高度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他的设计者是希腊的建筑师索斯查图斯。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笔记中这样记载着:“灯塔是建筑在三层台阶之上,在它的顶端,白天用一面镜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导船只。”
它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纯粹为人民实际生活而建,当时亚历山大港
也是整个地中海世界和中东地区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国际转运港。
2012年11月30日 02点11分 18
level 3

这段话偶好喜欢[大笑]对雅典复杂的感情
他一身兼任马其顿国王与希腊同盟之盟主,所以他一人握有完全的政治与军事的权威。否则他不能尽情发挥他作为政治家的天才,不能取得他那样伟大的成就。他不只是一介武夫,他也有很强的文化意识。他深知雅典代表了希腊精神的精华,所以虽有雅典人屡次阴谋推翻他,他对于雅典人,却始终采取安抚政策。只有雅典才是他伟大成就的王冕,他宁愿保存它的文化,而不愿屈辱它。
2013年02月05日 08点02分 21
level 7
OK……我对希腊比较系统的了解还是在高中历史对希腊一些经济和政治文化的讲解,我当时就相信像这种单纯的投票式民主的弊端会毁掉整个制度,一个王朝或者国家是否强盛很难说取决于它的文化是否繁茂先进,宋朝的例子不要太棒。
至于自由民主,有篇文章做过一个对比,俄罗斯当时的十月党人当时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但他们的人民和朋友都支持他们,而同时发生在中国的**者却遭到了家庭和朋友的背叛,或许这就是自由民主,各种意义上的理解。
另外……【拜】我对这方面一直没有什么研究,因为我相信这方面的探讨所得出的结果不分正确……【膜拜!真心膜拜楼上各位】好棒!你们的资料都是平常通过神马积累的啊~
2013年02月05日 11点02分 22
level 7
还有……楼中楼才不好玩……【蹲墙角】
2013年02月05日 11点02分 2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