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评』“男人女人化,女人野人化”
淮南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铜陵人 楼主
现在的电视选秀如同电线杆上的补肾广告一样,乱的让男人发虚,让女人添堵。中央台的“梦想中国”、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把天下的GG、MM弄得失魂落魄。一句“既然有梦想,为何你不来?”,使原本五音不全、六根不净的少男少女坚信自己上辈子就是宫廷乐师、领班舞女。于是,趋之若骛、滥鱼充鼠、一哄而上,惟恐辱没了自己的潜质。“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这句忽悠死人不偿命的鬼话,让少男少女们彻底走火入魔、粉墨登场,以求一秀成名。 但最让人心惊肉跳的不是GG、MM的勇气,而是他们阴阳失调的杀气。放眼望去,秀场上到处都是“生理男人心理女人”的男人和“生理女人心理野人”的女人。男人们大都略施粉黛、肌肤圆润、气质阴柔、身材清瘦,说话拿腔作调、羞涩腼腆,眼光闪烁游弋,美目盼兮,真个是“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活脱一男人中的伟女人;女人们则个个短衣襟小打扮,阳钢十足、个性张扬,说话洪钟大吕、掷地有声,目光如炬、翩若惊鸿,善做熊虎之状,敢发豺狼之声,举手投足间,一位女人中的伟丈夫绝世独立。 “男人女人化,女人野人化”的大观,让乾坤逆转、阴阳洗牌。GG、MM们的审美情趣,将我的前列腺膈应的挠爪挠心的痛。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男人这东西》中说:“雄性的本来特征是能动的,富有攻击性的。而现代社会却抑制了这种雄性的本能,一味地推崇高雅、知性,而女性也这样期望着男性。”我觉得阿渡这句话半对半错:“半对”是说一味追求“高雅”的现代社会,的确压抑了雄性的本能,使雄性激素锐减,无法借势雄起,出现了并不高雅的“ED”;“半错”是说男人不“男”,并不是女人所期望的,而是女人所厌恶的。 “男人女人化”是一种变异,但窃以为这种变异有它的社会诱因。“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把家庭界定成了“三位一体”的固定模式,唯一的孩子成了爸妈倾心呵护的中心。于是没有玩伴男孩的“恋母情结”得到极度彰显,在母辈的关爱中,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温饱、温柔、温顺、温情、温馨和温良恭俭让。他们的气质渐渐被母性同化,内分泌开始失调,生理开始紊乱,荷尔蒙分泌受到抑制——于是男根渐渐坐化,男人开始退化。男孩渐渐异化成了带有女性心理的“男人”。 但“女人野人化”绝对不是退化,而是女性对男子汉气概的一种召唤和向往。 很显然“恋父情结”让独生女孩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她们依恋崇拜着父辈的男子汉气概,并以父辈为原型,寻找着自己中意的男孩。可当她们遍寻世界,才发现如今男孩们的喉结没有父辈的大,腿毛没有父辈的长,心胸没有父辈的宽广,声音没有父辈的有穿透力,举手投足没有父辈们的威严……于是,她们失望了。当“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无奈降临的时候,她们选择了模仿父辈,想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决心,呼唤男性的回归。但由于爱之深,恨之切的急切心情,她们在模仿父辈的同时,加入了个人情绪化的注解,于是就出现了个性张扬的略带“野人”心理的女人。 “女人野人化”是女人对时下男性的否定,是对真正男子气概的呼唤,是女人的无奈的选择。是“男人的女人化”导致了“女人的野人化”,对这一文化现象,男人要承担全部责任。可,有谁知,在“男人女人化”的同时,责任心也被异化殆尽了。 可能那位仁兄要说,你咋不说是“女人的野人化”导致了“男人的女人化”呢?其实,这样的换位理解从逻辑上也是讲得通的。只是,这位兄台,作为男子汉,咱总得有点敢于承担责任的意识吧,责任心可是男子汉的最佳气质哦。 渡边淳一在《男人这东西》中还说,“既然作为有生命的物体生到了这个世界,我们就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灿烂,重新换回作为生物本应特有的雄与雌的生命光辉。”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个体,他们之间不存在性别的过渡,只有感情升华的相互感染。爱男人,就让男人更男人;爱女人,就让女人更女人。 
2007年03月30日 11点03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