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披肩作祟与古代女子的发型
汉服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披肩作祟与古代女子的发型◇愚人◇  宿夕不梳头,丝发垂两肩。婉转郎身上,何处不可怜?  ----子夜吴歌  这首六朝乐府生动地勾画了一个晚妆初卸的江南女子的娇憨和她对情郎甜蜜的爱意。无意间也让人联想到“披肩”发型在体现青春妇女的容貌美上的效果。  我以前不太注意古代妇女的发型,心里面想到的古代女子的发型不外两种:一种是看川戏,越剧,黄梅戏时云髻高翘的小姐型,或是轻挽小寰的丫环型。另一种是看京剧时的满头花钿,发髻并不高梳的发型。后来我知识多起来以后,才知道前者是明朝女子的发型,后者是清朝女子的打扮。再后来,“丝路花雨”演出后知道多了一种“唐妆”。又有博洽君子告诉我,五十年代最著名的一套连环画《水浒传》里所绘人物的服饰很考究,是比照北宋张择端的写实名画《清明上河图》上的人物而来。我把小人书找来一看,里面的林冲夫人,潘金莲,潘巧云的发型果然同戏剧里的不一样。  但我对历代女子发型的变迁,也就只有这些支离破碎的映象。去年夏天,和女儿一起参观了一个古代艺术的展览馆,才有幸遛览一遍古代青春女子发型的不同光谱。  那个展览馆有一间画廊,叫住“历代女子服饰”。用一幅幅彩画把历朝女子自汉到清的服饰全部呈现在观众面前。我猜想画家作画时的依据是来自沈从文对古代服饰的研究,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沈从文最全面地研究过中国古代的服饰。一直想借到沈从文先生的书来看,总是没有机会,现在算是间接地欣赏到他的研究成果了。  我和女儿各方面都很默契,这次又在对各朝女子发式的审美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为了不至于相互的观点有所影响,我们父女俩在看画前先来个约定。我们约定欣赏时不发声,不做表情给对方暗示。看完后把好看的和不好看的依次写在小纸上,然后拿来对比一下差异。对比结果完全一致。  我们两人小组的发型评分的名次如下:  汉,两晋,南朝,明,宋,五代,隋,唐,清,元。  大出读者的意外吧?我想大概许多女士男士心目中的第一名是唐,可能会奇怪我们竟把唐放在倒数第三名上。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把汉放在第一位,在于汉的发型自然大方,又不失古朴典雅。汉的发型有两种,一种完全和现代姑娘一样打扮的“披肩”,或戏称的“清汤挂面”;另一种是少妇的“马髻”式,即把青丝拢在一起,坠于肩下大约半尺长,头顶则插一两只金钗。  想象一下,这马髻配在一个丰满的少妇身上,一定仪态万千。《后汉书. 梁冀传》描述梁冀的妻子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坠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看来,孙寿的媚功真是了得。今天的攻关女子好好学学这段“媚经”,也考虑一下古为今用,坠坠马髻,在交际场中试试看几个男子能有挡住现代孙寿的定力?  如果不考虑服装,汉代少女的打扮简直就和现在时髦姑娘一样。身上穿的衣服紧身,长袖,裙摆很大。优美,轻盈,配合起来显得飘飘欲仙,有随风而去的感觉。  两晋和南朝之间,发型变化不大。晋代女子的发型从汉的古朴简洁一变而出现了头上梳上了两只发环,估计发环的直径有中等碗那么大。环的下边饰以簪花,环周围是蓬松的头发,余下的青丝仍然如汉一样,自然垂着,倒也风寰雾鬓,倬约可爱。我想象中《世说新语》里一尼姑描述的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新玉映,自是闺房之秀”中的张玄之妹,就是那个顾家妇,云英待嫁之时,大约应该有此种发型,而王夫人--谢道韫可能把头发拢成一马髻了。总之,六朝女子以发丰为美,《陈书》里的陈后主贵妃----张丽华“发长七尺,鬓黑如漆,其光可鉴,...,容色端丽,...。宫中遥望,飘若神仙”,大约就是这种发型。  隋和六朝的差别不大,只是发环增多,发饰也增多了,反而显得画蛇添足。  唐朝女子的画像自然是标准的“丝路花雨”打扮,丰腴饱满,浓装艳抹。头上的中等大小的发髻上还耸立着两个发环,似乎云寰峨峨的样子。也许因为大部分头发拿去做发环和发髻去了,留到背后垂着的不多,巨大的头顶发饰,显得不平衡。服装外露的成分比历朝都多。本来想用一个“雍荣华贵”去形容她,可惜头顶部成分夸张得太多,未免有些俗艳。  五代的发式大约是从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里取材来的。韩熙载大人是南唐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生活腐朽靡烂。夜夜笙歌,妓女如云,这种发式应该是当时妓女的样式。发环差不多快要消失了,马髻又冒了出来,唐朝的靡风还依稀可见。  宋朝的女子发式似乎又回到了汉朝,只不过头顶上添了一个不大的发髻,肩后的头发现在是扎成一束,到也简约,俏丽,一扫隋唐靡风。配上比汉朝短得多的衣裙,小气是小气些,还不失小家碧玉的样子。所以我想,倘若潘金莲真是宋朝的人,配上这付发式,确实很迷人。  元朝的发型最难看,不伦不类。头上不知为了啥带着一顶桶不象桶,帽不象帽的东西。肩后的垂发几乎看不见了,可能全塞在“桶”中。看了这幅画,把我心中那位爱上了猎户花荣的蒙古族贵小姐耶律含嫣的美丽的形象扎扎实实地打了一个折扣(见《剪灯新话》)。  明朝的发式我就不罗嗦了,大家只管看戏便可知。  最后就是清朝的发式,比元朝好些,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大纂纂托在头背上,虽然服装短小,可并不紧凑。我不明白塞外的旗人为啥要把头发扎成一个大纂纂,尤其不明白的是,领导干部的爱人们入关以后,全国上下的妇女同志无论美丑,坚持这种革命化的纂纂居然长达三百年之久。小气肯定是小气了,却不如宋朝的俏丽,更不想用什么“小家碧玉”之类的名词去形容她了,怪不得清末许多先进女青年纷纷易发型和服装为洋式了。  也许有些女男同志认为我们发型评比小组的思想太过于保守,从评比结果的顺序看,好象有厚古薄今的指导方针作祟。其实冤枉,可能我们恰恰因为看多了现在的长发披肩,才在评判的潜意识里留下了“清汤挂面”的审美模式。(原载《花絮》99/8d) 转引自汉文化论坛
2005年06月07日 11点06分 1
level 0
清代的那个纂纂当时叫羊屎蛋,及恶心
2005年06月07日 14点06分 3
level 6

2006年10月12日 09点10分 4
level 9
~~~
2006年10月12日 09点10分 5
level 1
d
2006年10月22日 10点10分 6
level 0
~~~~~~~~~~~~~~图片啊!!!!
2007年06月04日 03点06分 7
level 1
可能我们恰恰因为看多了现在的长发披肩,才在评判的潜 意识里留下了“清汤挂面”的审美模式。 =========这话不假,我也非常反感披发.无论是戏装还是汉服.
2007年06月04日 05点06分 8
level 6
................................................
2007年06月04日 06点06分 9
level 1
女孩子披发会显得妩媚俏丽,而且古代也并没有明文规定女子不许披发,不过男子们披发实在是不应该。
2007年06月04日 09点06分 10
level 1
女孩子披发会显得妩媚俏丽,而且古代也并没有明文规定女子不许披发,不过男子们披发实在是不应该。 作者: 娇语清音 2007-6-4 17 ===================但现在古装戏里的那种发型根本就是错误的.而且我也不觉得梳一半披一半很漂亮.古代女子如果在家也就罢了,在外披头散发,那是让人笑话的.
2007年06月04日 09点06分 11
level 1
洛梅你来啦?我倒挺喜欢越剧和黄梅戏电视剧中的那些发型,真的很漂亮。
2007年06月04日 09点06分 12
level 1
我倒挺喜欢越剧和黄梅戏电视剧中的那些发型,真的很漂亮。 作者: 娇语清音 2007-6-4 17:24   ===========反正比现在的某些古装剧强.
2007年06月04日 09点06分 13
level 1
那是那是,至少有模有样,现在《刁蛮公主》那样的古装剧,造型也实在太恶搞了。
2007年06月04日 09点06分 14
level 1
那是那是,至少有模有样,现在《刁蛮公主》那样的古装剧,造型也实在太恶搞了。 作者: 娇语清音 2007-6-4 17:43   回复此发言 ==============《刁蛮公主》那样的古装剧都是崇洋媚外的结果.你说全世界算过去,哪一个国家会这样恶搞搞自己的传统服饰?
2007年06月04日 09点06分 15
level 7
汉代先秦的女子与男子发型,最爱。
2007年06月04日 09点06分 16
level 7
尤其是先秦汉代的男子发型,最最爱!
2007年06月04日 09点06分 17
level 13
溪山琴况 一发帖,必属精品啊。
2007年06月04日 09点06分 18
level 1
这个贴子现在看起来,有些理解就未必准确了。由此可见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2007年11月29日 02点11分 20
level 1
D
2008年06月10日 16点06分 21
level 8
[顶]
2011年11月10日 10点11分 22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