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政治政治】贫穷线以下的香港 - 100平方英尺的世界
香港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我权天授 楼主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1
level 11
我权天授 楼主
香港1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707万人。他们顶著世界最密集的天际线,也承受著世界最沉重的房价负担。德国摄影师Michael Wolf在香港拍摄完成了“建筑密度”和“100X100”(100个居住在100平方尺公屋的家庭)两组作品。
作品展示了香港住房的里外两面,和风光背后的另一面。
摄影师/Michael Wolf 编辑/费天 图片提供/M97上海当代摄影艺术画廊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2
天际线的应是说是最高吧
2012年09月12日 14点09分
回复 piaoenbin :这个我就不那么同意了,香港做为国际大都市,应该有包容的能力。不能什么事情都望一个方向推
2012年09月20日 09点09分
回复 piaoenbin :人多没办法,不过大陆在改革户籍制度。但这个不能成为一个闭关的理由。如果闭关,那香港绝对不可能成为今天一个国际大都市。相反应该更加开放,只不过有些时候成长要付出一些代价。肯定会淘汰一些人,穷人是永远是发展最先付出代价的群体。
2012年09月20日 09点09分
回复 piaoenbin :其实我很想问下,香港人的定义是什么?居住在香港的人?祖祖辈辈在香港生活的香港人? 其实你这个问题以前广州也有过争论,经常爆发出本地人和外地人的争论。但是无论你怎么争论都好社会发展都在不停的变化,外地人给香港带来一些问题,但是也不能否认外地人给香港带来更多的繁荣。
2012年09月20日 10点09分
level 11
我权天授 楼主
因历史、政治及地理环境等原因,香港土地开发率仅有23.7%。用于住宅用途的土地开发面积76平方公里,仅占土地总面积的6.8%。对于土地开发的限制导致市区人口密度很高,707万人主要居住在高层住宅内。全港共有6588座高层楼宇,远超纽约的5818座,成为名副其实的“摩天城市”。Michael Wolf 的作品“建筑密度”将目光聚焦在这些令人窒息的混凝土“幕墙”上,描绘出了一幅幅遮天蔽日的抽象图案。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3
level 11
我权天授 楼主
Michael Wolf “建筑密度”第57号作品 (2006)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4
这张像蚁巢[揉脸]
2012年09月12日 11点09分
感觉好压抑啊
2012年09月12日 12点09分
回复 初二的一天 :是的, 真的会很压抑, 加上工作环境和日常生活, 大多数港人都压力很大.
2012年09月12日 13点09分
密密麻麻,好压抑
2012年09月13日 03点09分
level 11
我权天授 楼主
Michael Wolf “建筑密度”第119号作品 (2008)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5
HK的房子不是没有阳台嘛
2012年09月18日 13点09分
回复 12个微笑 :是呀, 这里你见到有阳台吗?
2012年09月18日 14点09分
九龙寨城吧
2012年09月18日 18点09分
回复 12个微笑 :有阳台的,也有没阳台的
2012年09月22日 16点09分
level 11
我权天授 楼主
Michael Wolf “建筑密度”第23号作品 (2005)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6
这是工厂大厦好不好
2012年09月15日 06点09分
level 11
我权天授 楼主
Michael Wolf “建筑密度”第19号作品 (2003)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7
这张感觉不错啊
2012年09月12日 12点09分
回复 初二的一天 :还在兴建中
2012年09月15日 06点09分
level 11
我权天授 楼主
100X100
  香港平均房价为家庭年收入中位数的12.6倍,居世界首位。截止2011年,47.7%的香港市民因无力购买私人住宅,居住在公屋(政府廉租房)或居屋(政府限价房)内。其人均住房面积为12.8平方米。九龙石硖尾公屋是香港第一个公共住宅区。1953年12月24日,石硖尾木屋区发生大火,53000人无家可归。港府直接介入房屋供应,在灾后原址兴建公共住宅,安置灾民。石硖尾也成为示范点,开启了香港公屋时代。2007年4月底,Michael Wolf 得知石硖尾公屋将进行拆除重建,用四天时间挨家挨户拍下了石硖尾公屋的每一间100平方尺(约9.3平方米)的房间,展示了这些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公屋,和100户在此居住的家庭故事。2007年5月1日,石硖尾的居民开始陆续搬离,拆迁开始。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8
level 11
我权天授 楼主
Michael Wolf “100X100”第20号作品 (2006)。姓名∶Lam Sam Mui。年龄∶93岁。在此居住时间∶30年。曾经职业∶小贩。喜欢此公屋的哪些方面∶不发表评论。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9
。。。。最后那句“不发表评论”亮了。。。= =!
2012年09月13日 05点09分
回复 mobbish_T :原句是“我能说脏话吗?”
2012年09月15日 09点09分
level 11
我权天授 楼主
Michael Wolf “100X100”第26号作品 (2006)。姓名∶So Sheung(右)。年龄∶94岁。在此居住时间∶25年。曾经职业∶餐厅快递员。喜欢此公屋的哪些方面∶租金低。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10
level 11
我权天授 楼主
Michael Wolf “100X100”第18号作品 (2006)。姓名∶Choi Ting Shou(右)。年龄∶69岁。在此居住时间∶27年。曾经职业∶保安。喜欢此公屋的哪些方面∶邻居友善。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11
level 11
居住地方细小=贫穷?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14
比D耐性,睇下D图啦。住公屋一般都唔会大富大贵既。-不谈政治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回复@我权天授 :公屋好多隐富 同有楼出面收租
2012年09月19日 05点09分
回复 18罗拔图巴治奥 :以前有亲戚住华贵邨,传说中果度差唔多个个都有楼收租。。
2012年09月19日 08点09分
回复 我权天授 :果班人霸住公屋 令有需要的人不能用真系OOXX...
2012年09月19日 12点09分
level 11
我权天授 楼主
Michael Wolf “100X100”第92号作品 (2006)。姓名∶Ma Gui Woon。年龄∶68岁。在此居住时间∶13年。曾经职业∶制衣厂工人。喜欢此公屋的哪些方面∶喜欢这里的一切。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16
杂乱是很杂乱,但不脏。
2012年09月13日 12点09分
都知香港大都市,谁知身居小窝巢。
2012年09月13日 23点09分
level 11
我权天授 楼主
Michael Wolf “100X100”第69号作品 (2006)。姓名∶Tsang King Wah。年龄∶11岁。在此居住时间∶7年。职业∶学生。喜欢此公屋的哪些方面∶交通便利。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18
视线怎深远。
2012年09月13日 23点09分
level 11
我权天授 楼主
Michael Wolf “100X100”第2号作品 (2006)。姓名∶Chung Ying。年龄∶84岁。在此居住时间∶12年。职业∶家庭主妇。喜欢此公屋的哪些方面∶环境好,邻居友善。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19
这个不算太多
2012年09月17日 08点09分
level 11
我权天授 楼主
完 -
如果想观赏一百张原图,可以点
http://www.photomichaelwolf.com/100_x_100/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20
level 7
为什麼都是堆满杂物和老人家?
2012年09月12日 06点09分 21
年青一代都搬出去了,这些最细小的都是60年代的老公屋,老人家比较多。近几年很多都开始重建了。图中的石硖尾邨于2005年6月12日封闭,但是第41座美荷楼被列为1级历史建筑,获得保留。
2012年09月12日 07点09分
回复 我权天授 :咦,原来识广东话,香港人?我只系觉得哩啲相好易令人觉得香港公屋都系咁,但只有最最最旧式ge先系咁,好似我以前住彩虹果边,其实都算系旧屋村,但感觉完全唔同~~~
2012年09月12日 07点09分
回复 paulyukyuk :我有亲戚住华富村,都唔系甘样。但系上文写明系50,60年代产物 (见8楼),希望D人有心机睇文字啦。
2012年09月12日 07点09分
回复 我权天授 :因为彩虹都系60年代,怕就只怕一阵又有人笑香港住屋环境差,你知佢地钟意睇啲唔睇啲,将一小部份唔好ge野无限放大= =
2012年09月12日 07点09分
level 9
你可识得此阵!
2012年09月12日 07点09分 22
了解
2012年09月21日 10点09分
level 10
其实最旧式那种七层公屋, 我小时候住过, 跟现在新式公屋分别很大.
旧式公屋厕所澡室公用, 空间少, 而且只有一面窗. 要拿胶筒去公用地点拿水. 厨房在走廊, 人人都可以见到你在弄甚麼晚餐. 不过,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整天打开门, 家庭主妇们也常在做菜时聊天, 邻居关系很好的. 我外婆常跟邻居们交换餸菜, 其中几个较熟的邻居更会交换门匙, 就算大家忘记拿门匙出街, 也不用怕回不了家的.
新试公屋较注重私穏, 独立厨厕不再需要跟其他人共用, 而且窗也较多, 室内较光猛, 无需再整天打开大门. 不过呢, 可能住了二十年, 还是只知对面那家姓甚麼, 邻居关系疏远了很多很多.
2012年09月12日 07点09分 23
祖辈住湾仔,也常说怀念以前“成条街都系识既”,“日日落楼下铺面同街坊打麻将!”。社会进步,生活条件改善,但有得亦有失。
2012年09月12日 08点09分
level 1
这些图跟朝鲜报纸发表美国夏威夷女人没穿外衣日光浴的照片一样,朝鲜人说美国人惨到连衣服都没得穿。
2012年09月12日 08点09分 24
香港有李+X,亦有穷人,穷人的生活也是香港一部分。
2012年09月12日 08点09分
回复 我权天授 :至少图片目测比国内穷人好得多。
2012年09月12日 08点09分
住公屋的已经是比较幸福的了
2012年09月12日 11点09分
回复 如没有你 :是啊,美国的穷人比李+X还富有,不知道是不是被美国洗脑了的孩子[互相拍砖]
2012年09月15日 09点09分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