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2
爱新觉罗.毓嵉,号翼之,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 溥仪的侄子,在三十多年的绘画生涯中,饮誉画坛,现已成为世界知名国画家。 爱新觉罗.毓嵉,自五岁起就在父亲溥松窗的严格要求与亲自教导下学习书法与绘画,常常千百遍临摹历代各流派大师的作品。 毓嵉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渡过的,由于所谓“家庭成份不好”,不能为当时社会接受,所以近十年间,他几乎足不出户,在家中潜心作画,临摹大师作品。幼时严格的基本训练与这十年的积累,为毓嵉的书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明珠总会闪耀,文化大革命刚一结束,中国著名的书画店就开始订购毓嵉的作品。那时毓嵉只有十八岁。 一九八五年,爱新觉罗.毓嵉先生阖家移居香港,他的才能马上被香港各界人士认同,首次画展非常成功。 在中国画绘画艺术上,毓嵉可谓全才,尤以山水与马最为见长。他的山水画功力深厚,气势雄浑,意境清远。观者每每被山水之间的诗情画意深深吸引。而毓嵉的工笔马最具宫廷画派遗风,毓嵉笔下的骏马身形健美,仪静体闲,目光中却蕴含千里之志,有如蓄势待发,其笔融细腻,色彩浓重,每一幅都不失为唯美主义的佳作。 在香港的几年是爱新觉罗.毓嵉创作的高峰期,他先后在香港、美国、南韩、日本、台湾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和家族画联展,好评如潮。 成功的心渴望平静与安宁。九二年,就在毓嵉的绘画事业正处在顶峰的时候,他毅然离开了香港的喧嚣与繁华,与家人一起移居加拿大,过起了反朴归真的田园生活。在这里,他有了充裕的时间做自己一直想做而无暇去做的事情。安顿下来以后,他的第一件事就是遍访当地的博物馆与画廊,潜心研究西洋画艺术,然后在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大胆地将西洋画的构图、技法和色彩运用与中国画传统技法结合起来,力求突破中国画不如西洋画色彩鲜明、层次深远的局限,令其绘画风格耳目一新。
2005年06月06日 05点06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