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本吧都是骚人墨客
江湖夜话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子良真身 楼主
让我有种怪怪的感觉
2012年08月20日 13点08分 1
level 10
子良真身 楼主
就像是看到
大观园
2012年08月21日 00点08分 2
level 11
你为什么会这样觉得,哪里怪呢?很想知道。
2012年08月21日 01点08分 3
第一,这里很多女生。第二,大多谈论一些诗词歌赋。第三,环境清幽。
2012年08月21日 01点08分
要详细论证的话,就很麻烦了。总的来说,类似一个封闭的以女性为主体的文人小圈子。
2012年08月21日 01点08分
level 11
哈,我觉得你错了,第一,诗词歌赋只占了一部分。第二,这里没有文人。第三,我个人认为,这里的观点都是很有活力很接地气和封闭不沾边的。如果你坚持这样认为,我表示尊重。
2012年08月21日 01点08分 4
你的意思就是: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哈哈哈哈哈
2012年08月21日 01点08分
回复 子良真身 :是的,我觉得这里的许多观点不但不封闭,而且还和封闭做斗争的。
2012年08月21日 02点08分
回复 随兴飞骏 :嗯,当你在办公室里用电脑看《父亲》时,和农民的距离已经远得无法想象;如果不封闭,何须与封闭斗争?
2012年08月21日 02点08分
回复 子良真身 :后面一句有点扯淡,无视它吧!
2012年08月21日 02点08分
level 10
子良真身 楼主
本来我初中以后就不写古体诗了
来这里逛了几逛,手又痒了起来
本来我高中以后就很少想一些哲学问题了
来这里顶了几贴,卢梭又进梦里
本来我看贴吧一直都是灌水无压力的
来这里回了几句,心里竟然小惭愧
、、、、、、
2012年08月21日 01点08分 5
level 11
我感到很奇怪,你为什么惭愧,随手写下一点东西算是我和沐祥很正常的生活状态,生活中有点感悟或思想火花,有感动或烦恼的人物,顺手写一下,怎么会感到惭愧?还会感到有压力?什么样的压力?难道是我们看起来是过于认真拘谨的吗?你可以随便灌水啊,我们也很调皮的。再说,这里虽然人少,应该是贴吧中少有的不删吧友帖子的地方。

2012年08月21日 02点08分 6
我逛了很多贴吧,只是在赵文卓吧被删过帖子。。。。当然,我发的帖子也少
2012年08月21日 02点08分
回复 子良真身 :欢迎多发帖。
2012年08月21日 03点08分
回复 随兴飞骏 :嗯
2012年08月21日 03点08分
level 7
我来总结一下吧,这个吧比较精神化,比较务虚,崇尚向内探求,崇尚从思想源头上解决问题。十分通达,难起争端。
2012年08月21日 15点08分 7
崇尚向内探求,崇尚从思想源头上解决问题。 这样最容易起争端啊,人心如面,各有不同。
2012年08月22日 02点08分
回复 子良真身 :我赞同雁不落的话,向内探求的人,更容易尊重别人的。这是我的个人体验。
2012年08月22日 02点08分
回复 随兴飞骏 :这就要看人了。儒家是向内探讨的吧?看看多热闹。
2012年08月22日 02点08分
回复 子良真身 :嗯,奇怪的一点是中国人动不动就来讲道德,可是不道德的人那么多。你说,和儒家向内探讨有没有关系?
2012年08月22日 02点08分
level 11
这个吧比较精神化,比较务虚
——————————————
求解释,为什么会这样想?不得其解。
2012年08月22日 00点08分 8
感觉。务虚不是贬义词,务虚往往比较宏观,越宏观、越务虚,因为宏观需要抽拔出各种具象背后的规律性的东西,一定程度上剥离了具象。
2012年08月22日 15点08分
不过有句话我们可以自己粉一哈:小人议论人、常人议论事、伟人议论理。
2012年08月22日 15点08分
回复 雁又不来花又落 :你说的我理解,我也没把它当贬义词,只是想听听具体看法。的确,我爱追寻事物之理,终极之理。这种理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同具象剥离。不过,它们都是出现在对实际踏踏实实的理解的基础上。还有,我不太同意“小人”、“常人”、“伟人”的划分。总之,你总结的不错。[呵呵]
2012年08月23日 02点08分
回复 随兴飞骏 :那个小人常人伟人没有褒贬色彩的,不过是一种精神境界上的层级罢了。
2012年08月23日 05点08分
level 10
子良真身 楼主
朱熹这么说的
本只是一个太极,而万物各有秉受,又自各全县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2012年08月22日 03点08分 9
再具体点好吗?
2012年08月22日 03点08分
回复:不过,朱熹在论证他的观点的时候,的确是拿月来做的比喻。
2012年08月22日 03点08分
回复 随兴飞骏 :我也想再具体点啊,可是原文都出来了,别说具体,都到果体的程度啦[瀑布汗~]
2012年08月22日 06点08分
回复 随兴飞骏 :中国的哲学都有用比喻的习惯,比较能让人觉得有韵味。西方的都是干巴巴的理论。比如康德,写得书真是坑爹啊。
2012年08月22日 06点08分
level 7
我认为,中国人向内探讨了也无法解决问题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向内探讨的时候对自己不诚实,不能直面自己的劣根性,导致颁布道德的时候,高重心运行,而高重心运行是没有普世基础的,这个道德说得再好,也基本成为绝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东西,至多也只能成为幌子。
2012年08月22日 15点08分 10
我是崇尚社会伦理低重心运行的。如果有人要高重心,我认可他的高尚,但那只能用来要求自己。
2012年08月22日 15点08分
回复 雁又不来花又落 :说的好
2012年08月22日 22点08分
回复 雁又不来花又落 :请问低重心和高重心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划分?
2012年08月23日 02点08分
中国的好像没有高低划分吧?求仁,斯仁致。
2012年08月23日 03点08分
level 7
中国人向内探讨了也无法解决问题的原因之二是:中国人过于强调悟、强调灵感、强调意会、强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缺少直面、缺少逻辑、缺少系统、缺少验证、缺少推广,这样就导致经验永远是经验,无法体系化,更无法普世化。
2012年08月23日 05点08分 11
很多中国人都喜欢那种小巧、灵动、蕴藉、可以恣意展想的东西,而不太喜欢那种厚重、严谨、明了、理论性强的东西。
2012年08月23日 05点08分
好像说的很有道理。嗯,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中国人喜欢活得,发展着自己个性的;老外喜欢死的,照葫芦画瓢型的?
2012年08月23日 09点08分
回复 子良真身 :有一点吧,但是不绝对。中国的哲学太辩证太通融,稍微有点大而无当,与现实勾连的时候真空过多。
2012年08月23日 12点08分
回复 雁又不来花又落 :哲学本就是大而无当的吧?抽象的东西怎么会精确到小数点,精确到每个细胞?
2012年08月24日 07点08分
level 10
子良真身 楼主
接楼上。
好比是一个是纯手工制作
一个大流水线生产
人人可为尧舜,众生皆佛的提出,算不得是高标准?
在传习录里,王阳明有一段话说得很明白了。大意和俄罗斯一个老
太太
的话相仿佛。
在克林姆林宫扫地的老太太说:我和叶利钦的工作差不多,都是清扫,区别只在于他在扫俄国,我在扫屋子。
2012年08月23日 09点08分 12
我觉得王守仁和那个老太太思维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王还是高标准,求心之圣;而那个老太太不是,她是平常心。
2012年08月23日 12点08分
回复 雁又不来花又落 :一样的吧?当初刘邦和项羽的感叹,不过比她老人家直白一点。
2012年08月24日 00点08分
回复 雁又不来花又落 :换个角度说,这太太在做梦。不惮以最坏的恶意猜想一下,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她。哈哈
2012年08月24日 00点08分
回复 子良真身 :按照你的逻辑,老太太在做梦,那王守仁也便是在做梦。人人为圣,不过和各科都考满分一样,愿望固然是好的,可是,现实上是不可能的。
2012年08月24日 03点08分
level 10
子良真身 楼主
附原文
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文王孔子犹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以五千镒者而人于万镒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厕之尧孔之间。其纯乎天理同也。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角,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
2012年08月23日 09点08分 13
请教一下出自哪里?
2012年08月23日 12点08分
典型的中国风格,议论无逻辑,想当然。比如:天理和人欲怎样划分?心能纯乎天理吗?为学就可以吗?
2012年08月23日 12点08分
回复 雁又不来花又落 :就是王阳明的《传习录》
2012年08月23日 12点08分
回复 雁又不来花又落 :你不要扣字眼。这段话的本意,不过是说每个人都是可以成圣,圣人的标准不再才能,而在向善的心和为止做出的努力。做一个好人,要求高么?
2012年08月24日 00点08分
level 10
子良真身 楼主
灵活的处世哲学和道德,才是符合人性的,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要用论证和逻辑来安排一生的,怕是只有从工厂批量生产的机器人才能做的吧?
正因为人人不同,中国式的才可以普世化吧?
2012年08月23日 09点08分 14
中国式的普世化,真是世界的悲哀。因为一旦灵活,谁最有权力掌握这个灵活?到时候会整成少数人的灵活操纵多数人的无法灵活。难道几千年的历史还不足以证明吗?
2012年08月23日 12点08分
我是从中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但是我对中国文化六成是批判的。
2012年08月23日 12点08分
回复 雁又不来花又落 :我还八成反对呢。灵活度掌握在每个人自几手里。你说的是很多人盲从。
2012年08月23日 12点08分
回复 子良真身 :是有一些人盲从,也有一些人是不得不装作盲从。
2012年08月23日 16点08分
level 7
@子良真身 我算不算骚人墨客?[抛媚眼]

2012年08月23日 12点08分 15
大约也算是了。想我本来很久不说古文,不谈玄学的,来这里看了几个贴,旧病复发。
2012年08月23日 12点08分
谈哲学的怎么着也会有点莫名其妙的的感伤。
2012年08月23日 12点08分
回复 子良真身 :为什么?
2012年08月23日 16点08分
回复 雁又不来花又落 :哲学,到底是做出来的还是说出来的?文人好谈,发感慨,贴吧里的人大多不外如是。
2012年08月24日 00点08分
level 10
讨论的真好。我好喜欢
2012年08月24日 00点08分 16
[扯花]
2012年08月24日 00点08分
[抛媚眼]
2012年08月24日 03点08分
level 10
子良真身 楼主
头晕了。总结一下。
中国的哲学,微妙精绝,但是描述的时候模糊不清。
好处是灵活多变,可以让每个人发挥个性。
坏处是标准不明,容易被政治利用。
2012年08月24日 08点08分 17
还有个更大的坏处,可行性不大。
2012年08月24日 08点08分
回复 雁又不来花又落 :等下说可行性的问题。
2012年08月24日 08点08分
level 10
子良真身 楼主
从这里开始。
我说儒家的要求不高,而且灵活有弹性,大而不当,适合普世化。
从“大学之道”这段可以看出。
附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可见虽然大而不当,却不是空洞无物。具体的流程都有:三纲八目
三纲:明德、亲民、至善
八目: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要求哪里高了?那个地方很难做?
2012年08月24日 08点08分 18
难不难做我们讲道理是讲不清的,事实说话吧。如果有90%的人都做不到应该算是难吧?有多少人能做到你说这些?举几个例子呢?
2012年08月24日 08点08分
回复 雁又不来花又落 :起码在修身之前基本上是做到了。
2012年08月24日 08点08分
回复 子良真身 :请用事实说话。修身以前的有几多人做到了?举几个例子呢。
2012年08月24日 16点08分
level 10
子良真身 楼主
简直是修身学的极致。
目标是发掘自己的优点(明德),热爱人民热爱生活(亲民),努力做到最好(至善)
从最初获得知识开始说起(格物),一直到自身的修养(修身),无懈可击。
在内向探讨的时候,实在挑不出什么瑕疵。
只是在外向探讨的时候,出了一点小问题:想当然。
把儒家学说系统运用到政治的,是孟子。老实说,这也是可以原谅的。按照他的意思,所有的人都变成和他一样的思考(不忍之心行不忍之政),自然是治天下如运诸掌。但这是不可能的。共产主义的人会不会这样都是个问题。
好像有人这样做白日梦:中国人每个人施舍我一块钱,我就有十三亿人民币,发了。每个人给一块钱多吗?不多!谁都可以付出一块钱。所以这个发财的方法是可行的。
2012年08月24日 08点08分 19
向外探讨出的不是小问题,想当然,完全是个大问题,基础都错误了。
2012年08月24日 16点08分
向内探讨瑕疵也很多,我难得打字,说一点。格物,最初获得的知识,很多都是用自己的心去套的,经验性浓厚,客观性逻辑性比较差劲,而这正是阻碍一门学问进步的绊脚石。
2012年08月24日 16点08分
回复 雁又不来花又落 :你说的有理。
2012年08月25日 00点08分
level 10
子良真身 楼主
听起来不难吧。做一下就会有问题了。
假如是我,就要问了:凭什么要给你一块钱?
如果还强迫,不但一分钱都不给,免不了还要轰出门去。
只是这个已经是治国之类的事情,和政治有关。和政治有关的事情,不是一个人可以解决的。
就像爱情和夫妻之情一样。前者一个人做好就行,后者要两个人一起努力。而这个已经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了。
2012年08月24日 09点08分 20
沿用你的比喻,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为什么揪着简单的做,还给简单的定以高标准,把简单的都做成复杂的?为什么不敢去做困难的,给困难的以低重心,把困难的做成容易的?
2012年08月25日 02点08分
明了的定向的做起来就相对简单容易;模糊的掺杂不清的做起来就相对复杂困难,而且掺杂不清会导致作用力的相互抵消,这就叫内耗。
2012年08月25日 02点08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