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诗歌发生了一个极为显著的变化。就是自觉追求文学美,特别讲究形式美。
2012年08月17日 13点08分
发端,就在这个时期前半期最杰出的文学家“建安之杰”曹植身上。他开始注重形式美、形象刻画美,自觉使用清词丽句,注意韵律的和谐——音乐美。例如《洛神赋》(不是诗歌。只是为了说明问题,借用一下),例如“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形象和色彩极为鲜艳美丽。
2012年08月17日 13点08分
回复 陈皓0410 :后来的诗人把这些发挥到了极端的程度。甚至演变成只追求形式,忽视了内容。背离了诗歌主旨“抒情”。所以,刘勰对时代风气发出猛烈抨击,提倡“风骨”。比他早一点的陶渊明是三百年中最伟大的诗人。但刘勰和陶渊明是孤独的。直到唐代,他和陶渊明才得到理解。
2012年08月17日 13点0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