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一 层层加码的糊涂账——秦始皇的历史形象 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谁的问题,不但成为秦国历史上一桩迷雾重重的迷,也成为历史学上一桩千古聚讼的公案,更成为二千年来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中国的历史人物当中,秦始皇可以说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他是两千年大一统中华帝国的象征和形象代言人。在世界历史舞台,能够与秦始皇齐名并举的人物,大概只有希腊的亚历山大,罗马的凯撒和法国的拿破仑了。
秦始皇的知名度是如此之高,他的象征意义是如此之重要,他在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存在感,不管是对于肯定他的人还是否定他的人来说,都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对秦始皇的肯定和否定,对秦始皇的崇敬和仇恨,对秦始皇的批评和赞美,牵连到评论者的时代、看法和寄托,自然会有种种的差异。然而,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功过的盖棺论定,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基于历史事实。真实才能客观,真实才能长久,真实就是力量。没有史实基础的讲述,只是评书式的戏说,没有史实基础的评论,只是八卦般的臆说,都不过是流沙上的飘摇建筑,气流中的海市蜃楼,热闹一下而已,转瞬即逝。
近年来,我为写作《历史的复活:秦帝国的崩溃》一书,将秦始皇的一生作了一次系统的清理,几乎将所能找到的有关秦始皇的史料和著作都过了目。我惊奇而羞愧地发现,有关秦始皇这位伟大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竟然是笼罩在云山雾海之中,不明不白、似是而非的事情比比皆是,又有历代的误解、篡改和
捏
造掺入其间,搅乱着历史的真相。至于秦帝国建立以前及其崩溃前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更是被整体性地误解,一笔层层加码的糊涂账,二千年来因循至今。
按照原定的计划,我是从秦始皇开始写的,由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太多,涉及面太广,我中途不得不放弃原计划,改从秦始皇的同时代人——汉高祖刘邦开始。关于秦始皇的种种疑难,只在书中作了有限的涉及,大部分问题,都不得不暂时放置。最近,《秦帝国的崩溃》一书脱稿,我腾出手来为媒体整理一份关于秦始皇的讲稿,再次回到与秦始皇时代的历史对话当中。前两天,“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来信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将要播放连续剧《秦始皇》,约我写稿,于是应命写成此文,从秦始皇的出生谈起。
秦始皇姓嬴名政,出生于战国时代的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他的父亲子异,是在邯郸作人质的秦国公子。他的母亲是出身于邯郸豪门大户的舞姬,史书上没有留下她的名字,只称她为赵姬。子异和赵姬的相遇结合,其间有一位第三者介入。这位第三者,就是吕不韦,在邯郸经商的大富豪。正是由于吕不韦介入子异和赵姬之间的缘故,嬴政出生以后,他的生父究竟是谁,是子异还是吕不韦?也就成为一桩说不明白的事情。生父不明,对于一般的庶民百姓而言,是一桩难言的家事,对于家天下的皇室而言,可就是一桩关系王朝命运的国事了。这关系到六百余年世代承继的秦国政权,究竟还姓不姓嬴,秦国是否在秦王嬴政即位时,就已易姓革了命?因为如此事关重大,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谁的问题,不但成为秦国历史上一桩迷雾重重的迷,也成为历史学上一桩千古聚讼的公案,更成为二千年来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考究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桩公案起源于《史记》,换句话说,都是司马迁惹的祸。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叙述秦始皇的身世说:秦始皇是秦庄襄王子异的儿子。庄襄王作为人质在赵国时,在吕不韦家见到赵姬,一见钟情娶以为妻,生下了秦始皇。出生的时间是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出生地是邯郸。
然而,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里叙秦始皇的出生时说:吕不韦与绝色善舞的邯郸美人赵姬同居,知道赵姬有了身孕。子异到吕不韦家作客宴饮,见到赵姬而一见钟情,起身敬酒,请求吕不韦将赵姬送与自己。吕不韦开始非常生气,后来考虑到自己已经为子异的政治前途投入了大部分财产,为了“钓奇”获取投资的成功,他不得不顺水推舟,将赵姬送与子异。赵姬隐瞒了自己已有身孕,嫁与子异如期生下了嬴政。子异于是立赵姬为自己的夫人。
同一《史记》的不同篇章当中,对于同一事情有不同的记事,这就是谁是秦始皇父亲之问题的由来,宛若司马迁为我们布下的迷魂阵。那么,这两种不同的记事,究竟哪一个对,哪一个错?哪一个是历史的真相,哪一个是人为的虚构呢?
2012年08月13日 08点08分
1
level 13
三 审视嫌疑人之二——仲父吕不韦的动机 吕不韦不但没有作案的动机,他只有避嫌唯恐不急的谨慎。所谓献有孕之姬以钓奇的风闻,只能是坊间的留言,后世添加的花絮。 吕不韦被秦始皇尊为仲父,也就是仅次于父亲的父辈,他是涉嫌谁是秦始皇生父的另一位嫌疑人。如果我们历史地考察吕不韦的一生,并不难看出他与嬴政的关系来。吕不韦是濮阳人,濮阳是当时卫国的首都,故址在现在的河南省濮阳市南。吕不韦出身商贾世家,从事国际贸易大获成功,被称为阳翟大贾。阳翟在今天的河南省禹县,是韩国的旧都。所谓阳翟大贾,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总部在阳翟的商界大颚。吕不韦到赵国首都邯郸做生意遇见子异,马上以商人精明的眼光,敏锐地察觉出子异特殊的商品价值,以为奇货可居。经过深思熟虑和周密地计划,吕不韦大胆地做了事业和人生转型的决断。他毅然决然将生意清盘兑现,整个地投资于子异的政治前途,他包装打造子异,公关游说安国君的正妻华阳夫人,目的在于使子异成为王太子安国君的继承人,将来继承王位,可谓是最高风险的投资。
如果说吕不韦视子异为奇货可居的金蛋,在他那无已伦比的商业眼光里,华阳夫人就是孵蛋器。吕不韦投资子异以后,华阳夫人成为他的公关对象。华阳夫人出身于秦国最有权势的芈氏外戚家族,她的祖父,是秦昭王的舅舅,被封为华阳君的权臣芈戎,华阳夫人的称号,就是直接从华阳君继承下来的。华阳君芈戎的姐姐是秦昭王的母亲,安国君的祖母,也就是多年秉持秦国国政的宣太后,一位秦国的慈僖太后。华阳夫人嫁与安国君,是亲上加亲的政治婚姻,安国君之所以能够被立为王太子,多多仰仗了宣太后和芈氏家族的力量。芈氏家族出身于楚国的王族,是秦楚两国王室联姻的产物,芈氏家族的巨大政治势力,从秦昭王时代一直持续秦始皇时代,对于秦国政局影响之大,远远超出我们现有的认识。这个话题,我另有专文论述,此不赘言。
华阳夫人不仅出身高贵,而且年轻貌美,聪明而善解人意。她受家庭的影响,也继承了宣太后的遗传基因,对于政治问题多有留心,有见识,有主张,有活动能力。安国君本来不是王位继承人,没有什么政治抱负,多年来沉醉于酒色,妻妾儿女多,政治活动少,因为长兄去世,借助芈氏家族的力量作了王太子后,对于华阳夫人,可以说是言听计从。然而,世上的事物总是不完美。非常遗憾的是,华阳夫人与安国君之间没有子女,从安国君日渐衰弱的身体状况来看,再生儿育女怕也是困难。正因为此,安国君的继承人,必须在已有的儿子当中选取,二十多位儿子当中,究竟选取谁,直接牵连到他们的母亲们,也就是安国君众多妻妾的利益。在这种情形之下,当红受宠的正夫人—-华阳夫人和她身后的芈氏家族的意向,将是一语定乾坤。
以后的事态发展,一步步都在吕不韦的预计和操控当中。吕不韦以质子子异之使者的身分,携珠宝重金来到咸阳,首先买通说动华阳夫人的兄弟姐妹,通过他们的协作疏通,游说华阳夫人成功。华阳夫人认领子异为自己的养子,再枕边吹风,使安国君正式立子异为王太子继承人。
限于篇幅,我无法在本文中就吕不韦的思路和行动作详细的叙述,只能将我仔细考察的结果作一提纲挈领的概述:一,吕不韦成功地将互惠互补,双赢共利的商业原则运用于政治,通过连环套式的投资计划,促成了子异与华阳夫人联手合作,在王权争夺中胜出,最终取得秦国政权。二,吕不韦游说华阳夫人使子异成为王太子继承人的历史事件,表面上看来复杂而富有戏剧性,其实质是嬴姓某系王子与芈氏外戚之间再次缔结政治同盟。三,子异的王室血统问题,是整个事件的关键。在吕不韦看来,子异的投资价值,全在于他的王室血脉。吕不韦游说华阳夫人,他的买点也全在子异的王室血统。
吕不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等的智慧人物。他将自己的所有财产和整个人生都投资到子异的政治前途上。吕不韦的行动,宛若孤注一掷的豪赌,全部赌注都压在子异所独有的秦王王室的血统之上。血统,秦王的血统,正是奇货可居的本质,也是决定吕不韦行动的根本利害所在。对于吕不韦来说,维护秦王血统的纯正和可信,是他不敢有稍许怠慢的死活问题。
历史人物的活动,自有其当时当地的动机。在我们将谁是秦始皇的父亲之问题作为一桩历史公案来审理的时候,如果我们视吕不韦为嫌疑人的话,可以说,他不但没有作案的动机,他只有避嫌唯恐不急的谨慎。所谓献有孕之姬以钓奇的风闻,只能是坊间的留言,后世添加的花絮,不但与一位大商人,大政治家的行为完全不符,而且毫无实现的可能。
以上,我们通过对于可能是秦始皇父亲的两位嫌疑人的审查,大体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从嬴政的出生一直到他即位,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他是否是子异的儿子。也就是说,谁是秦始皇的父亲之怀疑,从秦始皇的出生一直到他即位,是不存在的问题。不仅不存在,而且没有存在的理由,因而不是原貌的历史,只能是后世添加的流言。至于这个流言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怎样出现的呢?这已经是另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则须要借助另一种理论分析工具了。
2012年08月13日 08点08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