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 无功
95598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4
元之翼 楼主
一般用电器在电流通过的时候会消耗一定的电能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而所消耗的电能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为用电器实际使用到的(有功),一部分为用电器使用过程中在其他方面消耗了(无功)。而功率因素就是有功占总功(有功+无功)的百分比,可见功率因素对于一般的导体来说不会等于1的,功率因素越大,电功的有效使用率就越高,这样解释你应该容易接受一点
其他回答
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它是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
功率因数=有功功率/视在功率
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中用于交变磁场吞吐转换的无功功率大,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线路供电损失。因此,供电部门对用户的功率因数有着一定的标准要求。提高功率因时常用的方法就是在电感性电器两端并联静电电容器,这样将电感性电器所需的无功功率,大部分转交由电容器共给,把交变磁场与电源的吞吐转为磁场与电容电场之间的吞吐,从而使发电机电源能量得到充分利用,所以说提高功率因数具有很大经济意义。

2012年08月07日 13点08分 1
level 4
元之翼 楼主
2.什么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最佳答案
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路中,电源在一个周期内发出瞬时功率的平均值(或负载电阻所消耗的功率),称为"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在具有电感或电容的电路中,在每半个周期内,把电源能量变成磁场(或电场)能量贮存起来,然后,再释放,又把贮存的磁场(或电场)能量再返回给电源,只是进行这种能量的交换,并没有真正消耗能量,我们把这个交换的功率值,称为" 无功功率"。

2012年08月07日 13点08分 2
level 4
元之翼 楼主
有功功率是保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也就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 (机械能、光能、热能)的电功率。有功功率过低导致线损增加、容量下降、设备使用率下降,从而导致电能浪费加大。
无功功率:电网中的感性负载(如电机,扼流圈,变压器,感应式加热器及电焊机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电滞,即所谓的电感。感性负载具有这样一种特性 -----即使所加电压改变方向,感性负载的这种滞后仍能将电流的方向(如正向)保持一段时间。一旦存在了这种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就会产生负功率,并被反馈到电网中。电流电压再次相位相同时,又需要相同大小的电能在感性负载中建立磁场,这种磁场反向电能就被称作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它不对外做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就要消耗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过高 1)无功功率会导致电流增大和视在功率增加,导致系统容量下降;2)无功功率增加,会使总电流增加,从而使设备和线路的损耗增加;3)使线路的压降增大,冲击性无功负载还会使电压剧烈波动。
2012年08月07日 13点08分 3
level 4
元之翼 楼主

有功功率:交流电路中,电阻所消耗的功率称为有功功率。(P)
无功功率:交流电路中,并不消耗,只与电源进行交换的功率称为无功功率(Q)
视在功率:是指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乘积。(S)
2012年08月07日 13点08分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