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最近大家围绕十三房讨论的很热闹,说什么的都有,但是仔细查查资料,其实十三房的行事还是脉络清晰的,只是笔墨太少不太显眼而以。
首先,十三房家里祖上有过官,六品,可能是善喜爹或者爷爷,因为之前有一章借着小朋友的嘴说过:十三房的大姑娘,家里六品官,九岁老娘就不让出门了,三妞你不出门是不是因为你家爹爹四品了,你要当官家小姐了呀?
其次十三房的主妇善喜老娘是南方人,在逃难的时候曾经询问过她们要不要去南方避难。如果善喜的爷爷或者爹都没有做官,一直呆在本地,基本上与南方的女孩定亲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所以推测出,善喜家里三代直系男性亲属曾经出过六品官,因而挣下了一份家业。
当然有人会问,这份家业就不能大部分是海鹏婶的嫁妆么?为毛就一定是善喜男性长辈的呢?这个下面会有分析。
2012年08月06日 14点08分
1
level 9
接下来,我们说到善喜亲爹海鹏,一直以来身体不好,几乎杨家庄的人都知道这是痨病,拖时间而已,继续生个男孩几乎是没有可能了,所以陆续有人来问过继的事情,其中最热心的要数温三一家。
这一家人兄弟多,人丁旺,可惜没钱,因此很有些无赖的品质,死皮赖脸的经常上门来,估计就算有其他人家也想过继,也被他们吓怕了,不敢虎口夺食。
因此在海鹏还活着的时候,是发话说过,宁愿不要过继也不要温三家的种。
然而海鹏一死,马上就面临选择,到底是过继还是不过继。
过继的话,肯过继的嗣子加中必定兄弟多,否则人家也舍不得,因此将来嗣子大了,有亲兄弟撑腰,善喜母女拿
捏
不住,况且此时温三一家虎视眈眈,善喜母女开口说要招夫来防止杨家族人收回杨家产业,这份产业可不是什么祖产,就是海鹏名下的产业,如果没有人能继承他的香火,是有大部分需要收回族里防止落入外姓人手中的,这种族规很常见。
而招夫的话,善喜生的孩子就跟着她姓杨,将来为海鹏侍奉香火,理论上说也算是有继承人了,用这一招可以堵住大家的口。
2012年08月06日 14点08分
3
温三所在的老七房,有宗房老四撑腰~
2012年08月06日 14点08分
level 9
再继续回到前面的问题,十三房的财产,如果大部分是海鹏婶的嫁妆,哪怕这份嫁妆能占到家产的一半,她们母女就算是把海鹏名下的铺子田产交归族里,也没什么大不了,用一半家产换闺女自由婚姻,明显没有,她们是宁愿牺牲女儿的婚姻,也要保住族里要收回的海鹏名下的家产,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了,这份家产分量显然不轻,不然不至于要付出这样的代价.
招夫是什么事情?是上门女婿,结婚了主在女方家里,生的孩子跟女方姓,祭祀女方的祖宗,这种条件在现代也有许多男人不愿意,放在古代,肯这么做的基本上没几个能看的人了.能让善喜母女把找丈夫的水准降低到这个水准,这份家产的诱惑有多大?失去这份家产是她们不能接受的损失.
2012年08月06日 14点08分
4
level 9
海鹏死在饥荒中,当时人人自危,一时半会也没有人来想起这茬与她们算帐,海鹏婶又紧紧抱住小五房老
太太
的大腿,时不时上门奉承,因此只要她们喊招夫,也没有人会强逼着过继嗣子.
但是,这个时候出来一个严重的问题,招夫肯上门的人没一个能入母女俩的眼,一个比一个不堪,她们终于扛不住要打算外嫁了.而如果外嫁,就意味着海鹏留下的产业,不可能完全属于她们母女,从法律上说,嗣子的继承权甚至要高于善喜.
这无异于从母女俩心头挖走一块肉,这块肉被挖了多少,就取决于嗣子的选择.
我们此时回头来看她们找嗣子的一个拦路虎--温三一家,在饥荒中,兄弟几个死的差不多了,剩下温三一个壮劳力,还有一个寡嫂带着两个侄儿.而此时的温三已经在军中效力,有了出路不说,还不能常回家,因此想来强行过继,也有心无力了.
这个时候,摆在海鹏婶面前的,可以过继的嗣子,选择面就大了,全杨家庄所有适龄非独生男孩,都是可以选择的对象,为什么她一定要哭着嗑头在小五房求一个嗣子呢?
2012年08月06日 14点08分
5
level 9
全杨家庄难道就找不出一个比善楠更合适当嗣子,更会做人更听话的孩子当嗣子了? 还是饥荒中全杨家庄的适龄男丁都饿得成了独生子不能用来过继? 还是杨家庄的所有人家都看不上她们家的家业不乐意过继?
都不是,选择小五房男丁只有一个理由: 钱!
海鹏婶嗑头的时候说: 只要老太太肯,随便哪个都成,只要能给大姑娘撑腰
看清楚了没?她们家可不是什么要求都没有,有一个要求:给大姑娘撑腰,所以四房的奶娃娃可以不用考虑了,奶娃娃如何给大姑娘撑腰? 海鹏婶瞄准的是小五房所有成年男丁.
2012年08月06日 14点08分
6
level 9
小五房有多于成年男丁的只有老大跟老二家,老大家的嫡次子与老二家的两个庶子是她的提名名单.
不管过继了哪个,为了小五房的名声,这个孩子都不敢太过份,真的要过分了,自有老太太管着,加上为了当官的父亲的名声,在争财产的时候,也不至于真跟她们孤儿寡母如何撕破脸,甚至可能借机占点便宜.
而且嗣子来头大,家产分配方面族里有不满也不敢高声,将来大姑娘嫁了,没准还能沾光,这才是最好的算计.如果能过继到举人嗣子,自然是最好,可惜小五房舍不得,给了一个自身条件最差的.
2012年08月06日 14点08分
7
level 1
宋代允许在室女享受部分财产继承权。“家无男子称绝户,绝户也需继承人。夫亡妻在是立继,夫妻俱亡命继称。继子地位不如女,若有女儿未出嫁,四分财产占其三,独留一份给继子。若有女儿已嫁男,女、子、官府三三三。”。至元代则明确规定户绝,女可继承,也就是说享有绝对的继承权。
明律是这样规定未嫁女的财产继承权的,“果无同宗应继者,所生亲女承分。无女者,入官”。
2012年08月06日 15点08分
9
显然小香没按宋元明律法走~能绝对继承就不会跪求过继,善桐的考虑是招夫也有白分一大半的风险,过继则是要分一半~
2012年08月06日 16点08分
回复 @crystalpppp :架空吧……诶,本来也没说啥朝代的问题,我发现考据党实在太强大了,我什么都不清楚
2012年08月07日 00点08分
宋代的法律太远了,作者自己承认过是依据明清,我们看明朝的法律,你也知道:果无同宗应继者,所生亲女承分。无女者,入官。这句话什么意思?意思是本族没有人愿意过继的话,才轮得到亲生女,除非杨家庄灭族,男丁死得只剩下独生子没有人能过继,才轮得到善喜。明显杨家庄乐意过来叫娘的多的很
2012年08月07日 00点08分
无同宗应继者,意思就是海鹏婶喊一声,我家要过继一个嗣子,整个杨家庄没有人应声,大家都不搭理她们母女,善喜才有继承权。如果像你认为的那样,只要海鹏婶母女不乐意过继,善喜就有继承权,那为何还要写过继这一笔,她们死活不要过继就好了,善喜就有继承权了,为何要哭着跪求求个嗣子回家?
2012年08月07日 00点08分
level 9
昨天我们说到,海鹏婶看不上杨家庄其他男青年,坚持要从小五房巴拉嗣子,小五房这一代本身人丁也不是特别兴旺,满足能给马上要出嫁的大姑娘撑腰的嗣子,就只有大房老二,二房老二老三。
大房老二中举名次很高,又是嫡子,虽然有亲娘亲妹妹,但是亲娘亲妹妹都是严肃方正讲规矩的人,不会随意欺压她们母女,分财物估计她们不能吃亏也占不到便宜,就是按照当时的律法分而已,但是,这个嗣子将来做官的可能性大,只要他能做官,善喜母女就在钱财上不用贪他的便宜,也很划算。
二房老二梧哥,中举,本家只有一个被软禁的亲娘无法教唆他占家产,没有同胞妹妹,只要调唆着与本家离了心,还怕他不全心全意为十三房服务?到时候他做官带来的利益,绝大部分就是便宜了善喜,也划得来。
二房的老三善楠,科举无望,有亲娘和亲妹子,血缘毕竟割不断,比较起来,自己母女虽然有名份,在嗣子心里总归要退一步。
所以才有后来善喜的嫌弃,他跟另外两位比起来又不是嫡子,又有一个小气的姨娘教唆,又不能做官——大家明白善喜嘴里的嫌弃是如何出来了的吧?
从上面看来,海鹏婶提了三个名单,老太太给了最次的那个,而在老太太眼里,我肯冒着夺你家产的名声来答应这件事情,已经是大发善心了,而且也没有用四房的奶娃娃来忽悠你,我简直就是个大善人,我又做了一件好事。。。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什么?帮人别帮太多,帮者帮者,人家觉得你帮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你帮的还不够,你对她还不够好,你应该对她更好的,你应该给她更好的,最后帮出埋怨来了。
2012年08月07日 01点08分
10
升米恩斗米仇
2012年08月07日 01点08分
这件事完全是老太太乱发慈悲心惹来的!我只想对二老爷说,你确定那是你亲娘?
2012年08月07日 01点08分
回复 @pampero2006 :哈哈,我发现杨家海字辈的庶子资质都不差啊~有可疑有可疑~~
2012年08月07日 01点08分
回复 @crystalpppp :可能庶子能活下来的就是本事大的了!!!
2012年08月07日 05点08分
level 9
关于之前为什么宁愿招夫不愿过继,撇开爱情啊幸福啊之类的不谈,就光在之后财产争夺方面来比较:
招夫住在十三房,上门女婿的亲戚来占家产名不正言不顺,善喜母女是主场,杨家宗族也不能坐视上门女婿一家来上杨家庄霸占杨家的家产,帮手多。
找本家普通人家的儿子当嗣子,争斗起来,就是杨家人对上杨家人,本族的人当然是向着嗣子,而不是那个已经嫁出去的外嫁女,在宗族观念里,善喜嫁了就不是杨家人是别人家的人了。
所以一开始的决定,善喜母女就是从如何最大程度得到十三房男人留下的财产来考虑的。
2012年08月07日 01点08分
11
level 9
后来形势没那么吓人了,族人不敢跟小五房老太太作对,因此也不怎么逼迫她们家找嗣子了,随她们自己招夫去。这个时候就开始发现招夫的应征者太看不上眼,一个个都是歪瓜裂枣别人挑不要的,开始盘算要嫁人了。
嫁人的话,就得找个嗣子。
如果从杨家别的无官多子还比十三房家贫的人家找嗣子,白花花一万两银子的家事摆在眼前,就算是人品再方正的人家,也忍不住要按照律法得到自己应得的那部分。
这可让善喜母女吃了个大亏,所以才打小五房的男丁的主意,小五房可以过继的男丁,如果将来能做官,分一半她们不吃亏,不能做官的那个,有老太太压制着,为了亲爹的官声着想,在孤儿寡母面前也只有忍一时风平浪静,她们做些小动作对方出于身份考虑不会太急眼。
况且善楠在过继前,是个只知道死读书的少爷,家里的家事从来没有沾手的机会,做生意管铺子他属于刚刚接触的新手,怎么比得上善喜母女?海鹏叔叔病了这么些年,管家的都是哪个?
就算学得块,做生意少说两三年才刚刚能上手,而这个时候善喜早就带着大部分家产嫁了。她们母女因此才说:要是他能把十三房的家产都补贴了亲妹子去,那也是他的本事——善楠因为能力差被歧视了。因为过继来十三房这一年多,海鹏婶象征性的给了两个铺子给他练手(有了男丁还让女眷抛头露面做生意也不像话),但是绝大部分的家产都握在自己手里,就是给他的这两个铺子,也是说卖掉给女儿陪嫁就卖掉,这个家是谁说了算一目了然。
2012年08月07日 01点08分
12
level 9
善喜母女紧紧抓着海鹏遗产中的铺子田产的房契地契以及账本,刚刚在做生意上开始学习起步的善楠说的好听是嗣子,说的不好听就是个大管家。如果没有后面的事情,也许日子就继续这么过。
然而,天上掉了一块大馅饼砸到了这对母女头上,桂大元帅的嫡幼子,看上大姑娘了。桂元帅是什么人?西北王啊,在西北这块地界上说一不二跺脚地面都要抖三抖的人物,就连她们一直紧抱大腿的小五房二老爷见了也要行礼自称“下官”的人物啊!!!!
别跟她们说桂家现在遭小皇帝猜忌,桂家见了杨家小四房大老爷要低声下气,桂家不敢得罪杨家,她们的出身注定了她们的眼睛看不到这些。
目前她们就只知道一件事,大姑娘攀上高枝了,要当西北王的儿媳妇了,将来她们要扬眉吐气了,再也不用去奉承别人讨好别人来保家产了,要保家产只要好女婿一句话就够了,你,你,你,你,还有你,你们谁敢得罪西北王?西北王知道不?那是我亲家!!!
2012年08月07日 02点08分
13
level 9
接下来我们要说这次神奇的一见钟情,挥手帕是不是故意的我们就不去猜测了。总之就是桂三在看到善喜挥手帕后就少年情怀一发不可收拾,被迷得是神魂颠倒。
要说他看重的是美色?文中也没有描述过善喜生得有多好看,至少是比不上桃花眼的三妞的,三妞去桂家做客n次,怎么没见桂三迷上她的美色?何况桂三的发小好基友卫小子,长得沉鱼落雁,羞死一干美女,对美色他怎么也该有点免疫力了吧。
好了,不管他,也许不光是美色,就是单纯的被丘比特射中了,所以就为爱痴狂了。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一件事情:在这次一见钟情中,桂三的感情比善喜的感情更纯粹。他爱上了她,没有考虑过她的家境如何,没有考虑过她的性情如何,没有考虑过她的家族将来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甚至连母亲的反对,也不是什么问题。
善喜当然也是对桂三有心动的,年少有为的少年军官,对自己一往情深,说不感动也是骗人。但是她的爱就不是对对方那么毫无保留的相信了,她一边来急急忙忙给肯定答复,一边又打听:他人怎么样?但是在打听他为人如何以前,他们俩已经连婆婆不好相处怎么办这个问题都已经商量妥当了。。。
如果两个人真心是心心相印,为了爱情而打算排除万难结婚,那么应该是像三妞一样,娘家陪嫁哪怕比庶出的妹妹还少些也无所谓,相信他不会让我吃苦,我可以豁出一切只为了跟他过。但是善喜在考虑未来的日子上,明显没有太相信桂三不会让她吃苦,她开始盘算嫁妆,开始担心嫁妆不够多在元帅府的日子不好过,开始觉得分一半家产给嗣子这个主意实在是烂透了,否则再多几千两嫁妆我的脚跟更加稳一点。
2012年08月07日 02点08分
14
说起来桂三是性情中人啊,战场上豁出命去替庶弟挡箭,一般人连嫡亲兄弟都不一定肯干的,太危险了,一个不好就不死也残了。他这种重情重义的性格,和善喜冲突很大,我不看好他俩的未来。
2012年08月07日 02点08分
level 9
接下来就是狂喜之后的善喜母女一起得了婚前恐惧症,在乐完了就开始担心大户人家日子不好过,没有钱财傍身将来过日子没底气,于是就在办嫁妆的时候,除了陪嫁娘亲的嫁妆铺子,压箱子底的浮财,还变卖了杨家的铺子,而且,重点就是,优先变卖善楠这一年以来练手用的铺子。
手里的铺子一卖完,善楠在这个家里算个屁?握在手里的实权半点没有,说话能大声?就是喊破嗓子也没有用。当然,别人喊破嗓子没用,但是善楠总归还有一个二品亲爹呢,事情透露给亲妈知道,亲妈给亲爹吹枕头风,亲爹立马给自己胞妹换了个好人家嫁,这一招是警告十三房母女呢,你们别太过分,欺负我儿子虽然我不能拉下身份出面,我女婿,善楠的亲妹夫出面给他撑腰也是一样的。
十三房母女原本打算陪嫁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然而善楠背后的隐藏boss二老爷这么一来,她们也只能住手,到了手里的算是占了便宜,再做下去巡抚要怒了。
2012年08月07日 02点08分
15
还是牺牲了善樱,那个所谓的好姻缘,三十岁九品芝麻官的续弦,和王家的庶子,不定谁好谁坏!善樱撑死了十五六岁,嫁个大一半的男人,搁在古代,简直好算两代人了!可怕!还不如嫁一门当户对的庶子做元配,年纪相当,好好地努力过日子。毕竟,古代续弦和元配的地位可是很差着一点儿!
2012年08月07日 03点08分
回复 @喵喵菜 :对善樱来说,远嫁个没有官的嫡母娘家人,与就近嫁个离父母兄弟近,当官的男人,到底哪个好也不一定。毕竟如果嫁王家,哪天王氏不高兴了,她就倒霉,但是嫁到这户人家,父亲手下的官,对自己不会太差,而且有什么事情娘家马上就能知道,不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2012年08月07日 03点08分
回复 @喵喵菜 :先不论好坏吧,总归善樱从此脱离了嫡母的掌控,你没看见原来的小绵羊,都敢跟善喜呛声了么?这就是要脱离控制当家做主带来的心理变化啊。
2012年08月07日 03点08分
回复 @喵喵菜 :当初我说善樱嫁王家远亲不一定代表王氏太狠的时候,大把人反驳我。。。
2012年08月07日 07点08分
level 9
但是十三房要弄走家产,也只有趁大姑娘出嫁的时候给她办嫁妆这一个机会,结过婚就没机会了。
母女俩原本盘算着二老爷不会为这个没出息的庶子出头,才敢这么做,这会没想到人家还是有爹疼的,望着剩下的那些没来得及变卖的杨家家产,心里疼啊!
那是我死老头子留下来的,凭什么亲闺女不能带走,要便宜这个楞小子,凭神马!凭神马!凭神马!!!!!!!母女俩心底咆哮一千遍不甘心。
于是开始后悔了,当初要是不过继,这些不都是闺女的,我都卖了有姑爷在杨家人敢放个屁?真是悔不当初啊,悔得肠子都青了。
于是开始想招
你说要是能说服二老爷,同意把他儿子还回去,这不就一切都完美了?
2012年08月07日 02点08分
16
神人啊,说的太秒杀了,不过我一直好奇,不知道他们母女想让谁说把楠哥还回去,其实偶觉得她们的行为从一开始卖铺子就是在努力触动小二房巡抚人家的底线,你不是要面子么,那就把这个我用不着了的庶子拿回去,你要是不要面子,我就使劲卖铺子,不给他留东西,怎样,你们看着办吧
2012年08月07日 03点08分
回复 @hellosusanlin :当然这么荒唐的想法,善喜母女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开口,这不只敢跟好姐妹三妞提了提么?那意思就是希望三妞去找她爹敲敲边鼓看看能不能成,三妞又不傻,哪里有帮好姐妹踩自己哥哥的?直接就说我是外嫁女,娘家的事情不好开口,我肚子大着呢,这些事情我管不来。
2012年08月07日 04点08分
level 12
ZT宋代对绝户的政策
唐和宋对绝户的双重定义是相同的,但它们对绝户财产处理的政策则不同。根据唐律,如果父亲亡故而未在遗嘱中做安排,则其户绝的财产归其女儿;若无女儿则归其父系近亲(兄弟、子侄、叔伯或堂兄弟);若他也没有这样的近亲,则其财产归国家所有(仁井田编,1933:835—836)。唐律未在女儿已婚和未婚之间做区别。
宋代改变了对绝户财产的政策。①与唐律不同,宋律对女儿做了未嫁、出嫁和归宗的区别。②只有未嫁的女儿保留了她们对绝户财产的充分权利,归宗女儿的权利则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出嫁女儿的权利则更小。如果归宗女儿是已绝户中惟一活着的成员,那么她(她们)可得家产的一半,另一半则归国家所有。如果出嫁的女儿是惟一活着的成员,她们只能得三分之一的家产,其余三分之二则归国家。不过,如果她们还有未嫁或归宗的姊妹,那她们就什么也得不到。
宋代法律还对立嗣做了特别的区分。唐律赋予过继嗣子无论生前或死后所立,与亲生儿子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嗣子,即便其为户主死后所立,这个家庭就不是法律上的绝户,其财产也不被视为绝户之财产。宋代法律则为死后所立嗣子确定了一个新的法律地位。如果一个人无子嗣,他或他死后其寡妻过继了一个嗣子,这一过程称之为立继。然而如果他们没有过继嗣子,那么他们去世后其家就成为绝户。在这种情况下,丈夫的亲戚可以为他过继一个嗣子,这种情况则称之为命继。③只有父母过世之前所立嗣子才享有同亲生儿子一样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完全继承家庭的财产。那些在父母死后由别人所立的嗣子无权继承家产,他们所有的只是对绝户财产的权利——即他们必须和女儿及国家分享绝户的财产(《清明集》:265—268,287—289)。至迟在1220年代已经有了一项在命继嗣子、女儿和国家间分割绝户财产的详细法律,、命继嗣子所得之最大份额是三分之一的绝户家产④。
唐宋对绝户的法律在另一个方面也不同。在唐代,如果绝户没有女儿,父系男性近亲可以得到其全部财产。然而在1015年,由于一项朝廷法令他们丧失了这一权利。这项法令规定自此以后绝户的田产不再给予其父系族亲,而是由国家充公后出售或出租 (《宋会要辑稿》:4812)。父系族亲能够得到绝户财产的惟一可能是通过命继嗣子(这可以是他自己或是其子孙,取决于他同死者的辈分关系)。即使这样,他所能获得的仅是绝户家产的三分之一。
宋代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国家对绝户财产权利的扩张。在唐代,国家只有当绝户既无女儿又无父系男性近亲时才有权将其财产充公,但它的继承者逐步地扩张了它的权利;国家首先是通过限制女儿和命继嗣子的权利来实现这种扩张的。到了12世纪末,如果家产总值不超过500贯(1贯通常为1000钱),他们可以得到家产的全部。如果家产价值在500至1500贯之间,他们最多只能得500贯。若财产超过1500贯,则他们的所得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并以3000贯为上限。如果财产价值达到20000贯或更多,他们可以再多得2000贯,达到总数5000贯。所有财产超出这个上限的部分都归国家所有(《宋会要辑稿》:5905—5906;《续资治通鉴》:3922;《清明集》:110—111,287—289)。要了解这些数字的意义,有必要在这里提一句,在13世纪早期,一亩典地的价格在9至 14贯之间(《清明集》:170、315)。
宋代国家对绝户财产的权利并不止于对超出上限部分的攫取,它还保留了对其余部分的权利。宋代国家实际上将这一权利扩张到除了有未嫁女儿以外的所有情况。它在其他情况下所得之财产占绝户家产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这取决于女儿的婚姻状况和有无命继嗣子(表一)。
2012年08月07日 03点08分
17
level 12
按宋代律法,善楠是海鹏婶活着时过继的嗣子,是立继,享有同亲生儿子一样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完全继承家庭的财产。
还有,如果不过继,按照宋代律法,作为绝户女,善喜也拿不到多少财产。她最多能拿到5000贯。所有财产超出这个上限的部分都归国家所有。
2012年08月07日 03点08分
18
5000贯在宋代是多少两?5000两?
2012年08月07日 03点08分
回复 @crystalpppp :是的,宋代1贯钱等于1两银子。
2012年08月07日 03点08分
回复 @crystalpppp :话说,讨论一本网络小说,讨论到编个假的古代律法出来,真是第一次见到,至于这样吗?
2012年08月07日 03点08分
回复 @云中白百合 :
![[鲁拉]](/static/emoticons/u9c81u62c9.png)
都是考据的能人,非常厉害
2012年08月07日 07点08分
level 9
当然,企图退回嗣子,仅仅是个企图,别说二老爷那关过不去,就是善喜母女,如果抓不到善楠不孝忤逆的真实证据,也是没法开口的,嗣子没有大过错,你就要退回来,那宗族和二老爷都不会答应的。何况打起官司来,善楠手里可有善喜母女带走杨家家产到女婿家的把柄,她们也就是敢想一想而已,抱着万一能中大奖成了的心态。
但是,我一直一直很好奇一个问题。
女子出嫁,带嫁妆,除了供自己吃穿用以外,主要就是为了在妯娌们之间打比较的时候能抬起头来做人,不会被看扁。首先,善喜进了元帅府,吃穿绝对少不了她的,府里养个丫鬟还要给吃饱穿暖呢,何况是个三少奶奶,就是大嫂那样不服管教,也没有被虐待过吧。
如此的话,多带嫁妆的目的就是为了压妯娌们一头咯,看慕容大嫂出嫁前还需要亲自去田里送饭的家境,善喜就是一分钱杨家家产不要,光带点老娘的嫁妆就能稳稳压住大嫂一头,二嫂还不知道在哪个方向,想压也没的压,那么,善喜母女费心巴力一定要多多置办嫁妆,为的是压住哪个妯娌呢?
我们再看望江说的:那份嫁妆,比我们这样的人家,也不会差了!
三妞同学,你亲爱的闺密真是一个求上进的好孩子啊,这才得了机会,就迫不及待的要以嫡子媳妇的身份压你这个庶子媳妇一头了。
2012年08月07日 05点08分
19
就又转开话题去夸善喜的陪嫁,“可是实在厚实!一般就是我们这样的人家陪一个女儿,也就是这样的钱了。他们只有更多没有更少的,还不知道要怎么塞私房钱呢。十三房的家底虽不说吸干了,可也的确是大伤元气,再来一个,估计就陪不起了
2012年08月07日 05点08分
我们可也无奈啊!本身就是低门高攀,嫁妆不厚一点,我还怎么和妯娌们见面?哥哥又不像是能读书上进的,不然,嫁妆少些也好,有个做官的兄弟也一样。 啧啧,善喜,你这是不好与哪个妯娌见面呢?你闭着眼睛家境也比大嫂好,二嫂是宗妇你也不能比,你到底是要顶着这份强弄来的嫁妆与哪个妯娌相比较呢?
2012年08月07日 05点08分
回复 @李师师粽 :先不说桂二的媳妇还不知道在哪里飘着呢!就目前桂家,大儿媳妇是向往田园生活的,本身对钱财就没有那么在意,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在意,就是善喜有再多的钱去向慕容氏显摆,慕容氏也是当没看见吧。那就只剩下一个了,善桐,你的小闺蜜是在给你颜色看呢!!!
2012年08月07日 05点08分
哇塞这你们也想到了。。。。我真是太单纯了。。。。
2012年08月07日 07点0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