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汉篆
汉代篆书、篆法仍沿袭秦代小篆,结体更趋方正,笔画中稍有隶书意味。存世的汉篆主要有碑刻、碑额、青铜器皿、砖瓦、印章等,而碑版较少,传世最具代表性的是嵩山少室脚、 袁敞碑、 袁安、 祀三公山硼等。诸碑在风格上多有不同,或较为圆转,或较为方折,或更为宽博,或更为瘦劲,但整体上都给人以古朴、自然的美感。
汉篆在碑额卜的表现也极具特色。东汉大兴刻碑,文字以隶书为主,但在碑额上却多采用篆书,更显古雅。其中最著名的有涨迁瑚、 晒狭聊、 脚仁铆、保君喇等,这些碑额上的篆文结体或方正,或参以隶势而趋横扁,笔画在横平竖直基础上.时有弯曲、变化而显得生动、自然。
汉代的青铜器皿和汉砖、瓦也是汉篆表现的重要实物。
汉镜、汉洗上的篆书铭文因受到当时汉隶的影响,无论是结体还是用笔都时有隶法出现,给人以娟秀生动之奇趣。汉砖上也常有篆文模刻,其结字更为方折、饱满,横线排列均匀、紧密。而汉瓦上的篆书更因其形式上的特殊而形成了独特的结体造型和流转的线条。由于材料和制作过程诸原因,流传至今的汉砖、瓦给人的感觉就更显古拙组犷了。 此外,汉代还出现了独特的鸟虫篆。这种篆书篆法尚遵循—般小篆的方法,但线条形似鸟、虫、鱼、鹤,故称其为“鸟虫篆”。它往往被铸刻在古代乐器上,汉印中也常出现。乌虫篆多有盘曲,空间细密、自然,极宫装饰意味,华丽、秀美。
2012年08月08日 10点08分
4
level 11
(三)清篆
汉代以后也偶有书家写篆,大都沿袭秦篆技法,直到清代碑学重新兴起后.篆书才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各书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入了隶法和审美个性,因此,清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中著名书法家有:邓石如、吴让之、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等。总体而言,清篆结体大都上密下疏.重心上移,线条有提、按、粗、细的变化,较之秦篆有明显差异。很多书家在写篆的同时.将其篆书风格引入篆刻中,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篆刻艺术风貌。
2012年08月10日 10点08分
10
level 11
小篆先介绍到这,谢谢嫩的收看,希望对嫩有所帮助!
请关注其他主题!
2012年08月10日 10点08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