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寒雪朝来战朔风,143×365cm,2011年。崔如琢艺术馆供图崔如琢《大写神州》艺术展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因为参观人数众多,展览将延期至7月底。7月2日,崔如琢在位于东五环的家中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采访。作为现在作品市场价格已经过亿的艺术家,他说,今年68岁的他要在75岁时超过毕加索的市场价格。
>>绘画
另辟蹊径寄情指墨山水
《大写神州》展览在国博占据了三个展厅,分为早年作品、中西交融和指墨情怀三个部分。指墨是近年来崔如琢最吸引公众眼球的艺术表现形式,早在50年前,他就开始尝试指墨了。
“我十几岁就开始画指墨,因为喜欢潘天寿,潘天寿画指墨。那时我觉得指墨非常难,主要难在不理解,我为此专门向老师李苦禅请教过。”崔如琢真正开始探索指墨艺术是在近10年。他发现潘天寿的指墨重点在花鸟,没有山水,于是他将自己指墨绘画的创作重点放在山水上面,同时画花鸟、写书法。
指墨早在宋代就有,但作为表现形式并有作品传下来是在清代。那时仅是将指墨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还没有成为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崔如琢来说,画指墨更多的是希望借此振兴民族文化。“这些年我们提倡画素描、速写,用西方的绘画方式,反而丢弃了中国自有的文化。”崔如琢认为,我们现在对民族文化重视不够。文化的传承是个大问题,作品可以流传,但技术未必可以传下去。
在本次展览中,崔如琢的指墨作品有山水、有花鸟、有书法,但人物仅见于点景人物。对此,崔如琢说,他对指墨所有表现形式都做了尝试,表现形式和绘画语言都是自己的。之所以没有将人物作为主体,并不是说指墨不可以画人物,而是画大尺幅人物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他说:“画大尺幅人物不像画花鸟、山水般随意,人物有变形、造型的问题。”